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并灸
拼音:bìngjiǔ英文:并灸為合灸之謂。并:兼、合。《黃帝明堂灸經》:“緣頭與四肢肌肉薄,若并灸,則氣血滯絕于炷下。”...
-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動過速
拼音:shìxìngbìngxíngxīnlǜjíshìxìngbìngxíngxīnlǜxìngxīndòngguòsù疾病代碼:ICD:I49.8疾病分類:心血管內科疾病概述:室性并行心律(ventricularparasystole)占并行心律的60%。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動過速(ventricularparasystoletachycardia)較其他并行心律性心動過速多見。疾病描述:室性并...
- 腰椎間盤突出合并不穩癥臨床路徑(2016年版)
拼音:yāozhuījiānpántūchūhébìngbùwěnzhènglínchuánglùjìng(2016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腰椎間盤突出合并不穩癥臨床路徑(2016年版)》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于2016年12月2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實施有關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6〕1315號)印發。發布通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實施有關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
- 徐豉酒
拼音:xúchǐjiǔ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見《醫心方》卷八:方名:徐豉酒組成:好豉1升。功效:利腰腳。主治:風毒腳弱,痹滿上氣。用法用量:3蒸3曬干,以好酒3斗漬之3宿。隨人多少飲;欲預防,不必待時,便與酒煮豉服之;腳弱小愈,更營諸方服之,并灸之。...
- 艾滋病并發肺部感染
胞或嗜酸粒細胞),致使肺泡間隔增厚,肺泡上皮增生,導致肺泡-毛細血管阻滯,肺泡腔擴大,充滿泡沫樣蜂窩狀物質,內含蟲體及其崩解物、脫落上皮細胞等。在病灶內孢子蟲常與巨細胞病毒、真菌、分支桿菌、弓形體等并存。臨床表現:AIDS病人在肺臟受侵前數周或數月,即有全身性非特異性癥狀,如發熱、乏力、納差、消瘦等。PCP起病緩漸,呼吸道癥狀表現為干咳,呼吸急促,呈進行性加重,有鼻翼搧動、脈速、紫紺等,視網膜可...
- 妊娠合并原發性高血壓
60/90~95mmHg)為臨床高血壓。3.以往有高血壓史,未治療3個月以上,此次檢查血壓正常者,不列為高血壓;如一向服藥治療而此次檢查血壓正常,仍應診斷為高血壓。育齡婦女罹患第一期高血壓居多,血管并發癥少見,且眼底、心電圖、心臟、腎功能檢查常無異常,故診斷必須僅以動脈壓升高為依據。首次就診如在妊娠中期,由于外周血管擴張、血液稀釋及胎盤形成動靜脈短路,可使40%的患者收縮壓下降2.7kPa(20...
- 并月
拼音:bìngyuè英文:bimonthlymenstruation概述:并月(bimonthlymenstruation)是指月經規律性兩月一至的特殊月經生理現象。見《醫宗金鑒·女科心法要訣》。癥狀:婦女身體無病,而月經每兩月一行者。...
- 心肌梗塞并發二尖瓣關閉不全
失,在心肌栓塞后2個月以上才呈現二尖瓣關閉不全。治療措施:乳頭肌完全斷裂病例未及時施行外科治療者約75%于起病后24小時內死于休克和心力衰竭;部分斷裂者預后較好,起病后1個月約50%的病例仍能生存,并逐漸演變為慢性缺血性二尖瓣關閉不全。冠心病人并有二尖瓣關閉不全者,5年生存率不及50%。手術操作技術:乳頭肌完全斷裂產生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的病例,病情嚴重,需緊急施行外科治療。經右心Swan-Gan...
- 并行
拼音:bìngxíng英文:概述:并行為治療學名詞。即兼顧治法。指疾病比較輕淺的,用藥可兼顧主癥,兼癥,或標病、本病同時治療。《黃帝內經素問·標本病傳論》:“間者并行,甚者獨行。”關于間甚:間甚指病勢緩急。間,緩也;甚,急重。出《黃帝內經素問·標本病傳論》:“謹察間甚,以意調之。”...
