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半導體 (最后修訂于2010/3/31 0:04:39)[共601字]
摘要:半導體由于禁帶寬度較小,升溫時(有時還可以借助于光、電和磁效應)價電子被激發,從滿帶進入空帶,而在滿帶形成空穴,從而可以導電。利用純固體晶體直接在某種勢場作用下導電(可為電子導電,也可為空穴導電)的材料為本征半導體。這種電子激發稱為本征激發。當純材料中摻有極少量(例如,相對量在10-9左右)不同價態的異核原子時,會使電導率發生顯著變化,即使半導體改性,便形成雜質半導體。如在Ⅳ價的Si,Ge中摻入Ⅴ價的P、As等原子時,P、As占據了Si的結點位置,每個家Ⅴ價原子便以四個共價單鍵與周圍四個Si結合,過剩的一個電子與原子結合得較松散,在雜質離子附近的晶格內運動。這些電子處于較高于價帶而稍低于空帶的雜質能帶中。它們較易被激發到空帶而形成n-型導電過程。這類雜質可稱施主雜質,雜質能帶動為施主能帶。這種半導體稱為n-型(負型)半導體或電子半導體。相應地,如摻雜的是Ⅲ價的B等原子,B替代了Si的位置上將出現空穴,并在B-附近的Si晶格內運動,形成了稍高于滿帶的雜質能帶——受主能帶,價帶電子較易激發到受主能帶上去,形成p-型(正型)導電過程。B等稱為受主雜質。這種半導體稱為p-型半導體或空穴半導體。......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美國半導體研究聯盟啟動“半導體合成生物技術”計劃
[據美國半導體研究聯盟網站2013年10月23日報道]美國半導體研究聯盟(SRC)是半導體技術的大學研究聯盟。日前,該聯盟啟動“半導體合成生物技術”(SSB)研究計劃,將研究生物半導體混合系統,為未來信息通信技術提供深刻見解和機遇。該計劃最初將向麻省理工學院、麻省理工艾摩斯特分校、耶魯大學、喬治亞大學、楊百翰大學以及華盛頓大學等六所大學投資。 通過半導體研究聯盟“全球研發合作”(GRC)計劃的
- 半導體激光治療機在創傷術后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關鍵詞】創傷 半導體激光治療機的激光為近紅外波段,可深入組織內部,由于組織良好的光能量吸收,使傷口滲液減少,疼痛減輕,血流恢復正常。 1治療原理 半導體激光治療機是利用激光使光具有直線偏振光的性質,在光纖維端的透鏡單元中裝有只許直線偏光通過的元件,產生和激光相同的生物刺激反應,穿透組織達皮下7cm,可立即松弛肌肉、緩解疼痛、減少滲出的作用。 各種創傷術后都可以采用,它的治療效果好,具有
- 半導體激光治療肩周炎療效觀察
囊、肌腱、滑囊退行性變及慢性無菌性炎癥反應,引起肩關節周圍組織的廣泛粘連,以肩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為主要癥狀。該病多發于50歲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臨床多采用針灸治療,療程長,療效不滿意。筆者采用半導體激光治療該病取得顯著效果,現總結如下。 1一般資料 本組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最大年齡65歲,最小年齡50歲;病程在1個月內34例,在6個月內24例;左肩25例,右肩33例;隨機分組
- LHH-500IVB型半導體激光治療儀治療各類皮膚病的療效觀察
【關鍵詞】皮膚病我科自2007年1月~8月期間,采用LHH-500IVB型半導體激光治療儀,共治療178例門診皮膚病患者,治療病種包括帶狀皰疹、濕疹、丹毒、創面感染,收到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1.1病例選擇患者178例,男91例,女87例;年齡8~79歲,平均43歲;病程2天~1個月,平均9天。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90例,其中帶狀皰疹46例,急性和亞急性濕疹26例,丹毒8例,創面感染1
- 8例半導體激光治療皮膚潰瘍的護理
[摘要]目的探討半導體激光治療皮膚潰瘍的護理效果。方法對2006年治療皮膚潰瘍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回顧總結。結果本組病例全部治愈。結論半導體激光具有使用方便、療效高、療程短等效果。[關鍵詞]半導體激光;皮膚潰瘍;護理皮膚潰瘍常因感染、循環障礙、腫瘤壞死及外傷等因素導致真皮或皮下組織的局限性缺損[1],如久治不愈,使生長的肉芽組織老化,創面停止縮小,可形成難治性潰瘍[2]。我科采用SUNDOM-30
- 半導體激光治療皮膚潰瘍的臨床觀察及護理
發感染、糖尿病性皮膚潰瘍、下肢靜脈曲張所致潰瘍、褥瘡、凍瘡、基底細胞癌等。常規的治療方法:在治療原發病基礎上,局部創面采用換藥,療程往往很長,愈合很慢。近6個月,皮膚科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低功率半導體激光治療皮膚潰瘍,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現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自2005年5~10月,皮膚科住院部收治的各種皮膚潰瘍患者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齡15~90歲
