百科詞條:病因 (最后修訂于2015/12/14 11:19:17)[共221字]
摘要:病因即導致人體發生疾病的原因 。古代中醫病因學說主要有三因學說,即由宋代陳言提出的關于病因分類的學說,六淫為外因;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為內因;飲食所傷、勞倦過度、外傷、蟲獸傷、溺水等為不內外因 。現代中醫病因學主要將病因分為兩類,即將七情過極、勞倦損傷和飲食失調等能導致氣機紊亂,臟腑受損的病因稱為內傷病因;將風、寒、暑、濕、燥、火六淫病邪六淫和各種疫癘病邪統屬外感病因;跌仆、蟲獸傷、燒傷、凍傷等稱為外傷病因。......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第七章 病因及其推斷--一、病因及其推斷
第七章 病因及其推斷 病因的研究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僅和疾病的診斷有關,還關系到疾病的治療與預防等等。因此,基礎、臨床和流行病學均很重視疾病病因的研究。流行病學是從預防和控制疾病、促進健康出發,從群體水平去探討疾病病因及如何作用于疾病。一、病因的概念 (一)什么是病因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病因的認識也在不斷發展。不同學科由于研究的出發點不同及觀察對象水平(亞臨床、臨床、群體)的不同,對病因的
- 從四物湯變方治療婦科疾病談病因論治
【關鍵詞】四物湯;婦科疾病;中醫病因論治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何為病因?《醫學源流論﹒病同因別論》:“凡人之所苦,謂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謂之因。病因學成熟發展貫穿于中醫學的發展歷程。與辨證論治相比,病因論治能更加穩定準確地反映疾病發生發展規律,彌補辨證論治的主觀、多變等不足之處,應在中醫臨床中大力提倡。 1病因論治歷史溯源 中醫對病因的研究由來已久,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 《諸病源候論》對中醫病因病機理論的貢獻
【關鍵詞】中醫病因 《諸病源候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病因、病機學專著,由隋代巢元方編著。它在繼承前人理論的基礎上,對病因、病機理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發展,全書共五十卷,分六十七門,一千七百三十九論,內容包括內、外、婦、兒、五官等科的各種疾病,對各種疾病的病因病機都有論述,為中醫學作出了重要貢獻。1病因病因是導致人體產生疾病的原因,又稱“病原、“致病因素。它的起源很早,
- 第二節 病因學概論
第二節 病因學概論 一般來說,所謂病因,應當包括致病因子和條件(包括通常所謂誘因)兩方面的因素,它們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中,起著不同的作用。 致病因子是指能夠引起某一疾病的某種特定因素而言。例如傷寒桿菌能引起傷寒、瘧原蟲能引起瘧疾,等等,因此,傷寒桿菌就是傷寒的原因,瘧原蟲就是瘧疾的原因。原因是引起疾病的必不可少的、決定疾病特異性的因素;沒有這個因素,相應的疾病就不可能發生。然而,在許多情況下,僅
- 對辨證學發展中五個問題的思考
辨證學是正確認識證候的科學。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中醫辨證學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對辨證學內涵的認識尚遠未成熟。本文就病因、病位、病性、病機及氣血津液辨證屬性等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自己的看法。1強化病因認識,注意正邪轉化吳又可《瘟疫論·下卷》指出:瘟疫病是“蓋當其時,適有某氣專入某臟腑經絡,專發為某病”,“能知以物制氣,一病只有一藥之到則病已,不煩君臣佐使品味加減之勞矣”,從而將外感病病因的辨識
- 危險度評價的局限性及展望
危險度評價是流行病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探索疾病的病因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并得到廣泛應用。最經典的例子就是英國醫生Doll和Hill關于吸煙與肺癌關聯的研究。但是,在研究慢性病的病因方面,目前所采用的“危險因素評價”方法顯現出它的局限性。為此,近來國內外一些著名的流行病學家大力倡導“好的流行病學實踐(GoodEpidemiologyPractise,GEPs)”,目的就在于提高危險度評價的效應
- 2006年西醫綜合大綱(3)
