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bái yào zǐ
2 英文參考
Trichosanthes palmata[朗道漢英字典]
trichosanthis palmatae,radix[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oriental stephania 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中醫大辭典》·白藥子
3.1 白藥子的別名
3.2 來源及產地
防己科植物頭花千金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的塊根[1]。產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等地[1]。
3.3 性味歸經
3.4 功能主治
1.治肝炎,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闌尾炎,風濕疼痛,腰肌勞損,衄血,肺結核咯血,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1]。煎服:6~9g[1]。
2.治急性咽喉炎痰涎壅塞者,研末吹喉,或煎水含漱;腮腺炎、無名腫毒、毒蛇咬傷,搗敷或磨汁涂[1]。
3.5 化學成分
本品含頭花千金藤堿(Cepharanthine)、異粉防己堿(Isotetrandrine)、輪環藤寧堿(Cycleanine)等[1]。
3.6 藥理作用
頭花千金藤堿有升高白細胞作用[1]。異粉防己堿有抗炎、鎮痛、退熱作用,抗炎效果與保泰松相似,并降低血中尿酸含量[1]。
4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藥子
4.1 拼音名
Bái Yào Zǐ
4.2 白藥子的別名
白藥脂、盤花地不容、山烏龜、金線吊烏龜[廣東、湖南]、金線吊葫蘆[江西]、金絲吊鱉
4.3 來源
為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頭花千金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 [S. disciflora Hand. Mazz.],以塊根入藥。全年可采,秋末冬初采收為好,除去須根,洗凈,切片曬干備用。
4.4 性味
苦,寒。
4.5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用于急性肝炎,細菌性痢疾,急性闌尾炎,胃痛,內出血,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結炎,神經性皮炎。
4.6 白藥子的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適量,搗爛或磨汁敷患處。
4.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5 《*辭典》·白藥子
5.1 拼音名
Bái Yào Zǐ
5.2 英文名
RADIX STEPHANIAE CEPHARANTHAE
5.3 來源
本品為防己科植物頭花千斤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的干燥塊根,秋、冬兩季采挖,除去次根,洗凈,切片,干燥。
5.4 性狀
本品為不規則的塊狀,直徑2~7cm,厚0.2~1.5cm。外皮暗褐色,有皺紋及須根痕。切面類白色或灰白色,可見筋脈紋(維管束),有的略呈環狀排列。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顯粉性。氣微,味苦。
5.5 鑒別
(1)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10余列細胞,含棕色物。外有落皮層。皮層散有少數石細胞。維管束外韌型,略呈輪狀排列,木質部不發達,中心木質部可見纖維束。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及細小針晶;并含多數淀粉粒。
(2)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25ml,置水浴上回流1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稀鹽酸2ml使溶解,濾過。取濾液1ml,加碘化汞鉀試液2滴,生成大量黃白色沉淀。
5.6 炮制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塊、干燥。
5.7 性味
苦、寒。
5.8 歸經
入脾、肺、腎經。
5.9 功能主治
散瘀消腫,止痛。用于癰疽腫毒,腮腺炎,毒蛇咬傷,跌打腫痛。
5.10 白藥子的用法用量
9~15g;酒泡治跌撲腫痛。外用適量,研末涂敷患處。
5.11 貯藏
置干燥處、防蛀。
5.12 附方
1、風痰上雍。用白藥三兩、黑牽牛半兩,同炒香,去牽牛一半后,共研為末,加防風末三兩,和勻。每服一錢,茶送下。
2、咽喉腫痛。用白藥末一兩、龍腦一分,加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
4、眼爛生翳。用白藥子一兩、甘草半兩,共研為末,取五錢摻入切開的豬肝中,煮熟吃下。
5、癰腫不散。用生白藥根,搗爛幟患處。藥干即換。
5.13 摘錄
《*辭典》
6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00.
用到中藥白藥子的方劑
- 勝冰丹
拼音:shèngbīngdān處方:白藥子一兩半,山豆根、紅內消、黃藥子、甘草(炙)、黃連,各二兩...
- 木郁丹
ān《醫方類聚》卷二十四引《煙霞圣效》:組成:白藥子2兩,細辛半兩,藿香葉2兩,赤茯苓半兩,甘草半...
- 白華散
ǎn處方:蛤粉(水飛,研)、連翹、甘草(銼)、白藥子、白附子(炮)各等分。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
- 水磨膏
方》卷四○六:組成:澤蘭、黃白皮、雄黃、白蘞、白藥子、南星、黃丹、赤芍藥、赤小豆、青黛、寒水石、消...
- 白藥子膏
拼音:báiyàozǐgāo處方:白藥子末。功能主治:妊娠傷寒,恐毒氣損胞。用法用量:雞子清調,攤...
- 更多用到中藥白藥子的方劑
用到中藥白藥子的中成藥
- 沖和散
濟總錄》卷一六九方之沖和散:別名:敗毒散組成:白藥子1分,甘草(炙)1分,雄黃1錢(醋淬)。功效主...
- 白藥散
為末。《普濟方》卷二九一引《衛生家寶》:組成:白藥子不拘多少。主治:瘰疬瘡。用法用量:每服1錢,臨...
- 云南白藥
次;若毒瘡初起,并以少許酒調涂患處;本品另附保險子,凡遇有較重之跌打損傷,用黃酒送服一粒。云南白藥...
- 三黃丸
2兩半,黃芩2兩半,黃連2兩半,黃藥子1兩半,白藥子1兩半,山豆根1兩,黃柏1兩,苦參1兩,硼砂2...
- 撥云退翳丸
方名:撥云退翳丸組成:川芎1兩半,當歸1兩半,白藥子1兩半,楮實1兩半,藁本1兩半,羌活1兩半,白...
- 更多用到中藥白藥子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白藥子
- 《醫學綱目》:[卷之十七·心小腸部諸見血門]咳唾血
熱,多是血虛。〔丹〕七傷散治勞嗽吐血痰。黃藥子白藥子(各一兩半)赤芍藥(七錢半)知母玄胡索(各半兩...
- 《本草綱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藥]諸毒
〕冷水(中石炭毒,昏瞀,飲之即解。)〔生金毒〕白藥子余甘子翡翠石鷓鴣肉鴨血白鴨通(汁。)雞屎(淋汁...
- 《普濟方》:[卷六十三咽喉門]咽喉腫痛(附論)
咽喉猝腫痛。龍腦(研一分)犀角(鎊)丹砂(研)白藥子(各三分)真珠(研)黃(銼)甘草(炙各治咽喉疼...
- 《普濟方》:[卷三百四十六產后諸疾門]產后乳無汁下乳
酒煮濃汁服。神應丸治下藥。王不留行穿山甲(炮)白藥子上等分停為末。用好面四兩。拌在一處。食后藥每服...
-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十四眼目門]眼目總論
再濾過用。時常點。白藥子散治一切疳眼爛目生翳,眼內外障,赤疾,并小兒吐利疳瀉。白藥子(一兩)甘草(半...
- 更多古籍中的白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