- 半導體激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半導體激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方法前瞻性分析50例非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療效,隨機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做半導體激光治療,對照組做骨盆牽引,其它治療大致相同,進行JOA下腰痛評價表評分,比較其療效。結果試驗組:優22例,中良8例,差2例;對照組:優7例,中良12例,差1例。χ2檢驗示:試驗組優于對照組。結論半導體激光治療對患者的損傷較小,安全有效,更能被患者
- 半導體激光治療智齒冠周炎伴間隙感染的臨床觀察
我院自1999年起應用半導體激光結合口服藥物綜合治療智齒冠周炎伴間隙感染患者98例,該法能夠達到快速消炎止痛的效果,患者普遍反映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所有病例均為我院門診病人,其中男58例,女40例,年齡18~25歲。1.2治療方法采用北京龍慧衍科貿有限公司生產的LHH-500型砷鎵半導體激光機,波長810nm,輸出功率0~310nm,每點照射3min,每個部位根據疼痛
- 三頓半導體激光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分析
摘要:目的觀察半導體激光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方法帶狀皰疹132例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除與對照組同樣使用阿昔洛韋治療外,同時給以SUNDOM-300Ⅰ型半導體激光治療。結果觀察組在止皰、結痂、疼痛緩解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后遺神經痛發生率亦明顯降低(P<005)。結論半導體激光可以提高帶狀皰疹的療效。關鍵詞:半導體激光;帶狀皰疹;療效中圖分類號:R752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
- 阿昔洛韋聯合半導體激光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觀察及護理
【摘要】目的探討阿昔洛韋緩釋片聯合半導體激光治療帶狀皰疹42例的臨床效果,以促進本病的痊愈,減少后遺神經痛。方法隨機分兩組,采用半導體激光照射配合口服阿昔洛韋緩釋片治療帶狀皰疹42例為治療組,單用口服阿昔洛韋緩釋片治療30例為對照組。兩組病例均給予0.1%利凡諾溶液濕敷皮損處治療。結果治療組患者的止痛時間、皮損結痂時間以及治愈的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組的治愈率為51.00%,總有效率為94.3
- 鼻內鏡下半導體激光治療難治性動脈性鼻出血體會
[摘要]目的探討鼻內鏡下半導體激光治療難治性動脈性鼻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采用鼻內鏡下高功率半導體激光治療難治性動脈性鼻出血患者156例,觀察療效。結果156例患者中,124例一次性治愈,32例術后仍反復出血,二次激光治療后血止。所有患者術后隨訪1~5年,均未復發。結論鼻內鏡下半導體激光治療難治性動脈性鼻出血療效確切,尤其是對動脈性出血治愈率高,術后無需鼻腔填塞,痛苦少,無復發,無術后并發癥。 [
- 鼻內鏡下半導體激光治療難治性動脈性鼻出血體會
[摘要]目的探討鼻內鏡下半導體激光治療難治性動脈性鼻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采用鼻內鏡下高功率半導體激光治療難治性動脈性鼻出血患者156例,觀察療效。結果156例患者中,124例一次性治愈,32例術后仍反復出血,二次激光治療后血止。所有患者術后隨訪1~5年,均未復發。結論鼻內鏡下半導體激光治療難治性動脈性鼻出血療效確切,尤其是對動脈性出血治愈率高,術后無需鼻腔填塞,痛苦少,無復發,無術后并發癥。 [
- 氬綠半導體激光治療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的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觀察氬綠半導體激光治療早期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的療效。方法對41例經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確診為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且病程在1個月內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22例22眼,對照組19例19眼。治療組應用氬綠半導體激光治療,對照組給予口服維生素B1、維生素C、神經營養劑治療。結果治療組激光治療1個月后有16眼治愈,2個月后共有20眼治愈,3個月后共有22眼治愈;對照組1個月后有
