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3 處方
大田螺(去殼,日中線穿曬干)五枚,煨砒石一錢二分,冰片一分,硇砂二分[1]。
大田螺5枚(去殼,線穿曬干)白砒3.6克(面裹煨熟)冰片0.3克 硇砂0.6克
4 制法
上藥為細末[1]。
螺肉切片,同白砒共碾為細末,加硇砂、冰片再碾,小罐密收。
5 功能主治
主瘰疬日久,堅核不消,或服消藥不效者,用本方點落疬核。又治癭瘤患大而蒂小,及諸般高突、異形,難以描述者。
6 冰螄散的用法用量
用時先用艾炷灸核上七壯,待灸瘡起泡,以針挑破,將上藥一至二厘津唾調敷患處[1]。
用時先用艾炷灸瘰癘核上七壯,灸瘡起泡,以小針挑破,取藥末0.03~0.06克,津唾調成餅狀,貼灸頂上,綿紙封貼瘰疬核,勿使移動泄氣。七日后,四邊裂縫;再七日,其核自落;再搽玉紅膏,內服補藥,助其收口。
7 使用注意
8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冰螄散
- 《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門]瘰論第十九
三分)水二鐘,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服。冰螄散冰螄散內用田螺砒塊將來紙面糊龍腦砂為細末總將津...
- 《外科正宗》:[卷之四雜瘡毒門]血箭血痣第七十
血箭以桃花散涼水調敷,或金墨涂搽自止。血痣須用冰螄散枯去本痣,以珍珠散搽之,生皮乃愈。血甚者,內服...
- 《外科正宗》:[卷之四雜瘡毒門]翻花瘡第四十九
若菌,無苦無疼;揩損每流鮮血,久亦虛人。以津調冰螄散遍擦正面,上用軟油紙包裹,根蒂細處用線連紙扎緊...
- 《外科心法要訣》:[卷十四發無定處(下)]血痣
如豆,觸破時流鮮血,用花蕊石散撒之。血已止,宜冰螄散枯去本痣,以月白珍珠散搽,太乙膏蓋貼,生皮即愈...
- 《醫宗金鑒》:[外科卷下發無定處]血痣
如豆,觸破時流鮮血,用花蕊石散撒之。血已止,宜冰螄散枯去本痣,以月白珍珠撒搽,太乙膏蓋貼,生皮即愈...
- 更多古籍中的冰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