四內科學 (一)消化系統疾病和中毒 1.慢性胃炎的分類、病因、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2.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3.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并發癥、治療和并發癥的治療。 4.腸結核的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5.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6.肝硬化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并
- 侗族名醫吳定元對各種筋證的論治
我們在整理已故百歲侗族名醫吳定元老醫師撰寫的臨床醫案《草木春秋》書稿(手寫本)時,看到吳老在其書稿中記載有關“筋證的論述和治療方法,現將對其筋證的論述和對各種筋證病因、病機的分析、臨床癥狀、治療方法整理如下。1對筋證的論述 吳老認為,侗醫所稱之“筋者,是因為各種筋證發病對所表現的臨床病癥(癥狀)都與人體的筋和肉抽動、收縮相關聯也,侗醫說的“筋,指的是人體的筋脈
- 第十三節 腫瘤的病因學和發病學
第十三節 腫瘤的病因學和發病學 腫瘤病因學研究引起腫瘤的始動因素,腫瘤發病學則研究腫瘤的發病機制與腫瘤發生的條件。要治愈腫瘤和預防腫瘤的發生,關鍵問題是查明腫瘤的病因及其發病機制。 關于腫瘤的病因學和發病學,多年來進行了廣泛的研究,雖然至今尚未完全闡明,但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對癌基因和腫瘤抑制基因的研究,已經初步揭示了某些腫瘤的病因與發病機制,例如伯基特淋巴瘤和人類T細胞白血病/
- 不同年齡階段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分析及相應護理干預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齡階段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學特點,為臨床上針對不同年齡階段患者制定相應的護理宣教和護理干預提供理論依據。方法收集1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按不同年齡階段進行分組,對引起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不同病因進行分析,找出不同年齡階段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特征及規律。結果(1)消化性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惡性腫瘤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病因。(2)消
- 急診內科急性昏迷病因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內科昏迷的病因。方法統計60例急性昏迷病例,男女比例1.3:1,年齡35~82歲,發病時間24h以內。結果急性昏迷病因分6大類14種,腦血管病占首位,其他依次為各類中毒、糖尿病昏迷等。總病死率33.3%。結論昏迷病因決定預后,早期明確病因診斷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搶救成功率。【關鍵詞】急性昏迷;病因;病死率我院急診科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60例急性昏迷病例,現將病因報告
- 熱帶地區老年慢性心力衰竭259例回顧性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病因、死亡原因和藥物治療情況。方法選擇熱帶地區1995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確診的老年慢性心衰住院患者259例,對病因、臨床特征、死亡原因和治療藥物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老年患者占同期慢性心衰住院總病例(372例)的69.6%。男:女為1.67:1。入院時心功能以紐約心功能分級標準(NYHA)心功能Ⅲ和Ⅳ級居多56.6+28.5=85.1%
- 中醫所言之“病因“有別于西醫“病原體“
的理論簡單,而操作復雜,不容易掌握,這就是中醫的特點。只有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才能活學活用。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在反復的實踐中推敲、琢磨,本文就中醫所言之“病因,談談筆者的心得,與同道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1中醫“病因與西醫“病原體 今天要談的是中醫所言之“病因,但有人會認為,談中醫所言之“病因不是很簡單
