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bào fēng kè rè
2 英文參考
fulminant wind-heat invas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acute catarrhal conjunctiviti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sudden wind and invading feve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acute catarrhal and allergic conjunctiviti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pseudomembranous conjunctivit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暴風客熱(fulminant wind-heat invasion;acute catarrhal conjunctivitis)為病名[1]。最早見于《銀海精微》。俗稱傷寒眼[1]。是指風熱之邪,客于白睛,以卒然紅赤腫脹,癢痛不適,流淚生眵為主要表現的傳染性眼病[2]。
4 暴風客熱的病因病機
暴風客熱多因風熱之邪突然外襲所致[1]。風熱之邪外襲,客于內熱陽盛之人,內外合邪,風熱相搏,上攻于目,故猝然發病。
5 暴風客熱的癥狀
患者眼部暴發赤熱腫痛,沙澀羞明,熱淚如湯,甚至胞腫難開,白睛浮腫高于黑睛,并可兼有頭痛、鼻塞、惡寒、發熱等[1]。
暴風客熱多驟然發病,患眼胞瞼紅腫,白睛紅赤,羞明多淚,或眵淚膠粘,甚則赤痛較重,白睛浮腫,可見灰白色偽膜附著,拭去復生。
如不即治或治之不當,每易發生星點翳障等。
6 暴風客熱的診斷
一、驟然發病,胞瞼紅腫,白睛紅赤,甚則白睛赤腫隆起,多眵。治不及時,可致黑睛邊緣生翳。
二、瞼內面紅赤,粟粒叢生。
三、患眼沙澀,灼痛,刺癢,畏光,眵淚膠粘。可伴惡寒發熱,鼻流涕等癥。
7 需要與暴風客熱相鑒別的疾病
8 暴風客熱的治療
暴風客熱治宜疏風清熱,瀉火解毒[1]。可選服羌活勝風湯或瀉肺飲加減[1]。
8.1 辨證治療
辨證論治應根據本病特點,結合整體,分清風重或熱重,或風熱并重之不同。
8.1.1 風重于熱
暴風客熱·風重于熱證(fulminantwind-heat invasion with pattern of wind predominating over heat)是指風重于熱,以眼瞼微紅,白睛紅赤,癢澀并作,羞明多淚,伴見頭痛鼻塞,惡風發熱,舌紅,苔薄白,脈浮數為常見癥的暴風客熱證候[2]。
8.1.1.1 癥狀
胞瞼腫脹,白睛紅赤,癢痛兼作,粟粒叢生,羞明多淚。全身多伴有頭痛鼻塞,惡風發熱,舌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等。
8.1.1.2 證候分析
胞瞼腫脹,白睛紅赤,癢痛兼作,粟粒叢生,羞明多眵者,乃風邪作祟之表現。因主要為風邪外襲,內熱不重,故全身癥有頭痛鼻塞,惡風發熱,舌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等。
8.1.1.3 治法
疏風解表,兼以清熱。
8.1.1.4 方藥治療
羌活勝風湯加減。本方是以祛風藥為主組成的方劑,其中以柴胡、荊芥、防風、前胡、羌活、獨活、薄荷等七味祛散風邪;川芎、白芷可散邪通絡活血;白術、甘草、枳殼調脾胃,以助升發之氣;黃芩可清上焦熱,而桔梗可引藥上行,并開肺氣。如風邪不盛,可去羌活、獨活。
8.1.2 熱重于風
暴風客熱·熱重于風證(fulminantwind-heat invasion with pattern of heat predominating over wind)是指熱重于風,以眼瞼紅腫,白睛紅赤臃腫,熱淚如湯,或眵多膠結,怕熱畏光,口干溺黃,舌紅,苔黃,脈數為常見癥的暴風客熱證候[2]。
8.1.2.1 癥狀
白睛浮腫,赤痛較重,胞瞼紅腫,眵多膠結,重者可見灰白色偽膜附著,熱淚如湯,怕熱畏光。全身并見口渴溺黃,苔黃脈數等。甚則可有大便秘結,煩躁不寧。
8.1.2.2 證候分析
火熱之邪侵擾于上,兼心肺素有積熱,故而局部與全身癥狀均以實熱之癥為主,如胞瞼及白睛紅腫,眵淚膠結,怕熱羞明,及口渴溺黃,大便秘結,煩躁不安,脈數苔黃等,皆是熱重之象。
