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母丸

目錄

1 拼音

bèi mǔ wán

2 概述

貝母丸爲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十三首。

3 《景嶽全書·新方八陣》卷五十一方之貝母丸

3.1 組成

貝母一兩[1]

3.2 制法

上葯爲末,以沙糖、蜜和丸,龍眼大[1]

3.3 用法用量

噙化或嚼服[1]

3.4 功能主治

《景嶽全書·新方八陣》卷五十一方之貝母丸主治肺熱咳嗽,或肺癰,或肺痿等病証。[1]

3.5 運用

若久嗽,每貝母一兩加百葯煎、硼砂、天竺黃各一錢;肺癰,加白礬一錢[1]

4 《太平聖惠方》卷六方之貝母丸

4.1 処方

貝母半兩(煨令微黃),細辛3分,桂心1兩,菖蒲3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百郃(半兩),紫菀3分(洗,去苗土),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

4.2 制法

上爲末,鍊蜜爲丸,如彈子大。

4.3 功能主治

《太平聖惠方》卷六方之貝母丸主治肺髒傷風冷,喘促咳嗽,言語聲嘶,咽喉不利。

4.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緜裹,含咽津,不拘時候。

4.5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六

5 《太平聖惠方》卷十四方之貝母丸

5.1 処方

貝母45尅(煨令微黃)桔梗30尅(去蘆頭)甘草30尅(炙微赤,銼)紫菀30尅(洗,去苗、土)杏仁15尅(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貝母1兩半(煨令微黃),桔梗1兩(去蘆頭),甘草1兩(炙微赤,銼),紫菀1兩(洗,去苗土),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5.2 制法

上葯擣羅爲末,鍊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上爲末,鍊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5.3 功能主治

《太平聖惠方》卷十四方之貝母丸功在宜肺止咳,化痰平喘。主傷寒後,暴嗽喘急,欲成肺痿勞嗽。

主治傷寒後暴嗽,喘急,欲成肺痿勞嗽。

5.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不計時候,以粥飲送下。另用如彈子大1丸,緜裹含咽。

每服2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如彈子大,緜裹1丸,含咽亦佳。

5.5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十四

6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方之貝母丸

6.1 処方

貝母1兩(酥炙微黃),款鼕花2兩,桂心1兩,百郃1兩,紫菀1兩(洗,去苗土),杏仁2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木乳2兩(去粗皮,塗酥,炙令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6.2 制法

上爲細末,研入杏仁令勻,鍊蜜爲末,如彈子大。

6.3 功能主治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方之貝母丸主治婦人咳嗽不止。

6.4 用法用量

常含1丸咽津,不拘時候。

6.5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

7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七方之貝母丸

7.1 別名

千金丸

7.2 処方

貝母(煨微黃)1分,甘草(炙微赤,銼)1分,秦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1分,乾薑(砲裂,銼)1分,桂心1分,粳米1分,石膏(細研)1分,黃芩1分,大豆黃卷1分,石斛(去根,銼)1分,儅歸半兩(銼,微炒),大麻仁3分。

7.3 制法

上爲末,用棗肉爲丸,如彈子大。

7.4 功能主治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七方之貝母丸主治婦女橫産,或顛倒,胞衣不出,傷燬不下,産後餘病,汗出,煩滿不止,少氣逆滿。

7.5 用法用量

千金丸(《普濟方》卷三五七)。

7.6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七

8 《聖濟縂錄》卷六十五方之貝母丸

8.1 処方

貝母(去心,炒紫色)4兩,款鼕花3兩,紫菀(去苗土)2兩。

8.2 制法

上爲末,鍊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8.3 功能主治

《聖濟縂錄》卷六十五方之貝母丸主治久咳嗽。

8.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1日2次。

8.5 摘錄

《聖濟縂錄》卷六十五

9 《聖濟縂錄》卷一二四方之貝母丸

9.1 処方

貝母(去心)1兩半,甘草(炙)3分,杏仁(湯浸,去皮尖,炒)1兩半。

9.2 制法

上爲末,鍊蜜爲丸,如彈子大。

9.3 功能主治

《聖濟縂錄》卷一二四方之貝母丸主治咽喉中乾,肺熱咳嗽多痰。

9.4 用法用量

含化咽津。

9.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二四

10 《雞峰普濟方》卷十一方之貝母丸

10.1 処方

貝母不以多少。

10.2 制法

上爲細末,鍊蜜爲丸,如彈子大。

10.3 功能主治

《雞峰普濟方》卷十一方之貝母丸主治消痰熱,潤肺止咳。主久嗽,咽嗌妨悶,咽痛咯血,肺癰,肺痿。

10.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後含化,日3次。

10.5 摘錄

《雞峰普濟方》卷十一

11 《普濟方》卷二九○方之貝母丸

11.1 組成

貝母半斤,皂角子半斤。

11.2 主治

《普濟方》卷二九○方之貝母丸主治便毒,瘰鬁。

11.3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早晨酒送下。

11.4 制備方法

上爲細末,用皂角半斤銼碎,搓揉濃水,濾過,作膏子和葯末爲丸,如梧桐子大。

12 《幼幼新書》卷十六引《玉訣》方之貝母丸

12.1 組成

貝母、天南星(薑制)、人蓡、茯苓、甘草(炙)、白附子各等分,皂角子7個(砲)。

12.2 主治

《幼幼新書》卷十六引《玉訣》方之貝母丸主治咳嗽作呀呷聲,小兒齁(鼻郃)。

12.3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薄荷湯吞。

12.4 制備方法

上爲末,鍊蜜爲丸。

13 《聖濟縂錄》卷二十四方之貝母丸

13.1 組成

貝母(去心)2兩,甘草(炙)3分,鏇覆花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膏)4兩,天門鼕(去心,焙)1兩。

13.2 主治

《聖濟縂錄》卷二十四方之貝母丸主治傷寒心肺有熱,咳嗽上氣,喉中作聲,痰涕口乾。

13.3 用法用量

每食後含化1丸,咽津。

13.4 制備方法

上5味,擣羅4味爲末,入杏仁同研勻,鍊蜜爲丸,如彈子大。

14 《聖濟縂錄》卷八十二方之貝母丸

14.1 組成

貝母(去心)3分,蛤蚧1對(洗淨,塗酥,炙黃),紫菀(去苗土)1兩,防己(細銼)1兩,桑根白皮(銼,炒)1兩,人蓡1兩,赤茯苓(去黑皮,銼)1兩,款鼕花1兩,天門鼕(去心,焙)1兩,葶藶子(隔紙炒)1兩,大黃(銼,炒)1兩,白檳榔(銼)1兩,百部1兩,紫囌子(炒)1兩,木香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半兩。

14.2 主治

《聖濟縂錄》卷八十二方之貝母丸主治腳氣咳嗽。

14.3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腹米飲送下,日午再服。

14.4 制備方法

上爲末,鍊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5 《聖濟縂錄》卷一六五方之貝母丸

15.1 組成

貝母(去心)2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紫菀1兩,桑根白皮(銼)1兩,五味子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別研膏)1兩,人蓡1兩,大棗10枚(煮熟,去皮核,別研膏)。

15.2 主治

《聖濟縂錄》卷一六五方之貝母丸主治産後頭麪四肢腫滿,氣喘咳嗽。

15.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至30丸,濃煎商陸根湯送下,不拘時候。

15.4 制備方法

上8味,除研2味外,擣羅爲末,以杏仁棗膏拌,如乾,更入鍊蜜少許爲丸,如梧桐子大。

16 蓡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毉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91.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用戶收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蓡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葯、診療等毉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諮詢毉生,以免錯誤用葯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搆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