- 腸梗阻408例病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腸梗阻的病因。方法回顧本科1995~2005年間腸梗阻408例患者資料并對其進行病因分析。結果在急性腸梗阻病例中腸粘連為主要病因占48.5%,腫瘤為第2大病因,占37.8%。而腹股溝斜疝所致腸梗阻正逐漸下降,占5.9%。結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醫療水平的提高,手術患者增多,術后腸粘連所致腸梗阻發病率正逐步上升,腸腫瘤所占比例也逐步上升。【關鍵詞】急性腸梗阻;病因;腸粘連;腹外疝;
- 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摘要】原發性高血壓病因至今仍不是十分明確,主要責之于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但也有其他相關因素影響高血壓病的發生發展。本文就相關文獻加以分析,淺談引起高血壓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及相關因素,對高血壓病的預防及治療起到積極作用。【關鍵詞】原發性高血壓;病因;相關因素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非傳染性疾病將占我國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而高血壓為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
- 慢性咳嗽125例臨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診治現狀。方法以2005年呼吸科診治的125例慢性咳嗽患者進行研究。結果慢性咳嗽病因中的咳嗽變異性哮喘(CVA)及鼻后滴流綜合征(PNDs)最多,52.8%的病例為呼吸系統以外的疾病引起的咳嗽,36.8%的病例由多種病因重疊引起的咳嗽。100%的病例均有被誤診,最長誤診時間達30個月,且并發癥高達27.2%。確診后治療,90.3%的患者1~2周內咳嗽癥狀消失。結論慢
- 腸梗阻408例病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腸梗阻的病因。方法回顧本科1995~2005年間腸梗阻408例患者資料并對其進行病因分析。結果在急性腸梗阻病例中腸粘連為主要病因占48.5%,腫瘤為第2大病因,占37.8%。而腹股溝斜疝所致腸梗阻正逐漸下降,占5.9%。結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醫療水平的提高,手術患者增多,術后腸粘連所致腸梗阻發病率正逐步上升,腸腫瘤所占比例也逐步上升。【關鍵詞】急性腸梗阻;病因;腸粘連;腹外疝;
- 急診意識障礙的診斷及病因分析
【摘要】目的總結急診意識障礙的主要病因以利快速準確地做出診斷。方法回顧性分析156例急診意識障礙患者的病因。結果急診意識障礙病因以急性腦血管病為主(60.9%),其中出血性腦血管病最易引起昏迷,大面積腦梗死、腦水腫明顯時也可出現昏迷。其次為中毒類疾病及代謝紊亂。結論本組資料從病因分析看,都以常見病為主,關鍵是病史不清,病情緊迫。因此臨床一線醫生必須注意臨床特殊體征,并引導家屬詢問病史和認真查體,結
-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病因學和分類--第一節 精神疾病的病因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病因學和分類第一節 精神疾病的病因 精神疾病的病因學是一種復雜而又十分重要的課題。是目前精神醫學基本理論中急需研究和解決的主要內容之一。經過半個多世紀來作了大量探索性研究。但對人們影響最大的精神分裂癥,躁狂抑郁癥等疾病為例。至今病因尚未完全闡明。 精神疾病的病因學,為了探索發病的因素。可從兩方面來尋求。一是從個體內的生物學;二是從個體外在環境中的心理——社會因素。而兩者往往
- 不明原因發熱182例臨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不明原因發熱(FUO)的病因分布特點。方法對符合不明原因發熱診斷標準的182例病人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結果182例病人中有153例最終確診,確診率為84.1%。病因分布如下:感染性疾病92例(60.1%),其中結核病51例,位居FUO病因第一位;腫瘤性疾病27例(17.6%),其中淋巴瘤、白血病占66.7%;結締組織病23例(15.0%),其中Still病占52.2%;其他疾病11
- 慢性咳嗽98例的病因診斷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咳嗽的病因診斷。方法采用Irwin慢性咳嗽解剖學診斷程序+誘導痰細胞分類檢查,對慢性咳嗽持續8周以上的患者進行病因分類,并針對病因進行特異性治療。結果98例慢性咳嗽患者中,鼻后滴漏綜合征(PNDS)43例(43.88%),咳嗽變異性哮喘(CVA)18例(18.37%),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B)12例(12.24%),胃食管反流綜合征(GER)10例(10.20%),PNDS