- 氬綠半導體激光治療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的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觀察氬綠半導體激光治療早期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的療效。方法對41例經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確診為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且病程在1個月內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22例22眼,對照組19例19眼。治療組應用氬綠半導體激光治療,對照組給予口服維生素B1、維生素C、神經營養劑治療。結果治療組激光治療1個月后有16眼治愈,2個月后共有20眼治愈,3個月后共有22眼治愈;對照組1個月后有
- CO2激光聯合半導體激光治療跖疣療效觀察
【摘要】0.05);治療組創面愈合時間為(14.80±3.84)d,對照組為(17.06±3.79)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CO2激光聯合半導體激光可縮短創面愈合時間,是治療跖疣的有效方法之一。【關鍵詞】CO2激光半導體激光跖疣 Clinicaleffectsofcarbondioxidelasercombinedwithsemiconductorlaseronthe
- 玻璃體切割聯合硅油充填術后持續高眼壓半導體激光治療療效觀察
玻璃體切割聯合硅油充填術后持續高眼壓半導體激光治療療效觀察(pdf)[摘要]目的探討視網膜脫離,玻璃體切割聯合硅油充填術后持續高眼壓半導體激光經鞏膜睫狀體光凝術治療的療效。方法對玻璃體切割聯合硅油充填持續高眼壓38例(38眼)進行治療隨訪觀察。結果38例(38眼)眼壓均有所控制。結論玻璃體切割聯合硅油充填術后持續高眼壓進行半導體激光經鞏膜睫狀體光凝術治療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關鍵詞]硅油充填術
- 玻璃體切割聯合硅油充填術后持續高眼壓半導體激光治療療效觀察
【關鍵詞】,硅油充填術;高眼壓;激光治療玻璃體切割聯合硅油充填術后持續高眼壓半導體激光治療療效觀察(pdf)[摘要]目的探討視網膜脫離,玻璃體切割聯合硅油充填術后持續高眼壓半導體激光經鞏膜睫狀體光凝術治療的療效。方法對玻璃體切割聯合硅油充填持續高眼壓38例(38眼)進行治療隨訪觀察。結果38例(38眼)眼壓均有所控制。結論玻璃體切割聯合硅油充填術后持續高眼壓進行半導體激光經鞏膜睫狀體光凝術治療是
- 藥物結合半導體激光治療帶狀皰疹185例
【關鍵詞】藥物半導體激光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系皮膚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我科于2005年3月-2009年3月,與皮膚科合作,采用中西醫藥物治療,結合半導體激光照射患處治療本病,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185例患者大多來自皮膚科門診,個別來源于病房,男87例,女98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85歲;病程最短1天,最長7天。皰疹發于左側胸腰背
- 意法半導體研發出新型芯片可快速檢測禽流感
據國外媒體報道,歐洲半導體制造商意法半導體(STM.PA)近日宣布,已研發出一種可以探測出人體中包括禽流感病毒在內各種流感病毒的移動芯片。這一芯片可以辨別出A型和B型人類流感病毒,抗藥性病毒,以及病毒變種,包括H5N1禽流感病毒。用戶可以利用這一芯片,在一塊指甲大小的微型芯片上,提取分析病人的樣本--包括血液、血清或呼吸道樣本。據了解,這一裝置可以通過一次性分析檢測,在兩小時內掃描和辨認出多種病
- 半導體激光聯合阿昔洛韋口服治療老年帶狀皰疹臨床療效觀察
2007年11月27日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7,6(1):21醫學空間(MEDcyber.com)11月27日消息--中國北京的研究人員近期觀察了半導體激光照射結合阿昔洛韋口服治療老年帶狀皰疹的臨床療效。122例老年帶狀皰疹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半導體激光照射結合阿昔洛韋口服治療(治療組),單一阿昔洛韋口服治療(對照組),療程均為10d。結果顯示,半導體激光照射結合阿昔洛韋口服治療的療效
- 曼迪森(MDC)半導體激光照射治療梨狀肌綜合征25例