- 妊娠合并弓形蟲病
期)兩種形態。癥狀體征:孕婦患弓形蟲病時多無癥狀,或癥狀輕微,少數有癥狀者呈多樣化。臨床上有急慢性之分。急性以淋巴結炎居多,淋巴結腫大,有壓痛。慢性常表現為視網膜脈絡膜炎。弓形蟲感染在孕期可增加妊娠并發癥,如流產、早產、死胎、妊高征、胎膜早破、宮縮乏力、產后出血,以及新生兒窒息等的發病率均增高。患急性弓形蟲病的孕婦,發生垂直傳播的可能性較大,感染時胎兒越小,妊娠時間越短,胎兒受損越嚴重。若胎齡小...
- 妊娠合并血栓性疾病
側下肢及盆腔靜脈的血流阻力大于右側所致。(1)肢體腫脹:靜脈血栓形成,引起血流返回障礙,由于大、小靜脈及毛細血管缺氧,致使其管壁內皮細胞缺氧,產生炎癥。毛細血管壁滲透性增強,造成組織水腫、肢體水腫,并且動脈常伴有痙攣、淋巴淤滯和回流障礙,肢體腫脹加重,血栓在髂股靜脈或股靜脈上端時,起病急、疼痛劇烈,典型的累及下肢的血栓靜脈炎稱股白腿;血栓累及從足到髂股區的深靜脈系統,反射性動脈痙攣可造成肢體蒼白...
- 丙炔苯并胺
拼音:bǐngquēběnbìngàn藥品說明書:藥物別名:丙炔苯并胺,克金平、思吉寧,鹽酸司來吉蘭外文名:L-Deprenyl,SelegilineHydrochloride藥理毒理:本藥是一種選擇性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抑制多巴胺的再攝取及突觸前受體。這些作用促進腦內多巴胺的功能。適應癥:左旋多巴治療的輔助用藥,也可單用于早期震顫麻痹。不良反應:可見口干、惡心、低血壓、肝臟轉氨酶暫時性增高等...
- 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
狀腺腫和突眼。診斷:正常妊娠由于母體甲狀腺形態和功能的變化,在許多方面類似于甲亢的臨床表現,例如心動過速、心輸出量增加、甲狀腺增大、皮膚溫暖、多汗、畏熱、食欲亢進等,在妊娠和甲亢中都常見,故使妊娠合并甲亢診斷有一定困難。在產前檢查時發現有甲亢的癥狀和體征時,應進一步做甲狀腺的功能測定以明確診斷。妊娠期甲亢的診斷標準為:有高代謝癥群,血清總甲狀腺素(TT4)≥180.6nmol/L(14μg/dl...
- 尺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橈關節脫位
種損傷,此后即稱為蓋氏骨折。這種損傷的發生率較孟氏骨折高6倍。治療措施:閉合復位比較容易。但因肌肉收縮,維持復位的位置卻較困難。由于旋前方肌、朧橈肌、伸拇長肌與外展拇長肌收縮使骨折遠端發生重疊移位,并向尺側靠攏,因此閉合復位成功率不高。治療結果很不理想。因此應采取切開復位內固定方法。橈骨骨折應做到解剖復位,堅強的內固定,使用加壓鋼板置于橈骨掌面。術后短臂石膏前后托,前臂旋轉中立制動4~6周。去制...
- 二尖瓣、主動脈瓣和三尖瓣的合并疾患
bànhésānjiānbàndehébìngjíhuàn英文:combineddisordersofmitral,aorticandtricuspidvalves概述:二尖瓣、主動脈瓣和三尖瓣的合并疾患通常簡稱三瓣膜病變(triplevalvedisease),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聯合瓣膜病變類型。三尖瓣病變多是在二尖瓣和主動脈瓣雙瓣病變基礎上,因肺動脈高壓、右心室擴大而產生的功能性關閉不全,三...
