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pí pá yè
2 英文參考
folia eriobotryae[朗道漢英字典]
flower of loqua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olium Eriobotry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oquat leaf[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枇杷葉
枇杷葉為中藥名,出《名醫別錄》。為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的干燥葉[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Folium Eriobotry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loquat leaf(《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來源
枇杷葉為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的葉[2]。
枇杷葉為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的干燥葉[1]。
7 產地
枇杷葉主產廣東、江蘇、浙江、福建、湖北等地[2]。
8 原植物形態
常綠喬木或灌木。葉互生,長橢圓或倒卵形,邊緣上部有疏鋸齒,基部楔形,上面多皺,下面及葉柄密被銹色絨毛。圓錐花序頂生,具淡黃色絨毛,花芳香;萼征5;花瓣5,白色;雄蕊20;子房下位,2~5室,每室胚珠2,花柱2~5,基部合生,有毛。梨果卵形,扁卵形或長卵形,橙黃色,肉甜。種子1至數粒,棕褐色,有光澤。花期9~11月,果期次年4~5月。
種于村邊、平地、坡地。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四川、湖北有野生。
9 采收與初加工
全年可采,曬至七八成干時,扎成小把,再曬干。
10 生藥性狀
葉長圓形、倒卵形,長12~30cm,寬4~9cm,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疏鋸齒,近基部全緣;上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紅棕色,較光滑;下表面密被黃色絨毛,主脈明顯突起,側脈羽狀;葉柄極短,被棕黃色絨毛。革質而脆,易折斷。無臭、味微苦。
11 性味歸經
12 枇杷葉的功效與主治
枇杷葉具有清肺止咳,降氣和胃,止渴的功效,治肺熱咳嗽氣喘,咳血,衄血;胃熱嘔吐,呃逆,妊娠惡阻,小兒吐乳,消渴及肺風面瘡,酒皻鼻赤[2]。
13 枇杷葉的用法用量
14 枇杷葉的化學成分
含苦杏仁甙(amygdalin)、熊果酸、齊墩果酸、維生素B1、和C、鞣質、有機酸、糖類等。
枇杷葉含皂苷、熊果酸、齊墩果酸、苦杏仁苷、枇杷佛林、金絲桃苷、鞣質、糖類及山梨醇[2]。
15 枇杷葉的藥理作用
苦杏仁苷有止咳作用,其水解產物苯甲醛在消化道有抑制酵母、防止發酵的作用[2]。
16 枇杷葉制劑
17 枇杷葉的藥典標準
17.1 品名
枇杷葉
Pipaye
ERIOBOTRYAE FOLIUM
17.2 來源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I,indl.的干燥葉。全年均可采收,曬至七、八成千時,扎成小把,再曬干。
17.3 性狀
本品呈長圓形或倒卵形,長12~30cm,寬4~9cm。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疏鋸齒,近基部全緣。上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紅棕色,較光滑;下表面密被黃色絨毛,主脈于下表面顯著突起,側脈羽狀;葉柄極短,被棕黃色絨毛。革質而脆,易折斷。氣微,味微苦。
17.4 鑒別
(1)本品橫切面:上表皮細胞扁方形,外被厚角質層;下表皮有多數單細胞非腺毛,常彎曲.近主脈處多彎成人字形,氣孔可見。柵欄組織為3~4列細胞,海綿組織疏松,均含草酸鈣方晶和簇晶。主脈維管束外韌型,近環狀;束鞘纖維束排列成不連續的環[3],壁木化,其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薄壁組織中散有黏液細胞,并含草酸鈣方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枇杷葉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熊果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l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一丙酮(5: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7.5 檢查
17.5.1 水分
不得過13.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H 第一法)。
17.5.2 總灰分
不得過9.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7.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75%乙醇作溶劑,不得少于18.0%。
17.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7.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砝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甲醇-0.5%醋酸銨溶液(67:12:2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0nm。理論板數按熊果酸峰計算應不低于5000。
17.7.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齊墩果酸對照品、熊果酸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乙醇制成每1ml含齊墩果酸50μg、熊果酸0.2mg的混合溶液,即得。
17.7.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粗粉約1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5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50kHz)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加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7.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齊墩果酸(C30H48O3)和熊果酸(C30H48O3)的總量不得少于0.70%。
17.8 枇杷葉飲片
17.8.1 炮制
17.8.1.1 枇杷葉
除去絨毛,用水噴潤,切絲,干燥。
本品呈絲條狀。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紅棕色,較光滑。下表面可見絨毛,主脈突出。革質而脆。氣微,味微苦。
17.8.1.1.1 含量測定
同藥材。
17.8.1.2 蜜枇杷葉
取枇杷葉絲,照蜜炙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Ⅱ D)炒至不粘手。
每100kg枇杷葉絲,用煉蜜20kg。
本品形如枇杷葉絲,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微顯光澤,略帶黏性。具蜜香氣,味微甜。
17.8.1.2.1 檢查
水分同藥材,不得過10.0%。
總灰分同藥材,不得過7.0%。
17.8.1.2.2 鑒別
(除橫切面外)同藥材。
17.8.1.2.3 含量測定
同藥材。
17.8.2 性味與歸經
苦,微寒。歸肺、胃經。
17.8.3 功能與主治
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用于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
17.8.4 用法與用量
6~10g。
17.8.5 貯藏
置干燥處。
17.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8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01.