- 痛風
【概述】痛風(gout)是由于遺傳性或獲得性病因導致嘌呤代謝障礙和血清尿酸持續升高所引起的疾病。目前,世界各地均有痛風人病例報告,國內自從1948年首次報告以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本病逐漸增多,在高原游牧地區和青海和西藏更為多見。【診斷】關于痛風診斷國內尚無統一標準。一般多采用美國風濕病協會標準,美國Holmes標準以及日本修訂標準。茲介紹美國風濕病協會關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 二、病因研究的方法
二、病因研究的方法 病因是個重要問題,實驗醫學、臨床醫學、流行病學均應用自己的方法對病因進行探討。這三大方法各有所長、各有特點,緊密協作,才易于探討病因。 流行病學探討病因是從群體水平,用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資料進行現場觀察及現場實驗,最接近于人群的實際情況。因此,對疾病病因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流行病學研究。流行病學可為臨床及實驗研究提供病因線索,而實驗醫學及臨床醫學對病因的研究結果,還要根
- 新生兒驚厥病因分析(附30例報告)
【摘要】目的討探早期新生兒驚厥的病因、診斷,有效控制驚厥的發作,減少后遺癥。方法根據分析新生兒驚厥的發生率、病因、病因與日齡的關系。結果顯示以缺氧缺血性腦病(HIE)和顱內出血(ICH)多見,發病時間多在生后3天內;其次為低血鈣和感染,發病時間多在生后1周。結論早期發生驚厥者主要與圍產期窒息有關,本組HIE占首位,其次是ICH,常在12~24h發病,出生1周后發病者應考慮感染和低血鈣。由此強調加強
- 程書鈞:“個人生命天書”與腫瘤防治
長,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和中國協和醫大學術委員會執行委員,癌變、畸變、突變雜志主編,國家“973”腫瘤項目首席科學家,北京市科委腫瘤重大專項首席專家,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主要從事腫瘤病因、環境致癌和抗致癌物研究;人上皮細胞無血清培養;人肺癌變分子機理和腫瘤分子標志譜研究。在國內舉辦過多次相關的國際會議。已獲得兩項國際專利,兩項國內專利。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策劃:李存富中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誘因及病因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誘因及病因。方法對13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出血發生的常見誘因;對患者急診胃鏡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比較不同靜脈曲張程度及不同肝功能分級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異同。結果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誘因以飲酒等飲食不當最多,其次是服非甾體類抗炎藥;出血病因以曲張靜脈破裂為主,其次是門脈高壓性胃病及肝源性潰瘍。靜脈曲張出血及非靜脈
- 我縣老年人和成年人急性腸梗阻病因及治療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人和成年人急性腸梗阻的病因及治療效果。方法回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急性腸梗阻160例。隨機分為年齡≥60歲的老年組,年齡0.05);乙狀結腸扭轉老年占2.7%,成年組占1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腫瘤患者中,老年組有80%接受了手術,成年組93.4%接受了手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全組死亡8例,老年組病死率6.75%(
- 急性腎小管壞死
【概述】急性腎小管壞死(acutetubularmecrosis,ATN)是急腎衰最常見的類型,約占75%~80%。它是由于各種病因引起腎缺血及/或腎毒性損害導致腎功能急驟、進行性減退而出現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腎小球濾過率明顯降低所致的進行性氮質血癥,以及腎小管重吸收和排泄功能低下所致的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據尿量減少與否分為少尿(無尿)型和非少尿型兩種類型。在治療上對重型患者早期施行透析