- 妊娠合并貧血
拼音:rènshēnhébìngpínxuè概述:妊娠期由于血漿增加較紅細胞增加相對為多,致血液稀釋,血紅蛋白值及紅細胞數相對下降,出現所謂的“生理性貧血”。當血紅蛋白低于10g%,紅細胞數低于350萬/mm3時,或細胞壓積在30%以下時,則視為病理性貧血,應予治療。病因病理病機:缺鐵性貧血較多見,發生的原因為:對鐵的需要量增加,但早孕常因胃腸功能失調,致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或腹瀉而影響鐵的攝入。...
- 妊娠合并急性腎盂腎炎
,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其危險性明顯增加。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多數發生在孕中、晚期。全身癥狀:起病急驟,常有寒戰、高熱、全身不適、疲乏無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甚至腹脹、腹痛或腹瀉。如高熱持續不退,多提示并存尿路梗阻、腎膿腫或敗血癥。疾病描述:急性腎盂腎炎是妊娠期最常見而嚴重的內科并發癥之一,一般是雙側感染,如果是單側時,則以右側為主。與菌尿及膀胱炎不同,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其危險性明顯增加。妊娠期由于...
- 肺并殖吸蟲病
拼音:fèibìngzhíxīchóngbìng英文:paragonimiasis概述:肺并殖吸蟲病又稱肺吸蟲病,是由并殖吸蟲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地方性寄生蟲病。世界上已知的對人體有致病力的肺并殖吸蟲有8種,主要是衛氏并殖吸蟲和四川并殖吸蟲。蟲體主要寄生于肺部,以咳嗽、咳棕紅色痰為主要表現,也可寄生于多種組織器官,如腦、脊髓、胃腸道、腹腔和皮下組織等,產生相應癥狀。潛伏期數天至20年,大多在1年內...
- 妊娠合并再生障礙性貧血
少數女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在妊娠期發病,分娩后緩解,再次妊娠時再發。動物實驗證明,大劑量雌激素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因此,有人認為再生障礙性貧血與妊娠有關。但是多數學者認為妊娠和再生障礙性貧血兩者之間并無必然的聯系而是偶然巧合。繼發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常與以下因素有關:1.物理、化學因素2.藥物因素3.感染因素4.其他因素部分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與免疫機制存在一定關系。有的與遺傳因素有關。如遺傳性再生不...
- 并殖吸蟲病
拼音:bìngzhíxīchóngbìng英文:paragonimiasis疾病別名肺吸蟲病疾病分類消化內科,兒科疾病概述并殖吸蟲是并殖吸蟲病(又稱并殖病、肺吸蟲病)病原體。在中國能致病者可歸納為兩個類型:1.衛氏并殖吸蟲,是人體并殖病主要病原。衛氏并殖吸蟲成蟲蟲體肥厚,背側稍隆起,腹面扁平。活體紅褐色,不停做伸縮運動,體型不斷變化,固定后染色蟲體在光鏡下可見體表面布滿小棘,大多為單生型。口、腹...
- 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
尿道旁腺炎、經尿道的各種檢查和治療等;②下行性感染,如繼發于腎臟的感染;③經淋巴傳播和直接蔓延,如陰道炎、宮頸炎等鄰近器官的感染發生時。病理生理:在下尿路感染中,細菌上行感染最常見。細菌進入膀胱后,并不都能引起尿路感染,因為機體對細菌的入侵有一系列的防衛能力,排尿可把膀胱內細菌清除,只要尿路通暢,膀胱排空能力正常,細菌難于在膀胱內停留;尿液中有尿類黏蛋白,具有阻擋細菌黏附在膀胱壁上的功能;腎小管...
- 妊娠合并巨細胞病毒感染
液中能檢出巨細胞病毒包涵體,或從臍血或新生兒血中檢測出巨細胞病毒IgM,具有診斷價值。若為產道感染,至少于生后2周方能從新生兒尿液中檢出巨細胞病毒包涵體。此外,新生兒尿液、胃洗出液、腦脊液沉渣作涂片并染色后,在光鏡下查到巨大細胞內含典型嗜酸性核內包涵體,同樣具有診斷價值。治療方案:1.于妊娠早期確診孕婦患巨細胞病毒感染,或立即行人工流產終止妊娠,或等待至妊娠20周時抽取羊水或臍靜脈血檢查特異性I...