梨狀肌綜合征,多因下肢過度伸展、屈曲、內收、內旋等因素,使梨狀肌發生損傷、痙攣、變性以致牽拉、壓迫坐骨神經并產生相應的臨床癥狀。臨床上,筆者運用曼迪森半導體激光機治療本病25例,取得了滿意的效果。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組25例,均為門診病人。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齡最大者61歲,最小者40歲。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14個月。1.2診斷依據[1](1)有外傷或受涼史。(2)常發生于中老年人。
- 曼迪森(MDC)半導體激光照射治療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22例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多見于長期從事手工操作者,常因用拇指的捏持操作,使拇長展肌腱處于緊張狀態。久之,局部發生炎性反應,肌腱變粗,管壁變厚,逐漸產生壓迫癥狀。臨床上,我們運用曼迪森半導體激光機治療本病22例,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22例,均為門診患者。其中女18例,男4例;年齡最大61歲,最小39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3年。 1.2診斷依據[1](1
- 廣島大學等公布半導體與生物融合領域的研究成果
廣島大學在6月27日召開的研討會上公布了其與爾必達內存、生體分子計測研究所及佐竹三公司共同推進的“半導體與生物融合集成技術項目”的研究成果。該項目的第一個突破口——2015年之前實現“可吞服生物傳感器”的關鍵技術“已經齊備”(主管該項目的廣島大學教授尖端物質科學研究科半導體集成科學系巖田穆)。三維集成生物傳感器、存儲器和無線電路 該項目的目標是融合半導體技術和生物技術的經驗,研制可高速診斷多項
- 曼迪森半導體激光照射治療岡上肌肌腱炎25例
岡上肌肌腱炎臨床比較多見。中年以后岡上肌退行性改變,當肩外展至90°時,肩峰下滑囊完全縮進肩峰下面,岡上肌肌腱很容易受到摩擦,日久形成勞損,呈慢性炎變。臨床上,我們運用曼迪森(MDC)半導體激光機治療本病25例,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組25例,均為門診患者,男17例,女8例;年齡最大68歲,最小48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3年。1.2診斷依據[1](1)多由肩部
- 曼迪森半導體激光照射治療肱骨外上髁炎28例療效觀察
肱骨外上髁炎,又稱網球肘,是肘部常見的一種慢性損傷性肌筋膜炎。臨床上,我們運用曼迪森(MDC)半導體激光機治療本病28例,取得了滿意的效果。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組28例,均為門診患者。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齡最大53歲,最小29歲。28例患者均有肘部不同程度的慢性損傷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5年。1.2診斷依據[1]1.2.1職業特點多見于特殊工種或職業,如磚瓦工、網球運動員、或有
- 半導體激光在口腔科的臨床應用體會
半導體激光治療疾病在國內臨床應用時間還不長,它是通過激光束對生物體所產生的光化作用、穴位刺激、熱作用和磁效應等來治療疾病的。我科自2002年開始使用北京三頓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半導體激光治療機治療一些口腔疾病,取得了明顯的療效。現將部分病例的治療結果總結如下。1資料與方法1.1臨床資料接受治療人數共892例;顏面部軟組織挫傷最多,達452例;其次是牙本質過敏145例;顏面部間隙感染112例;手
- 內鏡下半導體激光預防內翻性乳頭狀瘤復發的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經內鏡下術中、術后應用半導體激光預防鼻內翻性乳頭狀瘤切除后復發的臨床療效。方法A組22例內翻性乳頭狀瘤病例采用內鏡手術,術中及術后應用半導體激光治療;B組20例僅在內鏡下手術,未做激光治療。結果經10~24個月隨訪,A組15例治愈,5例隨訪中治愈,2例復發,總治愈率90.91%,明顯高于B組。結論經內鏡下術中、術后結合半導體激光治療,對預防內翻性乳頭狀瘤復發具有手術安全、痛苦小、
- 美科學家設計出硅半導體膜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研究人員表示,他們設計出一種硅半導體膜,同生物膜相比,半導體膜更富有彈性,并具有更佳的電性能。同時,他們認為,新設計的利用摻雜不同的硅層獲得的固體膜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其中包括單分子探測、蛋白質過濾和DNA測序。 研究負責人吉恩-皮埃爾·勒布頓教授表示:“通過在膜上生成納米小孔,我們能用膜分離帶電核素或控制帶電分子和離子流,從而模仿生物離子通道的運作。”勒布頓和博士后研究人員瑪
- 海綿教會科學家半導體合成新技術
生活在海水中的低等無脊椎動物海綿,因身體里有許多小孔,又被稱作多孔動物,最近幾年,生物學家從這種多孔動物中發現許多神奇的機理,將這些機理用于合成材料和制作半導體,成本更低、性能更好。因此,海綿及相關微生物成了科學家們研究的熱點。加州大學生物學家丹尼爾#8226;莫爾斯教授甚至將他的實驗室搬到海邊,并從海綿中找到了生產結構復雜的半導體的新方法。利用這種方法生產的半導體可用于太陽能電池,使電池價格更