- ^ [3] 國家藥典委員會.關于勘誤《中國藥典》2010年版有關內容的通知(國藥典綜發〔2010〕246號).2010-09-28.
用到中藥枇杷葉的方劑
- 枇杷葉散
ǎn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枇杷葉散:處方:枇杷葉(去毛.炙)、厚樸(姜制)、陳皮、丁香...
- 枇杷葉湯
páyètāng《圣濟總錄》卷四十七:枇杷葉湯:處方:枇杷葉(炙,拭去毛)4兩,陳橘皮(湯浸,去白...
- 枇杷葉粥
音:pípáyèzhōu《老老恒言》:枇杷葉粥:處方:枇杷葉10~1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制法:...
- 枇杷葉丸
拼音:pípáyèwán《扶壽精方》:枇杷葉丸:處方:枇杷葉2斤(蜜炙),山藥1斤,枸杞子,山茱萸...
- 藿香湯
方:藿香人參桂心桔梗木香白術各15克茯苓15克枇杷葉10片(去毛)半夏30克(湯洗,用姜汁制)制法...
- 更多用到中藥枇杷葉的方劑
用到中藥枇杷葉的中成藥
- 枇杷葉膏
pissmatum枇杷葉膏藥典標準:品名:枇杷葉膏PipayeGao處方:枇杷葉制法:取枇杷葉,加...
- 兒童咳液
-2277-97處方:紫菀150g百部150g枇杷葉150g前胡150g甘草50g苦杏仁100g桔...
- 復方鮮竹瀝液
l、魚腥草150g、生半夏25g、生姜25g、枇杷葉150g、桔梗75g、薄荷素油1ml制法:以上...
- 枇杷葉糖漿
ang標準編號WS3-B-2719-97本品為枇杷葉經加工制成的糖漿劑。制法取枇杷葉1800g,加...
- 川貝枇杷露
準編號WS3—B—3764—98處方川貝母5g枇杷葉130.9g百部23.4g前胡14.1g桔梗9...
- 更多用到中藥枇杷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枇杷葉
- 《重訂廣溫熱論》:[第二卷]驗方
(二錢)豬苓(錢半)先用鮮刮淡竹茹五錢,炒香鮮枇杷葉一兩,井水河水各一碗,煎至一碗,分兩次服,服后...
- 《藥癥忌宜》:正文
天門冬(脾胃薄弱者勿多用)麥門冬荊瀝蘇子栝蔞根枇杷葉貝母霞天膏橘紅甘草竹瀝童便梨汁黃柏次益血于前藥...
- 《張聿青醫案》:[卷五]咳嗽
冬瓜子(四錢)馬兜鈴(一錢五分)炒杏仁(三錢)枇杷葉(去毛四片)三診咳漸減疏,口燥咽干輕退。再清金...
- 《張聿青醫案》:[卷一]風溫
錢)川貝(去心三錢)海浮石(三錢)薏仁(五錢)枇杷葉(去毛一兩)風化霜(七分)葦莖(一兩五錢)竹瀝...
- 《張聿青醫案》:[卷六]吐血
金(一錢五分切)白茯苓(四錢)紅花(四分酒炒)枇杷葉(去毛炙四片)汪(右)幼時曾有血癥,血膜已有破...
- 更多古籍中的枇杷葉
枇杷葉藥品說明書
- 復方枇杷葉膏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良園枇杷葉膏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枇杷葉膏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枇杷葉糖漿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良園枇杷葉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