- 妊娠合并消化性潰瘍
痛具有明顯的節律性,呈周期性發作,與非孕期相同。疼痛多為燒灼痛或鈍痛。(2)噯氣、反酸、惡心、嘔吐,孕早期上述癥狀可與妊娠反應混淆。2.體征多數患者有上腹部局限性壓痛,發生并發癥時可有相應的體征,但并發穿孔時腹膜刺激征可不明顯,僅表現輕度腹脹,上腹部相當于潰瘍所在部位有腹部輕壓痛和腸鳴音亢進,應引起注意。疾病病因:消化性潰瘍是由多種病因導致的疾病,一般認為可能是胃潰瘍患者在長期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使...
- 妊娠合并心房間隔缺損
rènshēnhébìngxīnfángjiāngéquēsǔn疾病別名aterialseptaldefectcausedbypregnancy疾病代碼ICD:O99.4疾病分類婦產科疾病概述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臟病(先心病)屬于高危妊娠,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2~4倍。先心病是指出生時就存在的心血管結構或功能異常。癥狀輕重主要取決于缺損的大小。缺損...
- 四川并殖吸蟲病
大小不一,卵殼厚薄不均,內含1個卵細胞和9~12個卵黃細胞。生活史與衛氏肺吸蟲相似,第一中間宿主主要是溪蟹,終宿主為果子貍、犬、貓、豹等,猴、犬、大鼠和兔已實驗感染成功。人是異常宿主。病理生理因人體并非四川并殖吸蟲等的適宜宿主,所以在體內不能發育成熟,其童蟲到處游竄,以尋找適宜的寄生場所,引起皮下組織、肺、腦、肝等臟器的損傷和病變。其主要病變為片狀或帶狀出血壞死灶,蟲體竄行所形成的隧道及酸性粒細...
- 妊娠合并腸梗阻
性。(3)排便、排氣障礙:不完全性腸梗阻及高位腸梗阻早期可有排氣和少量排便;完全性腸梗阻患者則不再排氣排便。疾病描述:妊娠期腸梗阻對母兒來說是一嚴重并發癥,腸梗阻不但可引起腸管本身解剖與功能的改變,并可導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亂,由于妊娠期子宮增大,使孕期腸梗阻的鑒別診斷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醫患雙方對放射線檢查、麻醉、手術的顧慮,常使診斷和手術延誤而導致了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率的增加。癥狀體征:妊娠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
作用,循環中游離皮質醇、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升高的影響,以及胎盤催乳素(HPL)對胰島素拮抗作用的結果。在妊娠過程中,隨著胎兒胎盤的生長,一方面出現胰島素拮抗作用,另一方面又出現胰島素分泌亢進的現象,并在產后立即消失。所有這些說明了在妊娠期胰腺活動與胎盤激素(例如HPL、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升高有關。HPL又稱人絨毛膜生長激素,在免疫學和生物學上非常類似于生長激素。在正常進食的孕婦中,HPL的分...
- 妊娠合并類風濕關節炎
darthritis,RA),簡稱類風關,是一種慢性的進行性關節病變為主的自身免疫病,病因不明,但一般認為是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病人以生育期年齡為多,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為1∶2~1∶4,故合并妊娠者并不少見。初發癥狀起病方式可隱匿,也可急驟。3/4為隱匿起病,病人先有疲勞、倦怠感,體力下降,食欲不振,低熱,手足麻木,雷諾現象等。急性發病者可有發熱,有時可為高熱。初發癥狀可先于關節癥狀數周...
