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bái zhuó
2 英文參考
gonorrhe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white turbidit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whitish and turbid urin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white cass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loudy urin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白濁為病證名[1]。
4 以小便渾濁色白為主要癥狀的疾患·白濁
白濁(white turbidity)是指尿液渾濁不清,色白如泔漿,或初尿不渾,留置稍長,沉淀呈積粉樣的表現[2]。以小便渾濁色白為主要癥狀[1]。《諸病源候論·虛勞小便白濁候》:“胞冷腎損,故小便白而濁也。”亦稱便濁、溺濁、尿濁[1]。有虛實之辨。實證多因痰濕或濕熱下注膀胱所致;虛證有中氣下陷、陰虛火動、下元虛弱等不同[3]。濕痰流注者,小便白濁,胸脘滿悶,苔膩。治宜燥濕化痰[3]。用蒼白二陳湯、固元丹、小分清飲等方[3]。若屬濕熱下注者,更見口渴、舌苔黃膩、脈濡數[3]。治宜清熱利濕,用萆薢分清飲、徙薪飲等方[3]。脾虛氣弱,中氣下陷者,癥見便濁日久不愈,面色㿠白,神疲乏力,舌淡,脈虛軟[3]。治宜健脾益氣,用補中益氣湯[3]。
5 指溺孔常流白色濁物而小便自清的疾患·白濁
白濁指溺孔常流白色濁物而小便自清的疾患[1]。《證治準繩·赤白濁》:“今患濁者,雖便時莖中如刀割火灼而溺自清,唯竅端時有穢物如瘡膿目眵,淋瀝不斷,初與便溺不相混濫。”后世稱精濁[1]。
精濁指尿色清而竅端時流糊狀濁物者[4]。見《景岳全書·淋濁》。《證治要訣·白濁》:“如白濁甚,下淀如泥,或稠黏如膠,頻逆而澀痛異常,此非是熱淋,此是精濁窒塞竅道而結。”多因酒色無度,敗精瘀阻;或腎精虧損,相火妄動,敗精夾火而出;或濕熱流注精室而成[4]。癥見陰莖口常流米泔樣或糊狀濁物,莖中或癢或痛,甚則如刀割火灼,而尿色自清。濁物色白者稱白濁,挾血者稱赤濁[4]。若濁物淋瀝,尿出灼痛甚者,多屬火盛,宜抽薪飲、治濁固本丸、大分清飲等方。若兼見小便頻數者,多屬濕熱流注精室,宜五苓散合益元散[4]。若日久不愈,澀痛全無,多屬心腎不足,宜九龍丹、固陰煎、秘元煎、菟絲子丸等方[4]。如見腎氣虛寒,則宜右歸丸、附桂八味丸、益智湯等方[4]。多見于淋病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患[4]。
6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91.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58.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07.
治療白濁的穴位
- 膀胱募
孕,癃閉,痛經,閉經,陰腫,產后惡露不盡,無子,白濁,心煩痛,小腹痛,胎衣不下,外陰瘙癢,尿潴留,尿...
- 中極
孕,癃閉,痛經,閉經,陰腫,產后惡露不盡,無子,白濁,心煩痛,小腹痛,胎衣不下,外陰瘙癢,尿潴留,尿...
- 氣原
孕,癃閉,痛經,閉經,陰腫,產后惡露不盡,無子,白濁,心煩痛,小腹痛,胎衣不下,外陰瘙癢,尿潴留,尿...
- 氣魚
孕,癃閉,痛經,閉經,陰腫,產后惡露不盡,無子,白濁,心煩痛,小腹痛,胎衣不下,外陰瘙癢,尿潴留,尿...
- 腎俞
痛,小便淋瀝,尿頻尿閉,遺尿尿血,陰中疼痛,遺精白濁,陽痿旱泄,月經不調,痛經,血崩,赤白帶下,不孕...
- 更多治療白濁的穴位
治療白濁的方劑
- 萆薢分清飲
藥各等分。具有溫暖下元,利濕化濁的功效。主治虛寒白濁。小便頻數,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脈沉。...