- 推拿手法配合半導體激光鼻腔和下關穴照射治療周圍性面癱64例臨床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推拿手法配合半導體激光鼻腔和下關穴照射治療對周圍性面癱的療效及其對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方法100例周圍性面癱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推拿手法配合半導體激光鼻腔和下關穴照射治療64例,對照組單用推拿手法治療36例。并測定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細胞免疫指標的變化。結果兩組治療后總有效率分別為95.3%和86.1%,兩者總體療效比較,P0.05,差異有顯著性。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1個月細胞免疫
- 基因組所半導體所研制的“模塊化DNA分析系統”通過驗收
4月1日,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與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共同承擔的中科院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模塊化DNA分析系統”項目,通過專家組評審驗收。該項目的完成,標志著我國在第二代DNA測序儀研發方面,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通量DNA測序技術及其系統樣機,在高端生命科學儀器裝備國產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填補了國內空白。3月30日至4月1日期間,在中科院計劃財務局的組織協調下,由動物所魏輔文、趙
- 獨立微電子研發機構愛美科:半導體的大腦
年的營收約為3億歐元,合作客戶包括臺積電、三星、英特爾、英偉達等。 曾擔任臺積電資深副總經理及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的金聯舫表示,類似愛美科這樣的研究機構,將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他表示,半導體產業研發投入在資金越來越驚人,如果制造商還將自己封閉在實驗室里做研發,不僅成本太高,失敗的風險也非常大。 愛美科的角色就相當于搭建一共研發平臺,并邀請各大廠商參與進來。例如,臺積電明年即將量產的
- 松下展示利用生物納米工藝制成的半導體內存
松下電器產業以展板方式展出了浮游柵型半導體內存元件的開發內容(圖),該元件含有利用“生物納米工藝”(由基于遺傳工程的生物技術和nm級微細加工技術融合而成的工藝)制成的納米粒子。松下與日本奈良先端科技大學于2005年底進行了發表。為表明其應用前景,松下此次展出了將薄膜型顯示器等便攜終端貼到身上使用的示意圖。 展臺上放置了電腦,結合動畫內容簡明地介紹了“生物納米工藝”。最初的原料是一種名為“鐵蛋白
- 神奇氨基酸巧助納米晶體成“中空管”半導體納米管
看清結構的納米晶體,卻被我國科學家神奇地定向排成了直線,做成了納米管。記者10月31日從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獲悉,該所朱英杰研究員帶領課題組,在室溫常壓條件下,利用常用廉價試劑,成功設計并制備出半導體“納米管”,其外徑僅200納米,內徑小于100納米,一根頭發絲中可容納約25萬根這樣的納米管,大一點的蛋白質分子還鉆不進這種管子。科學經驗表明,把半導體管子做到納米尺度,其作用會發生巨變。比如,在
- 半導體技術的進步推動醫療智能化
半導體技術正推動醫療電子產業變革。在半導體業者的努力下,MEMS感測器和致動器、低功耗微控制器,以及無線收發器的效能不斷提升,且功耗大幅降低,因而有助電子產品制造商為可攜式醫療電子設備增添智慧化功能,從而加速行動醫療及遠距照護發展。過往醫療設備體積龐大,占滿整個房間,現今醫療設備已不斷變小、變輕,并創造許多新的應用,例如很多新的穿戴式醫療設備已被設計得十分隱蔽,不易被人發現。如同智慧型手機和游戲
- 針刺、半導體激光配合藥物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130例
【摘要】目的對130例周圍性面癱患者,觀察針刺、半導體激光配合藥物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的臨床效果。方法采用針刺、半導體激光配合丹參靜脈滴注等治療。結果5個療程后,痊愈68例,顯效42例,有效20例,總有效率100%,愈顯率為84.6%。結論針刺、半導體激光配合藥物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效果顯著。 【關鍵詞】針刺;激光;藥物;周圍性面神經麻痹 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是一種莖乳突孔內急性非化膿性的面神經