- 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
良,或因來源缺乏致使鐵的攝入量不足,產生缺鐵性貧血。臨床表現:輕者皮膚粘膜略蒼白,無明顯癥狀。重者面色黃白,全身倦怠、乏力、頭暈、耳鳴、眼花,活動時心慌、氣急、易暈厥,伴有低蛋白血癥、浮腫、嚴重者合并腹水。疾病描述:缺鐵性貧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妊娠期最常見的貧血,約占妊娠貧血的95%。妊娠期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為鐵的需要量增加,孕婦體內儲備鐵量不足,食物中鐵的...
- 兒童胰腺功能不全并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綜合征
拼音:értóngyíxiàngōngnéngbúquánbìngzhōngxìnglìxìbāojiǎnshǎozhèngzōnghézhēng概述:兒童胰腺功能不全并中性粒細胞減少綜合征是由Shwachman1964年報告的,故也稱Shwachman綜合征、Shwachman-Diamond綜合征。本征為先天性胰腺功能不全,同時伴有骨髓造血系統的發育不全。多在2~10個月嬰幼兒發病,有家族性...
- 妊娠合并心臟病
1次,酌情收入院觀察治療,可住內科亦可住產科,一般孕36周后必須住產科待產。(4)加強胎心監護。(5)心功能Ⅱ級及以上者,應予洋地黃等,以加強心肌收縮力和減輕心臟前或后負荷。(6)并發癥的治療:例如并發肺水腫者須給利尿劑等治療。4.繼續妊娠者的臨產期處理(1)第一產程:①保持環境安靜,解除孕婦顧慮,增強信心。酌情斜坡臥位,吸氧。②加強或調整抗生素預防感染。③加強監護,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1...
- 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
腹多見,也可見于上腹部正中或劍突下,陣發性加劇。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右肩胛下角或右腰部,少數病人可放射至左肩部。70%~90%的病人可有惡心和嘔吐;80%左右的病人出現寒戰、發熱;25%左右的病人合并黃疸。嚴重感染時可出現休克。疾病描述:急性膽囊炎是外科的常見病種僅次于闌尾炎占第2位,膽囊炎的發病與結石堵塞膽管及細菌感染有關,Greenberger等(1998)報道認為急性膽囊炎的發作,細菌感染...
- 妊娠合并紅細胞增多癥
hemia,它的實際含義是全血細胞增多癥,包括白細胞和血小板數的增多。正確的英文命名應為erythrocytosis。紅細胞增多癥是1組癥狀。凡是任何原因可以使紅細胞增多的,均屬此癥。它與貧血一樣,并不是1個診斷性病名。妊娠合并紅細胞增多主要見于相對性紅細胞增多癥。癥狀體征:紅細胞增多癥的癥狀變化很大,視患者是相對性或絕對性,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患者病期不同可有不同臨床表現。除血液濃縮所致紅細胞...
- 妊娠合并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拼音:rènshēnhébìngjiǎzhuàngpángxiàngōngnéngkàngjìn疾病別名妊娠合并甲旁亢疾病代碼ICD:O99.2疾病分類婦產科疾病概述甲狀旁腺功能亢進(hyperparathyroidism,HPT)簡稱甲旁亢,合并妊娠者罕見。育齡婦女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Primaryhyperthyroidism,PHP)之發病率為0.15%~0.3%,而孕期卻罕見。其原因...
- 妊娠合并沙眼衣原體感染
常見的病原體。癥狀體征:多數是男性首先感染衣原體,表現為非淋菌性尿道炎,通過性交傳給女性。潛伏期為7-12日,表現為宮頸管炎、陰道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盆腔炎以及尿道炎等。衣原體生殖道感染的孕婦并不少見,國內資料報道,應用衣原體單克隆免疫熒光直接涂片法檢測宮頸衣原體陽性率為16.92%。孕婦患宮頸炎、子宮附件炎,經治療效果不佳時,應想到可能是衣原體感染所致。疾病病因:孕婦患生殖道衣原體感染有...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án疾病代碼:ICD:O99.6疾病分類:婦產科疾病概述: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腺消化酶被激活對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學性炎癥。它不僅是胰腺的局部炎癥病變,而且是涉及多個臟器的全身性疾病。妊娠期合并急性胰腺炎較少見,但對母兒危害甚大。癥狀:腹痛為本病主要臨床癥狀,腹痛劇烈,起于中上腹,也可偏重于右上腹或左上腹,放射至背部;累及全胰則呈腰帶狀向腰背部放射痛,常在飽餐后12~48h間發病,疼痛可輕...