- 中醫和西醫是兩個互相獨立的醫學體系--論中醫現代化和中西醫結合必須注意的問題
摘要:為使中醫學的表述符合現代的習慣,可將中醫學的辨證論治體系概括為“狀態醫學”。“狀態”是中醫對“證”的描述,“病因病理”是西醫對“病”的描述。從狀態與病因病理的關系、狀態的診斷、狀態的治療3個方面闡述了狀態醫學理論與現代病因病理學說的各自特點。認為中醫現代化和中西醫結合必須注意的問題是:中醫和西醫是兩個互相獨立的醫學體系。中醫現代化的要點是中醫學的狀態診療理論的確立和現代病因病理學說的全面引入
- 我國首個慢性咳嗽病因分布調查結果發布
我國首個慢性咳嗽病因分布調查結果日前在長春舉行的全國多中心慢性咳嗽病因分布調查總結會上發布。慢性咳嗽是一種常見病癥。由于其臨床誤診率較高,已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慢性咳嗽病因分布存在差異,國內各地氣候、飲食、環境等因素差異較大,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慢性咳嗽病因的不同,但長期以來我國缺乏這方面的研究數據。為了解國內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由中華醫學會主辦,默沙東公司協助支持的&
- 口腔潰瘍病因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口腔潰瘍的病因,從而提高臨床對該病的診治水平。方法對1200例口腔潰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隨訪觀察。結果病因學調查顯示,免疫因素占56%,遺傳因素占21.6%,系統因素占8.2%,感染因素占11%,環境因素占1.9%,惡性因素占1.3%。結論只有深入研究口腔潰瘍的病因,標本兼治,才能達到根治的目的。【關鍵詞】口腔潰瘍;病因;治愈率;復發率我院口腔科共收治口腔潰瘍患者120
- 兒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診斷探討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并探討慢性咳嗽的診斷方法。方法回顧分析了68例慢性咳嗽患兒的臨床資料。結果68例慢性咳嗽中前三位病因依次為呼吸道感染與感染后咳嗽(32.0%),上呼吸道咳嗽綜合征(UACS)(22.5%),咳嗽變異型哮喘(CVA)(21.1%)。不同的年齡階段病因分布有一定特征性。結論兒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復雜,其病因分布具有年齡特點;病史、體檢、影像學檢查及肺功能測定在兒童慢性咳
- 胸膜活檢聯合微創引流酶學檢測在良惡性胸腔積液中的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胸膜活檢聯合微創引流酶學檢測,能及早提高滲出性胸膜炎的病因診斷。方法微創組對所有中等量積液病人行胸膜活檢后微創引流,引出的所有胸水送病理、酶學檢測。胸穿組對所有中等量積液的病人僅做隔日胸穿抽液,將抽出的胸水同樣送病理、酶學檢測。結果微創組的胸水消失或減至極少量比胸穿組快4.3天,病因診斷率比胸穿組提高28%。結論胸膜活檢聯合微創引流酶學檢測,不但臨床癥狀改善快,胸水消失也快,而且能及早
- 病因病理學——21世紀鄉村醫生培訓系列教材
42086系列:21世紀鄉村醫生培訓系列教材尺寸:小16開印張:23.75印次:2紙張:膠版紙出版日期:2004-9-1頁數:366字數:574000印刷時間:2004/09/01版次:1內容提要:病因病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醫學基礎課程,是一門鄉村醫生必須掌握的重要的醫學課程。其內容包括醫用微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學、醫學免疫學、醫學遺傳學、病理解剖學、心理社會因素與疾病和病理生理學。病因病理學在醫學中
- 第四章 病因學說及辨證--第一節 概述
第四章 病因學說及辨證第一節 概述 病因就是人體疾病發生的原因。中醫對病因的論述,包括疾病的發生和致病因素兩方面。對病因的認識,除從病史中探索外,主要從臨床癥狀、舌象、脈象中辨認,而形成“病因辨證”。 一、疾病就是人體陰陽失去相對平衡。其發生和變化是復雜的,但歸納起來不外乎人體的內在條件和致病的外在因素,即正與邪的相爭。“正”是指機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機能活動及其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和抵抗力。“
