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中醫藥學名詞》(2004):胞宮(uterus、womb[1])又稱“子宮”,“女子胞”[2]。亦名子臟、子處、胞臟、血臟[3]。奇恒之腑之一[2]。位于小腹正中,膀胱之后,直腸之前,下口連接陰道,為女子發生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器官[2]。在臟腑與天癸、沖、任、督、帶共同作用之下,完成其生理功能[3]。見《圣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
《中醫藥學名詞》(2010):胞宮(uterus、womb[4])曾稱女子胞,又稱子宮,是指奇恒之腑之一[4]。亦名子臟、子處、胞臟、血臟[3]。位于小腹正中,膀胱之后,直腸之前,上連兩歧,下連陰道,為婦女產生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器官[4]。在臟腑與天癸、沖、任、督、帶共同作用之下,完成其生理功能[3]。見《婦人大全良方》卷十四。
4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81.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古籍中的胞宮
- 《吳鞠通醫案》:[卷五]胃痛
腹墜脹而痛。此怒郁傷肝,暴注血海,肝厥犯胃也,議胞宮陽明同治法。蓋《金匱》謂胞宮累及陽明,治在胞宮;...
-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下卷]全體總論
西醫剖割精矣。乃于膀胱之后。大腸之前。只知女子有胞宮。而不知男子亦有胞宮。以女子之胞極濃且大。中空可...
- 《血證論》:[卷六]附抱兒癆論
用清骨散以瀉之。此是治少陽。以清相火之標也。是時胞宮不便重治。只合多清少陽。以重治其標。即不全愈。而...
- 《醫經原旨》:[卷三]經絡下第五
經也。中極,任脈穴名,在曲骨上一寸。中極之下,即胞宮之所。任、沖、督三脈,皆起于胞宮,而出于會陰之間...
- 《金匱要略淺注》:[卷九]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
亦)寒(由是冷侵不去而為)積(氣著不行而為)結。胞門(為)寒(所)傷。(由外而入內。由內而達外。漸...
- 更多古籍中的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