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

古籍 書籍 醫史文獻 西漢時期 中藥學著作 醫經著作

目錄

1 拼音

běn jīng

2 註解

本經》即《神農本草經[1]。《神農本草經》爲我國最早的一種藥物學專著[2]。簡稱《本草經》或《本經》。約成書於秦漢時期(一說戰國時期)。本書總結了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醫療實踐中藥物學的成就。原書早已失傳,其文字則經輾轉引錄,仍保存於《證類本草》等書中。明以後刊印的多種題名《神農本草經》的書,都是後代的輯佚本。書中除總括了藥物總論的序例外,收載藥物365種,分爲上、中、下三品(類)。其中上品中品各120種,下品125種。在藥物論方面,書中提出了藥有君臣佐使陰陽配合,七情合和五味四氣藥物學理論。並介紹了藥物的別名、性味生長環境及主治功用等。本書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意義,但其內容也夾雜了一些道家的記述,如所謂“輕身延年”,“不老神仙”之類。現存最早的輯本是明·盧復輯本。而流傳較廣的爲清·孫星衍等人輯本、清·顧觀光輯本及日本·森立之輯本。後3種輯本建國後均予重印。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27.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5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