8.1.2.3 治法
清熱瀉火,兼以疏風。
8.1.2.4 方藥治療
瀉肺飲加減。石膏、黃芩、桑白皮清熱瀉肺;梔子、連翹、木通、甘草清心導赤;羌活、防風、荊芥、白芷祛風散邪;赤芍活血止痛。加枳殼可行氣導滯;大便秘結者可加大黃、芒硝瀉火通腑。
8.1.3 風熱并重
暴風客熱·風熱并重證(fulminantwind-heat invasion with pattern of equal predomination of wind and heat)是指風熱并重,以白睛赤腫,疼痛而癢,惡熱畏光,淚多眵結,頭痛鼻塞,惡寒發熱,便秘溲赤,口渴思飲,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為常見癥的暴風客熱證候[2]。
8.1.3.1 癥狀
白睛赤腫,疼痛而癢,惡熱畏光,淚多眵結。全身癥有頭痛鼻塞,惡寒發熱,便秘溲赤,口渴思飲,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
8.1.3.2 證候分析
患者平素內熱較重,而復感風熱之邪,表里交攻,故局部及全身表現風熱并重之征。
8.1.3.3 治法
祛風清熱,表里雙解。
8.1.3.4 方藥治療
防風通圣散加減。方中主要以荊芥、防風、薄荷、麻黃疏風解表;大黃、芒硝、滑石、甘草通二便,瀉里熱;梔子、黃芩、連翹、石膏、桔梗清熱瀉火,解肺胃之熱;再配當歸、白芍、川芎、白術和血理脾,使全方祛風而不傷表,瀉熱而不傷里,收到表里雙解之功。臨證應用當根據惡寒發熱之輕重,便秘溲赤之程度加減化裁。
8.2 外治法
(—)黃連西瓜霜眼藥水;熊膽眼藥水或10%~50%千里光眼藥水滴眼。
(二)膽汁二連膏涂眼。
8.3 針刺療法
8.3.1 方一
8.3.2 方二
8.3.3 方三
取睛明、瞳子髎、合谷、耳尖。前3個犬位采用強刺激手法,留針20分鐘。同時兩捌耳尖放血,每日1次。[3]
9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8.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34.
治療暴風客熱的方劑
- 太清散
:組成:銅青半兩(別研),姜粉末2錢半。主治:暴風客熱,目赤睛痛,隱澀難開。用法用量:每用少許,沸湯...
- 桑螵蛸酒調散
蒼術、桑螵蛸、羌活、麻黃、茺蔚子各等分。主治:暴風客熱:眼紅痛,有血翳,壅腫。白陷魚鱗:肝肺二經積熱...
- 瀉肺散
1兩,甘草1兩(一方有苦桔梗,無桑皮)。主治:暴風客熱,白睛腫痛。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煎,食后溫服...
- 膽汁二連膏
,使之成中性,以減少點眼時的刺激性。功能主治:暴風客熱,天行赤眼,赤脈傳睛。摘錄:《眼病的辨證論治》...
- 抽風散
防風1兩,細辛1兩,黃連5錢,木香5錢。主治:暴風客熱外障。用法用量:以水1盞,浸1宿,去滓,入龍腦...
- 更多治療暴風客熱的方劑
治療暴風客熱的中成藥
- 天麻丸
研)1錢。主治:《圣濟總錄》卷十一之天麻丸主治風客皮膚,瘙癢麻痹。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臨臥溫...
- 更多治療暴風客熱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暴風客熱
- 《普濟方》:[卷七十六眼目門]白睛腫脹
。外敷脅腫藥。及鐮去惡血。無不瘥也。龍木論云。暴風客熱外障。此眼初患之時。忽然白睛腫起。卻覆烏睛。紅...
- 《銀海精微》:[卷上]暴風客熱
暴風客熱,與暴露赤眼同也。暴露者,肝心二經病也,故赤而痛,致黑睛生翳;暴露客熱者,肝、肺二經病,故白...
- 《醫宗金鑒》:[外科卷下總綱]暴風客熱歌
條文:暴風客熱胞腫疼,淚多癢赤脹白睛,源于肺熱招風郁,菊花通圣可收功。方劑:菊花通圣散方見兩瞼粘睛下...
- 《證治準繩·類方》:[第七冊目]目痛
服二十丸,食后以溫水送下,臨臥時再服。瀉肺湯治暴風客熱外障,白睛腫脹。羌活玄參黃芩(各一兩半)地骨皮...
- 《眼科心法要訣》:[卷二]暴風客熱歌
暴風客熱胞腫疼,淚多癢赤脹白睛。原于肺熱召風郁,菊花通圣可收功。【注】暴風客熱者,胞腫疼痛,淚多癢赤...
- 更多古籍中的暴風客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