- 支氣管鏡檢查對肺不張病因分析的作用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支氣管鏡檢查在肺不張病因分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支氣管鏡檢查肺不張的明確病因。結果206例肺不張患者中,以右肺中葉發生肺不張的比率最高,占27.2%,右上葉次之,占22.3%;病因以肺腫瘤居首位,占71.5%,炎癥次之,占15.5%,結核占11.2%;支氣管肺癌好發的部位在右上支氣管,占24.5%,炎癥多發生于右中葉支氣管,占所發生炎癥的62.5%,結核好發部位在右上葉及右中葉支氣管
- 450例胸腔積液病因與診斷分析
【摘要】 目的探討胸腔積液的病因和診斷方法。方法回顧性分析450例胸腔積液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450例病因的前5位依次為結核(54.5%)、惡性腫瘤(22.4%)、外傷(4.0%)、心功能不全(3.6%)、肺炎和膿胸(3.5%)。結核性胸腔積液以40歲以下患者為主,占(75.5%);惡性胸腔積液中超過60歲患者居多,占52.8%,兩種病因所致胸腔積液患者中,惡性胸腔積液,中年患者比例較大,尤
- 股骨頭壞死病因與發病機制研究進展
【摘要】股骨頭缺血壞死(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ONFH)是由不同病因導致股骨頭血液供應中斷及缺氧而引起髖關節退行性骨性關節炎,繼而造成股骨頭塌陷,其病理生理學機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認為激素和酒精的攝入是股骨頭缺血壞死最常見的兩大病因。目前對其發病機制提出的學說主要有:脂類代謝紊亂學說、骨內高壓學說、血管內凝血學說、二次碰撞學說等。本文就股骨頭缺血壞死病因及發病
- 心源性暈厥的新近觀點
;心源性暈厥 【中圖分類號】R74331 暈(昏)厥是由于一過性腦血流減少引起的短暫性意識喪失伴自主體位喪失,是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占住院患者的1%~6%,急診患者的1%~3%。引起暈厥的病因繁多(見表1),大體上可分為三類:①神經介導的反射性血管運動失調:最為多見,約占暈厥總病例數的40%左右;②直立性低血壓:占20%以上;③心源性暈厥:比較少見,占10%~20%。另有一些暈厥雖經各種
- 五、病因研究中的偏倚
五、病因研究中的偏倚 偏倚是在研究中(從設計到執行的各環節)的系統誤差及解釋結果的片面性而造成的,使研究結果與其真值出現了某些差值。因為它是由系統誤差所造成,加大樣本并不能使之減少。一旦造成事實,則無法消除其影響。因此,必須認識偏倚,從設計起直到整個研究過程均要加以控制。病因研究中的偏倚有10種以上,它們可以歸納為選擇性偏倚、信息(測量、觀察)性偏倚及混雜(混淆)性偏倚。 (一)選擇性偏倚(s
- 從體質學說談如何避免誤診誤治
【摘要】體質與病因、發病、病機、辨證及治療密切相關。忽略體質因素,臨床上很容易造成誤診或誤治。因而在臨證時必須認真考慮患者的體質因素,疾病的發生應從體質上尋求根源,以明辨病因、病機以及疾病的傳變;辨證論治時運用體質理論可以簡化辨證及指導用藥。故體質學說的運用,為適應多元復雜的臨床需求開辟了一條新思路,一定程度上減免了誤診誤治的發生。【關鍵詞】體質學說;中醫;誤診誤治中醫體質理論的精髓是重視個體差異
- 耳鼻咽喉
原則及有關方藥對耳鼻喉科治療思想產生較大影響《金癸要略》—半夏厚樸湯《諸病源候論》—膿耳失治誤治所致膿耳變證唐代—提出燒灼法治療咽喉科疾病宋代—解剖,病因,病證治療均有記載金元時代—《儒門事親》:生理功能,提出取咽喉的異物方法;《素問玄機原病式》:對鼻鼽的認識;《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耳聾治肺;《丹溪心法》:眩暈的病因病機。明代&mdas
- 第二篇 各論--第五章 精神分裂癥
第二篇 各論第五章 精神分裂癥 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是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壯年,常有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和精神活動的不協調。一般無意識障礙和智力缺損,病程多遷延。 精神分裂癥狀是最常見、最難描述、最難做出完整定義的重性精神病。在千余年的有關記載中,直到1896年才由德國的克雷丕林做為一個獨立疾病(早發性癡呆)進行描述,1911年瑞士的E·布魯勒建
- 咽異感癥患者720例病因和治療分析
【摘要】探討咽異感癥的病因和治療。方法除耳鼻咽喉常規檢查及鼻咽纖維喉鏡檢查外,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分別行X線食管鋇餐、纖維食管胃鏡、鼻竇CT、頸椎拍片、莖突攝片、甲狀腺B超等檢查以及相關治療。結果720例咽異感癥患者中,患慢性咽喉炎330例(45.8%),胃食管反流病146例(20.3%),鼻竇炎64例(8.9%),更年期綜合征59例(8.2%),疑癌癥26例(3.6%),甲狀腺炎和甲狀腺腫瘤18例(
- 高血壓、胸背部疼痛、休克
