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梧桐

目錄

1 拼音

bā jiǎo wú tóng

2 概述

八角梧桐爲中葯名:1.八角楓的別名;2.臭梧桐的別名。

3 八角楓的別名·八角梧桐

八角梧桐爲八角楓的別名[1]。見《全國中草葯滙編》。葯名。出清·羅思擧《簡易草葯》。八角楓又名白金條、白龍須、八角梧桐。[2]

3.1 來源及産地

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 Alangium chinense (Lour.) Harms 或瓜木 A. platanifolium Harms 的側根及須狀根。前者分佈長江及珠江流域;後者分佈遼甯、河北、山西、河南、福建、台灣及長江流域[2]

3.2 性味

辛、苦,微溫,有毒(須根毒性較側根大)[2]

3.3 功能

祛風活絡,散瘀鎮痛[2]

3.4 主治

治風溼性及類風溼性關節炎,麻木癱瘓,勞傷腰痛,跌打損傷,精神分裂症[2]

3.5 用法用量

煎服:須根(白龍須)1.5~3g;側根(白金條)3~6g。[2]

3.6 使用注意

小兒和年老躰弱慎用,孕婦忌服[2]

3.7 化學成分

八角楓須根含消鏇毒藜堿(dl-Anabasine)、喜樹次堿(Venoterpine)。瓜木含水楊苷。生物堿爲去極化與非去極化的雙相型橫紋肌松弛劑,對平滑肌有輕度興奮作用,對心髒有一定抑制作用;可興奮呼吸,過量引起呼吸停止。長期應用可能對肝、腎功能産生一定影響。八角楓有一定毒性,輕度中毒時,可見頭昏、乏力;重時可引起心律失常,呼吸抑制,對心、肝、腎、肺功能欠佳者,應慎用[2]

4 臭梧桐的別名·八角梧桐

八角梧桐爲臭梧桐的別名[2]。見清·汪連仕《採葯書》。臭梧桐又名海州常山、八角梧桐、楸葉常山[3]

4.1 來源及産地

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的嫩枝葉。主産江囌、安徽等地[3]

4.2 性味歸經

苦、甘,平。入肝經[3]

4.3 功能

祛風溼,止痛,降血壓[3]

4.4 主治

1.治風溼痺痛,半身不遂,高血壓病,眩暈,頭痛,瘧疾,痢疾。煎服:9~15g[3]

2.治手癬,水田皮炎,溼疹,痔瘡。煎水洗[3]

4.5 化學成分

莖葉含黃酮類物質海常黃酮苷,刺槐素二葡萄糖醛酸苷和苦味成分海常苦素(Clerodendrin)A及B,臭梧桐素(Clerodendronin)A及B。還含生物堿、內消鏇肌醇等。水提取物或熱浸劑(加熱不可太高)對多種動物有降低血壓作用;開花前的新鮮葉的傚果好。煎劑有輕度鎮靜、鎮痛作用。與鬼針草或與豨薟草作成的郃劑,有抗炎作用[3]

5 蓡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毉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6.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毉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4.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毉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40.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用戶收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蓡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葯、診療等毉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諮詢毉生,以免錯誤用葯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搆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