- 磁石丸
:主精虛極,尫羸,驚悸,夢中遺泄,尿后余瀝,小便白濁,甚則莖弱核微,小腹里急。用法用量:每服30~5...
- 珍珠粉丸
上為末,水泛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精滑,白濁。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肘用酒送下。摘錄:...
- 毒淋湯
0粒(去皮)功能主治:主花柳毒淋,疼痛異常,或兼白濁,或兼溺血。用法用量:上藥八味,先將三七末、鴨蛋...
- 舒和湯
桑寄生9克知母9克功能主治:治因受風寒,小便遺精白濁,其脈弦而長,左脈尤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服此...
- 更多治療白濁的方劑
治療白濁的中成藥
- 水陸二仙丹
送下。功能主治:功能補腎澀精。主治腎虛,男子遺精白濁,女子帶下。水陸二仙丹說明書:藥品名稱:水陸二仙...
- 媚靈丸
,溫脾助胃,強筋壯骨。用于陽痿不舉,性機能減退,白濁遺精,腰膝酸痛,精神不振,失眠等。用法與用量:口...
- 沙苑子顆粒
肝腎,固精,縮尿,明目。用于腎虛腰痛,遺精早泄,白濁帶下,小便余瀝,眩暈目昏。用法與用量開水沖服,一...
- 龜苓膏
涼血解毒。用于虛火煩燥,口舌生瘡,津虧便秘,熱淋白濁,赤白帶下,皮膚騷癢,癤腫瘡瘍。用法與用量:一次...
- 八味小檗皮散
與主治:消炎止痛,固精止血。用于尿道感染、尿痛,白濁,血尿,滑精等。用法與用量:一次1g,一日2次。...
- 更多治療白濁的中成藥
白濁相關藥物
- 沙苑子顆粒
肝腎,固精,縮尿,明目。用于腎虛腰痛,遺精早泄,白濁帶下,小便余瀝,眩暈目昏。【規格】每袋裝10克【...
- 白帶片
帶下病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健脾燥濕。用于白濁帶下,大便溏瀉。【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
- 黃氧化汞眼膏
【藥品名稱】通用名:黃氧化汞眼膏曾用名:黃降汞眼膏,H.O.F.眼膏漢語拼音:HuangYanghu...
- 黃氧化汞眼膏
【藥品名稱】通用名:黃氧化汞眼膏曾用名:黃降汞眼膏,H.O.F.眼膏英文名:YellowMercur...
- 重組人生長激素溶液
jisuRonɡye【性狀】本品為無色、澄清或微濁液體。【藥理毒理】本品是由遺傳工程哺乳動物細胞產...
- 更多白濁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白濁
- 《普濟方》:[卷三十三腎臟門]腎虛漏濁遺精(附論)
不節。嗜欲過度。使水火不交。精元失守。由是為赤濁白濁之患焉。赤濁者。是心虛有熱也。常因思慮而得之。白...
- 《雜病廣要》:[臟腑類]赤白濁
古有白濁之名,而無赤濁之目,其赤濁并列者,殆濫HT于子禮、登父兩名醫歟。源由虛勞小便白濁候,勞傷于腎...
- 《普濟方》:[卷一百八十消渴門]消腎小便白濁
(附論)夫消腎小便白濁如脂者。此由勞傷于腎。腎氣虛冷故也。腎主水而開竅在陰。陰為小便之。下流脬中。與...
- 《普濟方》:[卷二百十七諸虛門]補虛固精
每服五十大補丸(出三因方)治元臟虛憊。血氣不足。白濁遺泄。自汗自利。口苦舌干。四肢羸瘦。木香(炮)附...
- 《壽世保元》:[卷五]濁癥
曰漏精。心不足而挾熱者為赤濁。心不足而腎冷者。為白濁。陰不升。陽不降。上下乖捩。是以有清濁不分之癥大...
- 更多古籍中的白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