-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
拼音:tángniàobìnghébìngdīxuètáng疾病別名糖尿病合并血糖過低,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癥疾病代碼ICD:El6.1疾病分類內分泌科疾病概述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可由多種病因造成。不同病因其低血糖發生率不同,最常見低血糖原因為藥物包括胰島素治療和磺脲類藥物,其發生率約占20%,尤其是第一代磺脲類藥物氯磺丙脲最易引起低血糖。輕則出現低血糖癥狀;重則意識障礙發生低血糖性昏迷。疾病描述正常...
- 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和膽石病
gjíxìngdǎnnángyánhédǎnshíbìng疾病別名膽結石疾病分類肝膽外科疾病概述妊娠期急性膽囊炎和膽石病的發病率僅次于急性闌尾炎。國外報道妊娠期急性膽囊炎的發病率為0.8%,70%合并膽石病。妊娠期在孕激素的作用下,膽囊及膽道平滑肌松弛致使膽囊排空緩慢及膽汁淤積;雌激素降低膽囊粘膜對鈉的調節,使膽囊粘膜吸收水分能力下降而影響膽囊濃縮功能;加之膽汁中膽固醇成分增多,膽汁酸鹽及磷脂分...
- 妊娠合并卵巢腫瘤
腫;若為功能性腫瘤,產生相應的雌激素或雄激素過多癥狀。晚期時表現消瘦、嚴重貧血等惡病質征象。疾病描述:妊娠合并卵巢腫瘤:臨床上卵巢腫瘤患者的受孕率降低。但一般是先有卵巢腫瘤,然后受孕。妊娠與卵巢腫瘤并存時,惡性腫瘤是相對罕見的。我國上海醫科大學婦產醫院、錦州市婦嬰醫院和河北醫科院附屬醫院曾收治妊娠合并卵巢腫瘤患者141例,其中僅4例(2.84%)為惡性。一般認為妊娠合并卵巢腫瘤中惡性腫瘤僅占2%...
- 妊娠合并急性腎小球腎炎
拼音:rènshēnhébìngjíxìngshènxiǎoqiúshènyán疾病別名妊娠合并急性腎炎疾病代碼ICD:O23.0疾病分類婦產科疾病概述臨床上出現急性腎小球腎炎(acuteglomerulonephritis)癥狀的患者實際上包括多種病因引起的急性腎小球疾患,其中很多是因細菌、病毒、原蟲感染而誘發的。妊娠期急性腎炎多見于妊娠早期和年輕的孕婦,常于扁桃體炎、鼻竇炎、猩紅熱及癤病后1...
- 妊娠合并宮頸癌
拼音:rènshēnhébìnggōngjǐngái疾病代碼:ICD:O99.8疾病分類:婦產科疾病概述:妊娠合并子宮頸癌不僅指妊娠期,在產后1年內所發現的子宮頸癌病人亦都應歸屬于這一范疇,因為這些病人實際上在孕期已經發病,只是由于癌瘤較早或因其他原因未被發現而已。多發生于生育能力減退、40歲以上婦女,早期常見偶發性或性交后陰道流血。晚期可出現腰部或大腿外側部疼痛。疾病描述:妊娠合并子宮頸癌不僅...
- 妊娠合并肝硬化
素、適量蛋白和碳水化合物、低鹽、低脂肪、易消化的飲食。②注意休息,盡可能減少體能消耗。③保肝治療:主要為補充多種維生素及肌苷等,也可用丹參、黃芪等中藥以達活血化淤理氣功效。④腹水治療:大部分肝硬化合并妊娠孕婦,孕期都出現了程度不同的腹水,在給予限制水鈉、利尿及補充血漿白蛋白治療后,均可取得良好療效。A.限制水鈉:控制鈉攝入量,較控制攝水量更為重要。一般開始時應嚴格控制鈉鹽及含鈉食物攝入,以后再根...