- 電針配合半導體激光照射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40例療效分析
【摘要】目的提高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治愈率,降低復發率。方法將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分為治療組40例,予電針配合半導體激光照射治療,對照組40例予鎮痛、解痙攣、營養神經藥物治療,并進行療效對比。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2.5%和70%,兩組之間療效差異有顯著性(P0.025)。結論電針配合半導體激光照射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療效好、恢復快。關鍵詞電針半導體激光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為提高原發性三叉
- 半導體激光加穴位注射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
經分布加背俞穴或華佗夾脊穴。將曲安奈德注射液10mg、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藥液混合后平分注入患者患側的每個穴位中,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1.2.2激光照射采用曼迪森(MDC-500)型半導體激光治療儀(上海曼迪森科貿有限公司研制),功率0~500mW連續可調,儀器電壓220V,波長650~830nm,光斑直徑5mm。治療時,激光照射疼痛局部及患側肝俞、膽俞、脾俞、肺俞、太沖及配穴,每
- 用半導體破譯DNA
格發明了離子激流系統。,同時,他也是致力于完成“千元解碼人體基因”目標的研究者之一。由于他的機器快速改進著,喬納森認為他能夠在2013年前完成這一目標。羅斯伯格博士曾說:“戈登?莫爾攻克了所有制造半導體的難關,因此他應該是第一個用半導體進行基因測序的人。”用半導體破譯DNA吉爾福特市的喬納森?羅斯伯格發明了離子激流系統。,同時,他也是致力于完成“千元解碼人體基因”目標的研究者之一。由于他的機器快
- 半導體測序榮獲法拉第獎可用于醫療診斷
英國皇家工程院的ChrisToumazou教授由于其發明的半導體測序技術被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授予2014年法拉第獎章。 Toumazou教授的技術使用硅微芯片識別基因突變。通過使用一個便攜式、低功耗的分析平臺,這個芯片可以在幾個小時內檢測出突變以提供醫療診斷。這項技術使醫學技術向前邁了一大步,因為它將醫療模式從治療疾病變為有針對性地預防和診斷。今年6月,Toumazou教授的技術也被歐洲專利局授
- 日開發出新型生物半導體存儲器
日本科學家將生物技術的觸角延伸到電信領域,開發出了耗電量低、生產成本低的新型生物半導體存儲器。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本奈良尖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教授冬木隆等人開發的生物半導體存儲器,是應用于手機、數碼相機等設備的非易失性存儲器,在設備斷電的時候,這種存儲器依然能保存數據。此外,因為新型存儲器的電路密集到納米尺寸,所以在實現高速數據處理的同時耗電量非常低,能以低成本大批量生產。用化學反應、電等
- 美國Intermolecular發表半導體組合技術
美國風險企業Intermolecular發布了可大幅縮短新材料半導體工藝開發期的技術“High-ProductivityCombinatorial(HPC)”(發表資料,英文)。該技術將醫藥、生物學領域中使用的材料尋找法“combinatorial技術”應用到了半導體工藝開發中。據介紹在一個應用事例中,用以前的方法需要花費20年以上的材料篩選工作,此次只用5周便可完成。 combinatori
- 科學家用半導體膜模擬生物離子通道
美國Illinois大學的科學家們設計出一種半導體膜能夠提供比生物膜更優秀的彈性和電學性能。這種由薄硅層摻雜而成的膜還能夠應用在單分子探測、蛋白過濾、DNA測序等領域中。他們的結果發表在最新的《NanoLetters》上。研究小組的首席科學家,任Illinois大學Stillman電子和計算機工程教授的Jean-PierreLeburton說:“通過在膜上制造出納米小孔,我們能夠使用它來分隔帶電
- 意法半導體(ST)公布生物樣品制備處理芯片的原型
該芯片能夠有選擇性地收集和移動生物制劑的大分子,預示低成本和自動化的醫學診斷生物樣本制備時代即將來臨世界微流控芯片的主要供應商意法半導體(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公布了一個完整的能夠收集處理特定的生物大分子的芯片原型。配合ST的經過市場驗證的片上實驗室技術,ST的研發計劃正在為讓醫學和法醫生物樣品快速制備、分析和評估過程實現自動化的低成本一次性芯片鋪平道路。市場上現有的技術先進的生物技術平臺
- 怎樣使用半導體體溫計?
