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3 國標編號
61067
4 CAS號
108-95-2
5 中文名稱
苯酚
6 英文名稱
phenol;carbolic acid
7 苯酚的別名
酚;石炭酸
8 分子式
C6H6O;C6H5OH
9 外觀與性狀
10 分子量
94.11
11 蒸汽壓
0.13kPa/40.1℃
12 閃點
79℃
13 熔點
40.6℃
14 沸點
181.9℃
15 溶解性
16 密度
相對密度(水=1)1.07;相對密度(空氣=1)3.24
17 穩定性
穩定
18 危險性
苯酚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高溫、強氧化機有引起燃燒危險。
18.1 爆炸極限
1.7%-8.6%
18.2 引燃溫度
715℃
18.3 燃燒熱
3050.6kJ/mol(固體25℃)
18.4 危險標記
14(有毒品)
19 主要用途
用作生產酚醛樹脂、卡普隆和己二酸的原料,也用于塑料和醫藥工業
20 健康危害
健康危害:苯酚對皮膚、粘膜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可抑制中樞神經或損害肝、腎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濃度蒸氣可致頭痛、頭暈、乏力、視物模糊、肺水腫等。誤服引起消化道灼傷,出現燒灼痛,呼出氣帶酚味,嘔吐物或大便可帶血液,有胃腸穿孔的可能,可出現休克、肺水腫、肝或腎損害,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眼接觸可致灼傷。可經灼傷皮膚吸收經一定潛伏期后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可引起頭痛、頭暈、咳嗽、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嚴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
21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高毒類。
急性毒性:LD50317mg/kg(大鼠經口);850mg/kg(兔經皮);LC50316mg/m3(大鼠吸入);人經口1000mg/kg,致死劑量。
刺激性:家兔經眼:20mg(24小時),中度刺激。家兔經皮:500mg(24小時),中度刺激。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動物長期吸入酚蒸氣(115.2-230.4mg/m3)可引起呼吸困難、肺損害、體重減輕和癱瘓。
致突變性:DNA抑制:人Hela細胞1mmol/L。姊妹染色單體交換:人淋巴細胞5μmol/L。
生殖毒性:大鼠經口最低中毒劑量(TDL0):1200mg/kg(孕6-15天),引起胚胎毒性。
致癌性:小鼠經皮最低中毒劑量(TDL0):16g/kg,40周(間歇),致癌,皮膚腫瘤。
污染來源:苯酚用于生產或制造炸藥、肥料、焦炭、照明氣、燈黑、涂料、除涂劑、橡膠、石棉品、木材防腐劑、合成樹脂、紡織物、藥品、藥物制劑、香水、酚醛塑料和其它塑料,以及聚合物的中間體。也可在石油、制革、造紙、肥皂、玩具、墨水、農藥、香料、染料等行業中使用。在醫藥上用作消毒劑、殺蟲劑、止癢劑等。在實驗室中用作溶劑、試劑。
酚類化合物在微生物和光解的作用下,在環境中分解較快。研究結果表明,在夏季4小時之內酚的濃度可以從125ppb下降到10ppb以下,而這種酚的降解速度隨著河水中微生物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冬季最冷的天氣里,酚的降解速率則很弱。另外,酚的降解速率與水中溶解氧量成正比,酚的生物富集程度很低。
苯酚對人體任何組織都有顯著腐蝕作用。如接觸眼,能引起角膜嚴重損害,甚至失明。接觸皮膚后,不引起疼痛,但在暴露部位最初呈現白色,如不迅速沖洗清除,能引起嚴重灼傷或全身性中毒。苯酚為細膩原漿毒物,能使蛋白質發生變質和沉淀,故對各種細胞有直接損害。因此,任何暴露途徑都可能產生全身性影響。通常酚中毒主要由皮膚吸收所引起,其腐蝕性隨液體的pH值、溶解性及分解度和溫度等條件而異。
22 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快速檢測管法;便攜式氣相色譜法《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與處理處置技術》萬本太主編
直接進水樣氣相色譜法
23 實驗室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 | 來源 | 類別 |
氣相色譜法; 高壓液相色譜法 |
《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編 | 空氣 |
氣相色譜法 | 《固體廢棄物試驗分析評價手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譯 | 固體廢棄物 |
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 | 《化工企業空氣中有害物質測定方法》,化學工業出版社 | 化工企業空氣 |
液-液萃取色譜/質譜法 | 《水和廢水標準檢驗法》19版譯文,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 | 水和廢水 |
分光光度法 | 《水和廢水標準檢驗法》20版,(美) | 水和廢水 |
24 環境標準
中國(TJ36-79) |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 5mg/m3[皮] |
中國(TJ36-79) | 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 0.02mg/m3(一次值) |
中國(GB16297-1996) |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
①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 100(表2);115(表1) ②最高允許排放速率(kg/h) 二級0.12~2.6(表1);0.10~2.2(表2) 三級0.18~3.9(表1);0.15~3.3(表2) ③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0.080mg/m3(表2);0.1mg/m3(表1) |
中國(GB8978-1996) |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
一級:0.3mg/L 二級:0.4mg/L 三級:1.0mg/L |
前蘇聯(1975) | 水體中有害物質最高允許濃度 | 0.05mg/L |
前蘇聯(1978) | 漁業用水最高允許濃度 | 1μg/L |
嗅覺閾濃度 | 0.65ppm | |
美國EPA制定的關于酚的標準指出,在酚的濃度為2.56mg/L的條件下,會對淡水水生生物產生慢性毒性,3.5mg/L是該類化合物對人體產生危害的極限濃度。0.3mg/L是保證河水不產生人們所不期望的味道的限定濃度 |