- 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拼音:rènshēnhébìngxuèshuānxìngxuèxiǎobǎnjiǎnshǎoxìngzǐdiàn疾病別名妊娠合并血栓形成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疾病代碼ICD:O99.1疾病分類婦產科疾病概述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為一罕見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綜合征,其主要特征為發熱、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微血管性溶血性貧血、中樞神經系統和腎臟受累等,稱為五聯征,有前3者稱為叁聯征。女性多于男性,6...
- 妊娠合并系統性紅斑狼瘡
拼音:rènshēnhébìngxìtǒngxìnghóngbānlángchuāng疾病別名妊娠合并全身性紅斑狼瘡疾病代碼ICD:O99.8疾病分類婦產科疾病概述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但大多數研究認為SLE發病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系統性紅斑狼瘡于20世紀40年代發現,是一種很少見的疾病,主要見于年輕婦女。臨床癥狀及發生率如下:...
- 妊娠合并肺炎
急,約50%患者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先兆或有受涼、勞累等誘因,繼之出現發熱、寒戰、咳嗽、胸痛、咳黏液膿性或鐵銹色痰,病變廣泛時出現呼吸困難和發紺,若不及時治療,可出現神志模糊、譫妄、昏迷、休克,有時可并發胸膜炎及心包炎。典型體征是觸覺性語音震顫,叩診濁音,聽診呼吸音降低,可聞及支氣管呼吸音。病原體以肺炎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克雷白桿菌、大腸埃希菌多見。2.小葉性肺炎病變部位在細支氣管、肺間質及肺...
- 妊娠合并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拼音:rènshēnhébìngtèfāxìngxuèxiǎobǎnjiǎnshǎoxìngzǐdiàn疾病別名妊娠合并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疾病代碼ICD:O99.1疾病分類婦產科疾病概述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是因免疫機制使血小板破壞增多的臨床綜合征,又稱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最常見的一種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特點為血小板壽命縮短,骨髓巨核細胞增多,血小板更新率加速。1.急性型常見...
-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橈骨頭脫位
shéhébìngráogǔtóutuōwèi英文:fractureofupper1/3ofulnacombinedwithdislocationofheadofradius概述:尺骨上1/3骨折合并橈骨頭脫位(fractureofupper1/3ofulnacombinedwithdislocationofheadofradius)是指尺骨半月切跡以下的上1/3骨折,橈骨頭同時自肱橈關節、尺橈...
- 并發性白內障
高度近視等影響晶體的營養和代謝而引起的晶體混濁。臨床表現:典型的混濁最早發生在晶體囊膜下。由眼前節炎癥形成的虹膜后粘連附近可出現局限性的晶體前囊下混濁;由眼后節炎癥或營養障礙可出現后囊下混濁。囊膜下出現灰黃色顆粒混濁,逐漸加深并向四周擴展,形成如同玫瑰花形狀,其間有許多紅、藍、綠彩色點狀結晶,囊下也有空泡形成或鈣化,病程較長,早期影響視力。治療:積極治療原發病,對明顯影響視力的白內障行手術治療。...
- 華佗觀形察色并三部脈經
拼音:huátuóguānxíngchásèbìngsānbùmàijīng英文:《華佗觀形察色并三部脈經》為診斷學著作。見《隋書·經籍志》。一卷。舊題東漢·華佗撰。已佚。王叔和《脈經》曾引華佗“察聲色要訣”,其內容或系此書的組成部分。...
- 太陽少陽并病
omecomplicatedbyshaoyangsyndrome;概述:太陽少陽并病(TaiyangdiseaseinvolvingShaoyangChannel)為病證名。是指外感太陽病證未解,又并發少陽病證。癥狀:《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太陽與少陽并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鞕。”《景岳全書·傷寒典》:“如太陽先病發熱頭痛……后見耳聾脅痛,嘔而口苦等證者,此太陽并于少陽也...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