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處方
枇杷葉56片(新鮮者更佳,洗凈毛),大梨2個(深臍者佳,去皮心,切片),白蜜半鐘(先熬,滴水成珠,大便干燥者多加;大便溏瀉者不用,以白糖代之),大棗半斤(或黑棗、徽棗皆可),建蓮肉4兩(不去皮)。
3 功能主治
勞傷虛損,吐血咳嗽,發燒,身體瘦弱,四肢酸軟,精神疲倦,腰背疼痛,飲食不進,以及一切不足弱癥。
4 枇杷膏的用法用量
先將枇杷葉放銅鍋內(砂鍋亦可),以河水煎出濃汁,用綢瀝清汁,去葉與滓不用,后將梨、棗、蓮、蜜和入煎熬,以蓮肉融爛為止,用瓷瓶收貯,隨意溫熱食之。輕者2-3料全愈,重者4-5料除根,不必另服別藥,免致誤用害事;即無病常服,可保身強神旺。
如虛弱并不咳嗽者,枇杷葉不用,只用河水同煮;咳嗽多痰者,加川貝母1兩(研極細末),俟煮熟時,入內煮1-2滾,取起;若吐血,用藕節21個搗汁同煮,冬用多制,久收不壞,夏月隨食隨制。
5 摘錄
《驗方新編》卷三
古籍中的枇杷膏
- 《類證治裁》:[卷之一燥癥論治]燥脈案
地、麥冬、竹葉、沙參、貝母、玉竹、山梔、甘草、枇杷膏,數服遂平。朱邑尊瘧瘳復感秋燥,虛陽上冒,則為...
- 《驗方新編》:[卷三]勞癥諸方
枇杷膏∶專治勞傷虛損,吐血咳嗽,發燒,身體瘦弱,四肢酸軟,精血疲倦,腰背疼痛,飲食不進,以及一切不...
- 《張聿青醫案》:[卷五]咳嗽
冬瓜子(四錢)馬兜鈴(一錢五分)炒竹茹(一錢)枇杷膏(五錢)宋(媼)冬藏不固,感召風邪,肺合皮毛,...
- 《類證治裁》:[卷之二喘癥論治]喘脈案
仁(炒研,五兩)、蓮子(八兩)、棗仁(一兩)、枇杷膏(四兩)、燕窩(兩半)、橘紅(八錢)、貝母(一...
- 《類證治裁》:[卷之二]咳嗽論治
金也,治宜清潤。玉竹、貝母、杏仁、阿膠、百合、枇杷膏之屬。冬季咳風寒侵肺也,治宜溫散。蘇葉、川芎、...
- 更多古籍中的枇杷膏
枇杷膏藥品說明書
- 蜜煉川貝枇杷膏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京都念慈菴蜜煉川貝枇杷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蛇膽川貝枇杷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法半夏枇杷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西洋參蜜煉川貝枇杷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京都念慈菴蜜煉川貝枇杷膏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3年公布的第三批國家非處方藥藥品目錄(一)品種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