25 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干石灰、蘇打灰覆蓋。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⑴水體被污染的情況主要有:水體沿岸上游污染源的事故排放;陸地事故(如交通運輸過程中的翻車事故)發生后經土壤流入水體,也有槽罐直接翻入路邊水體的情況。可按以下方法處理:
①查明水體沿岸排放廢水的污染源,阻止其繼續向水體排污。
②如果是液體苯酚的槽車發生交通事故,應設法堵住裂縫,或迅速筑一道土堤攔住液流;如果是在平地,應圍繞泄漏地區筑隔離堤;如果泄漏發生在斜坡上,則可沿污染物流動路線,在斜坡的下方筑攔液堤。在某些情況下,在液體流動的下方迅速挖一個坑也可以達到阻載泄漏的污染物的同樣效果。
③在攔液堤或攔液坑內收集到的液體須盡快移到安全密封的容器內操作時采取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
④已進入水體中的液體或固體苯酚處理較困難,通常采用適當措施將被污染水體與其它水體隔離之手段,如可在較小的河流上筑壩將其攔住,將被污染的水抽排到其它水體或污水處理廠。
⑵土壤污染的主要情況有各種高濃度廢水(包括液體苯酚)直接污染土壤,固體苯酚由于事故傾灑在土壤中。
①固體苯酚污染土壤的處理方法較為簡單,使用簡單工具將其收集至容器中,視情況決定是否要將表層土剝離作焚燒處理。
②液體苯酚污染土壤時,應迅速設法制止其流動,包括筑堤、挖坑等措施,以防止污染面擴大或進一步污染水體。
③最為廣泛應用的方法是使用機械清除被污染土壤并在安全區進行處置,如焚燒。
④如環境不允許大量挖掘和清除土壤時,可使用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消除污染。如對地表乾封閉處理;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采用注水法使水位上升,收集從地表溢出的水;讓土壤保持休閑或通過翻耕以促進苯酚蒸發的自然降解法等等。
26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粉塵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透氣型防毒服。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備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27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洗,然后用水徹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立即給飲植物油15-30mL。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滅火劑: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28 苯酚藥典標準
28.1 品名
28.1.1 中文名
苯酚
28.1.2 漢語拼音
Benfen
28.1.3 英文名
Phenol
28.2 結構式
28.3 分子式與分子量
C6H6O 94.11
28.4 含量或效價規定
本品含C6H6O不得少于99.0%。
28.5 性狀
本品為無色至微紅色的針狀結晶或結晶性塊;有特臭;有引濕性;水溶液顯弱酸性反應;遇光或在空氣中色漸變深。
本品在乙醇、三氯甲烷、乙醚、甘油、脂肪油或揮發油中易溶,在水中溶解,在液狀石蠟中略溶。
28.5.1 凝點
本品的凝點(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D)不低于40℃。
28.6 鑒別
取本品0.1g,加水10ml溶解后,照下述方法試驗。
(2)取溶液5ml,加溴試液,即生成瞬即溶解的白色沉淀,但溴試液過量時,即生成持久的沉淀。
(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藥品紅外光譜集》240圖)一致。
28.7 檢查
28.7.1 不揮發物
取本品5.0g,置水浴蒸發揮散后,在105℃干燥至恒重,遺留殘渣不得過2.5mg。
28.8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0.15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適量使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5ml,置碘瓶中,精密加溴滴定液(0.05mol/L)30ml,再加鹽酸5ml,立即密塞,振搖30分鐘,靜置15分鐘后,注意微開瓶塞,加碘化鉀試液6ml,立即密塞,充分振搖后,加三氯甲烷1ml,搖勻,用硫代硫酸鈉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終點時,加淀粉指示液,繼續滴定至藍色消失,并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溴滴定液(0.05mol/L)相當于1.569mg的C6H6O。
28.9 類別
28.10 貯藏
28.11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29 苯酚說明書
29.1 苯酚的別名
石炭酸,苯酚
29.2 外文名
Phenol
29.3 苯酚的適應癥
苯酚為一種原漿毒,能使細菌細胞的原生質蛋白發生凝固或變性而殺菌。濃度約0.2%即有抑菌作用,大于1%能殺死一般細菌,1.3%溶液可殺死真菌。苯酚稀溶液可使人體感覺神經末梢麻痹,產生局部麻醉作用,可止癢。苯酚對組織的穿透性強,易從皮膚黏膜及創面吸收,故不宜大面積長期使用。酚軟膏(2%)用于皮膚防腐止癢。
29.4 苯酚的用量用法
外用,濃度不超過2%。
29.5 苯酚的禁忌
苯酚對皮膚與黏膜具有腐蝕性,尿布皮炎患兒和6個月以下嬰兒禁用。
29.6 苯酚的不良反應
局部應用對皮膚有刺激性,用量稍大或涂布不均勻,可使皮膚變白或腐蝕。
29.7 注意事項
1.苯酚對組織的穿透力極強,僅在小面積皮膚上使用;
2.用于體表皮膚的水溶液濃度不宜超過2%,外用后不加封包;
3.避免應用在破損皮膚和傷口處;
4.苯酚不能用于食物、食具和嬰兒搖籃、床墊的消毒;
5.苯酚多次使用可使織物變黃、橡膠制品變脆、油漆脫落。
29.8 藥物相互作用
29.9 規格
苯酚相關藥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 氨酚美偽麻與苯酚偽麻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苯酚軟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水楊酸苯酚貼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氨酚美偽麻與苯酚偽麻片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3年公布的第三批國家非處方藥藥品目錄(一)品種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