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拔牙法(tooth extraction)為中醫治法名。是指拔除患牙的治法[1]。
4 參考資料
有拔牙法作用的穴位
- 耳穴
正常或異常的反應。根據耳廓穴位的反應特性和檢測方法的不同,也可將這些反應點稱為壓痛點、敏感點、良導...
- 厲兌
為度。黃鱔血敷法:讓患兒仰臥,患側面朝上,用火罐拔太陽、顴髎兩穴各3min。同時取黃鱔(機靈活躍、...
- 小海
痛,癇發羊鳴,戾頸,瘛疭狂走,頷腫不可回顧,肩似拔,臑似折,耳聾,目黃,頰腫。研究進展:治療過敏性...
- 足臨泣
豐隆;肝郁氣滯者,加風池、行間;瘀血阻滯者,刺絡拔罐或加合谷、三陰交、太陽針刺;胃熱熾盛者,加頭維...
- 臍孔
不利。神闕配石門、天樞、氣海,治少腹疝氣。②神闕拔罐,配刺天樞、足三里,治泄瀉。神闕配足三里,治腸...
- 更多有拔牙法作用的穴位
有拔牙法作用的方劑
- 芎藭湯
主治:治產后出血、傷胎漏血、崩漏出血、金瘡出血、拔牙出血等血出不止,心中懸虛,胸悶眩暈,頭重目暗,耳...
- 離骨丹
拌食;或用米漿泛丸亦可,每服3錢,自然骨出管退。輕則1張全愈,重則2張必愈矣。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 芎湯
產乳去血多,傷胎去血多、崩中去血多、金瘡去血多、拔牙齒去血多未止,心中懸虛,心悶眩冒,頭重目暗,耳聾...
- 拔疔散
無血,插藥干枯,膿汁不變,終無生理。《重刊刺疔捷法》處方蟾酥1錢,牛黃5分,辰砂5分,白及2錢,蝸...
- 神驗胎動方
快,惡心嘔逆,頭痛發熱,如傷寒證者。崩中、金瘡、拔牙去血過多,昏暈欲倒者。諸疾氣血虛羸,短氣,面體少...
- 更多有拔牙法作用的方劑
有拔牙法作用的中成藥
- 拔毒膏
心、手心;加蔥搗爛敷之尤妙。如腫痛難開,加姜黃、牙皂、樸消為末,同敷太陽穴、手心、足心。《圣濟總錄...
- 黃升丹
。用法用量:每次少許,摻患處,以膏藥蓋貼。制備方法:將火消、明礬研細末,和水銀倒在小鐵鍋內攪勻,將...
- 桃花散
效主治:《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方之桃花散功在扶濕拔毒,消腫止痛。主治一般濕瘡,黃水瘡,流水浸淫,紅...
- 正骨水
,照揮發油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ⅩD甲法)測定,含揮發油不得少于9.5%。徐長卿:照高效...
- 痛腫靈
g黑吹風40g蘇木5g過崗龍50g大駁骨5g千斤拔5g桂枝5g小駁骨5g大頭陳5g牛大力5g九里香...
- 更多有拔牙法作用的中成藥
拔牙法相關藥物
- 魚肝油酸鈉溶液
或紗條浸漬1~2ml溶液復蓋緊貼于創面。口腔科:拔牙后或拔牙后繼續發性出血,非拔牙性出血及口唇部手術...
- 阿莫西林分散片
防感染性心內膜炎或治療淋病,前者于口腔內手術(如拔牙)前1小時給予,后者常加用丙磺舒1g。【不良反應...
- 頭孢氨芐緩釋膠囊
、急性腭炎、牙槽膿腫、根尖性牙周炎、智齒周圍炎、拔牙后感染。(5)瞼腺炎、瞼炎、急性淚囊炎。(6)毛...
- 萘普生注射液
出。【適應癥】用于治療各種輕度至中等度的疼痛,如拔牙后、原發性痛經、頭痛及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強...
- 氨甲環酸注射液
8.用于防止或減輕因子Ⅷ或因子Ⅸ缺乏的血友病患者拔牙或口腔手術后的出血。【用法用量】靜脈注射或滴注:...
- 更多拔牙法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拔牙法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之七]眩暈證治
,拔牙金瘡,吐衄便利,去血過多,及婦人崩傷,皆能眩暈,眼花屋轉,起而眩倒,屬不內外因。治之各有法。...
- 《奇效良方》:[卷之六十三婦人門(附論)]胎前通治方
一合沸湯浸服,止一服見效,甚者再服,已分娩矣。一法以五積散加醋煎服,亦能催生。若崩中漏下,失血過多...
- 《醫壘元戎》:發黃兼諸雜證
湯治一切去血過多眩暈悶絕傷胎去血產后去血崩中去血拔牙去血金瘡去血不止者舉頭欲倒悉能治之川芎當歸(各等...
- 《證治準繩·女科》:[卷之四胎前門]跌撲傷胎毒藥傷胎
,拔牙去血多,昏暈欲倒者,以水煎服。或先以漏血,腹內疼痛,加芍藥、官桂減半,隨手效。(余詳胎產大法)...
- 《醫學綱目》:[卷之三十四·婦人部]婦人治法通論
一切去血過多,眩暈悶絕,傷胎去血,產后崩中去血,拔牙去血,金瘡去血不止者,舉頭欲倒,悉能治之。當歸川...
- 更多古籍中的拔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