半導體體溫計是應用熱敏電阻作感溫元件測量體溫變化的。半導體體溫計與玻璃體溫計相比,具有較高的敏感度。 使用半導體體溫計時,應該注意正確的使用方法,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使用時體溫計一定要平放。使用前開關應該在“關”的位置,調整電表面蓋上的調整器,使起刻線與指針重合。 第二,調整滿刻度,將右面開關轉到“滿”處,用“細調”電位器調整電壓,使指針與滿刻度線重合。 第三,將感溫元件良好地
- 半導體激光照射治療腦梗塞療效觀察及血液流變學及內皮素的影響
近年來,我們應用半導體激光血管內照射治療恢復期腦梗塞患者30例,收到滿意的療效,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1年1月~2003年12月31日在我院康復科門診的患者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齡63~82歲,平均76歲。臨床表現有不同程度的頭痛、頭暈、偏癱或偏身感覺障礙,言語障礙,步態不穩,所有的患者在急性期都曾住院治療,經CT或MR檢查確診。其中基底節梗塞50例占86.
- 中科院半導體所成功研制視覺芯片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半導體所吳南健研究員、張萬成和付秋喻等成功研制出新型視覺芯片。日前,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出版的《固態電路國際學術期刊》上。 據介紹,該芯片具有圖像傳感器像素陣列和處理單元陣列電路分離的架構特點,集成了3種并行度不同的處理器:二維處理單元陣列、一維行并行處理器陣列和嵌入式微處理器,分別實現了初級、中級和高級圖像處理功能,成功解決了圖像分辨率、
- 科學家嘗試利用基因工程制造半導體元件
涂上偽色的矽骨架放射蟲(radiolaria)科學家發現,基因工程可望成為在實驗室內以人工制造半導體的關鍵──根據科技新聞網站ArsTechnica的報導,美國加州大學SantaBarbara分校的研究團隊,正在嘗試制造合成蛋白質,可形成二氧化矽新結構,用以生產晶片。未來這種經過基因工程制作的晶片可運用于各種電子元件;該種蛋白質也可形成太陽能電池所需的二氧化鈦。據了解,上述的基因工程方法與一般的
- 半導體測序榮獲法拉第獎,可用于醫療診斷
英國皇家工程院的ChrisToumazou教授由于其發明的半導體測序技術被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授予2014年法拉第獎章。Toumazou教授的技術使用硅微芯片識別基因突變。通過使用一個便攜式、低功耗的分析平臺,這個芯片可以在幾個小時內檢測出突變以提供醫療診斷。這項技術使醫學技術向前邁了一大步,因為它將醫療模式從治療疾病變為有針對性地預防和診斷。今年6月,,Toumazou教授的技術也被歐洲專利局授予
- 科學家研究利用基因工程合成半導體
科學家發現,基因工程可望成為在實驗室內以人工制造半導體的關鍵──據報導,美國加州大學SantaBarbara分校的研究團隊,正在嘗試制造合成蛋白質,可形成二氧化硅新結構,用以生產芯片。未來這種經過基因工程制作的芯片可運用于各種電子元件;該種蛋白質也可形成太陽能電池所需的二氧化鈦。據了解,上述的基因工程方法與一般的基因工程略有不同;前者是采用由兩種相關聯的硅蛋白(silicatein)基因隨機組成
- 經皮半導體激光汽化減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關鍵詞】半導體激光經皮穿刺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常見病,自其被診斷和報告以來,形成了許多公認、有效的治療方法和技術。經皮椎間盤激光汽化(PLDD),以其穿刺針細小、創傷小、激光能量易控制、操作安全方便、恢復快等特點,使其成為椎間盤突出癥治療的有效方法之一。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58例,67個間盤。突出部位與例次:L2-3,3例;L3-4,18例;L4-5,25例;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