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手術名稱
臂叢神經的顯露
4 分類
骨科/周圍神經損傷手術/上肢神經損傷的手術治療及運動功能重建/臂叢神經損傷的手術治療
5 概述
臂叢神經的顯露用于臂叢神經損傷的治療。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22.4.1.6-1~3.22.4.1.6-3)。
6 麻醉和體位
采用全麻或頸叢加臂叢阻滯麻醉。仰臥位。
7 手術步驟
7.1 1.鎖骨上臂叢神經顯露
(1)切口:可采用V形、橫行或斜行切口,以V形切口顯露范圍最大,橫行和斜行切口顯露范圍較小。V形切口起自胸鎖乳突肌后緣中點,沿該肌后緣向下至胸鎖乳突肌與鎖骨交角處,再沿鎖骨上緣向外延伸至鎖骨中外1/3交界處,橫切口在鎖骨上1.5cm,以鎖骨中點為中心,與鎖骨平行,長5~7cm。斜切口起自胸鎖乳突肌中點后緣,斜向外下至鎖骨中點(圖3.22.4.1.6-4)。
(2)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頸闊肌,將皮瓣向外側或兩側牽開,胸鎖乳突肌和頸外淺靜脈向內側牽開,必要時可結扎切斷頸外淺靜脈。掀開斜角肌前面的脂肪結締組織,即可顯露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兩肌之間的臂叢神經。手術野內的肩胛上動脈和頸橫動脈可以結扎切斷。將前斜角肌連同其前面的膈神經及肩胛舌骨肌向前方牽開,即可顯露神經根。此切口主要用于顯露臂叢神經上干(圖3.22.4.1.6-5)。
7.2 2.鎖骨后臂叢顯露
(1)切口:將鎖骨上V形或斜形切口向外下方延長,越過鎖骨中外1/3交界處,再沿三角肌前緣向下至腋前皺襞(圖3.22.4.1.6-6)。
(2)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頸闊肌、牽開皮瓣,顯露鎖骨中段。沿鎖骨縱軸切開骨膜,剝離骨膜后,用線鋸將鎖骨于中點鋸斷,牽開鎖骨兩斷端,切斷肩胛舌骨肌后即可顯露臂叢及鎖骨下動、靜脈(圖3.22.4.1.6-7)。
7.3 3.鎖骨下臂叢顯露
(1)切口:從鎖骨中點開始,沿三角肌前緣至腋前皺襞,再沿肱二頭肌內側緣至上臂內側達所需長度。
(2)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深筋膜,注意保護頭靜脈,將皮瓣游離后向兩側牽開。分離出胸大肌肌腱,在距肱骨附麗點約1cm處切斷,然后向內側翻轉牽開。顯露和分離胸小肌腱,在喙突下約1cm處切斷,向內下翻轉牽開。在手術野外側顯露肱二頭肌短頭及喙肱肌,向外牽開即可顯露臂叢神經及鎖骨下動、靜脈(圖3.22.4.1.6-8)。
臂叢神經斷裂,顯露后可行修復術,如臂叢神經節后牽拉傷可行神經松解術,如臂叢神經節前根性撕脫傷,可行神經移位術,包括膈神經移位術、肋間神經移位術、副神經移位術、頸叢運動支移位術及健側頸7神經根移位術。臂叢神經損傷不能修復,或修復后肩部肌肉不恢復,可做肩關節融合術或肩外展功能重建術,屈肘肌不恢復,可利用前臂肌或胸大肌行屈肘肌成形術,以改善功能。肩關節融合術宜在14~15歲以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