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系由多種病因導致甲狀腺功能增強,分泌過多甲狀腺激素所致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本病可影響全身多系統、多器官,女性多于男性。因甲狀腺功能亢進進展緩慢,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或僅以突出的某一系統的臨床癥狀為主要表現,故臨床常易被誤診,延誤治療,嚴重者可以危及生命,現就曾誤診的28例甲亢病人,進行誤診原因分析。 1 臨床資料 本組收集28例資料中,男性7例,女性21例,年齡
- 眩暈的病因分析
【關鍵詞】眩暈;病因 眩暈是對自身平衡覺和空間位象覺的自我感知錯誤,感受自身或外界物體的運動性幻覺,如旋轉、升降和傾斜等,為臨床上的常見癥狀之一,其病因復雜。本文對143例眩暈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并總結眩暈的病因。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6月—2010年10月在本科就診的143例眩暈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9例,女84例;年齡17~72歲,平均40.7歲,<
- 第一節病因
病因是指導致人體發生疾病的原因。人眼位居頭部前方,外與周圍環境直接接觸,內與臟腑、經絡、氣血密切相關,其結構精細而又脆弱,故很容易遭受體內外各種致病因素的侵害而發病。致病因素往往是在人體內在機能失去平衡的條件下,才會引起發病,即《內經》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由于眼病的任何證候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機體而產生的病理反映,而且不同病因所致眼病的臨床表現又各具特點,因此,把導致眼病發生的各種因素按不
- 再生障礙性貧血流行病學研究現狀
陳桂彬 邵宗鴻 儲榆林2004-8-415:40:59中華血液學雜志 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是一種少見的、嚴重的、病因及其病理機制不十分明確、其急性病例病死率較高的血液系統疾病。由于再障以全血細胞減少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工業的日益發達、環境污染的加重,再障的發病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因此國內外血液學工作者對再障的發病率、地區分布、性別和年齡差別及其可能的發病誘發因素
- 老年人猝死36例危險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進一步探討老年人猝死的病因及危險因素,以降低猝死率。方法采取回顧性分析方法,對符合WHO猝死診斷標準的36例老年人猝死患者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結果36例老年人猝死患者均死于心腦血管疾病。猝死于心血管疾病患者33例(91.67%),其中冠心病28例(77.78%,急性心肌梗死12例,包括再梗死2例;陳舊性心肌梗死9例,心絞痛型和隱匿型7例);老年性心瓣膜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2例;肺心病合并呼
- 反復發作性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觀察
[摘要]目的研究反復發作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特點及臨床意義。方法回顧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反復發作性急性胰腺炎(復發組)39例和初次發病組(對照組)15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其基本病因、B超和CT檢查結果對疾病的影響。結果復發組在酒精因素、膽總管結石所致病因方面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在膽囊結石與飲食方面兩組未見有明顯差別(P0.05);在不明原因
- 讀《丹溪心法》痛風篇心得
痛風方是朱丹溪治療痛風的名方,也正是由于本方的吸引,我才開始仔細閱讀《丹溪心法》痛風篇的論述,同時又將其與《格致余論》和《金匱勾玄》進行聯系。通過學習,對丹溪有關痛風的經驗有一定體會,總結如下。 病因《格致余論·痛風論》指出,彼痛風者,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濕地,或扇取涼,或臥當風,寒涼外搏,熱血得寒,污濁凝澀,所以作痛;夜則痛甚,行于陰也。這些是通常病因,其后還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