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bái sháo
2 英文參考
radices paeoniae alba[朗道漢英字典]
paeoniae alba radix[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aeoniae lactiflorae radix[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aeoniae radix[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white peony 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白芍為中藥名,出自《藥品化義》,為《本草經集注》記載的白芍藥之處方名[1]。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Radix Paeoniae Alba(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debark peony root(《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白芍的別名
白芍[3]。
7 來源及產地
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3]。主產浙江、四川、安徽等地[3]。
8 性味歸經
9 功能主治
1.治頭暈,頭痛,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腓腸肌痙攣,手足拘攣疼痛,自汗盜汗[3]。
白芍為眼科常用平肝熄風藥,具有平抑肝陽,養血斂陰,柔肝止痛的功效:
(1)用于肝陰不足、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目脹痛,眩暈耳鳴等。本品能斂陰而平抑肝陽,可與石決明、鉤藤、地黃等配伍用。
(2)用于肝血虛所引起的目睛干澀、視物不清或不耐久視,眉骨疼痛,目癢時作等。常與當歸、地黃、川芎等合用,如四物湯。
10 白芍的用法用量
煎服:4.5~9g[3]。現試用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毒性肝炎[3]。
11 使用注意
12 化學成分
本品含芍藥苷(Paeoniflorin)、氧化芍藥苷、苯甲酸、β-谷甾醇、鞣質及揮發油等[3]。
13 藥理作用
芍藥苷對小鼠有鎮靜、解熱、鎮痛、解痙和抗驚厥作用;對大鼠有抗炎作用,對應激性胃潰瘍有預防作用,并抑制其胃液分泌及胃、腸運動,對子宮亦有抑制作用[3]。對狗冠脈及后肢血管有擴張作用,能增加冠脈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3]。本品與甘草有效成分Fml00有多方面的協同作用,從而證實“芍藥甘草湯”組成的合理性[3]。
14 白芍的藥典標準
14.1 品名
白芍
Baishao
PAEONIAE RADIX ALBA
14.2 來源
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tacti lora 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頭尾和細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曬干。
14.3 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平直或稍彎曲,兩端平截,長5~18cm,直徑1~2.5cm。表面類白色或淡棕紅色,光潔或有縱皺紋及細根痕,偶有殘存的棕褐色外皮。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類白色或微帶棕紅色,形成層環踞顯,射線放射狀。氣微,味微苦、酸。
14.4 鑒別
(1)本品粉末黃白色。糊化淀粉粒團塊甚多。草酸鈣簇晶直徑11~35μm,存在于薄壁細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個細胞中含數個簇晶。具緣紋孔導管和網紋導管直徑20~65μm。纖維長梭形,直徑15~40μm,壁厚,微木化,具大的圓形紋孔。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搖5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芍藥苷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一乙酸乙酯一甲醇一甲酸(40:5:10: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紫色斑點。
14.5 檢查
14.5.1 水分
不得過14.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第一法)。
14.5.2 總灰分
不得過4.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4.5.3 重金屬及有害元素
照鉛、鎘、砷、汞、銅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鉛不得過百萬分之五;鎘不得過千萬分之三;砷不得過百萬分之二;汞不得過于萬分之二;銅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
14.5.4 二氧化硫殘留量
照二氧化硫殘留量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U)測定,不得過400mg/kg。[4]
14.6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不得少于22.0%。
14.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4.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0.1%磷酸溶液(14:86)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0nm。理論板數按芍藥苷峰計算應不低于2000。
14.7.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14.7.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中粉約0.1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稀乙醇35ml,超聲處理(功率240W,頻率45kHz)30分鐘,放冷,加稀乙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4.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芍藥苷(C23H28011)不得少于1.6%。
14.8 白芍飲片
14.8.1 炮制
14.8.1.1 白芍
洗凈,潤逶,切薄片,干燥。
本品呈類圓形的薄片。表面淡棕紅色或類白色,平滑。切面類白色或微帶棕紅色,形成層環明顯,可見稍隆起的筋脈紋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苦、酸。
14.8.1.1.1 含量測定
同藥材,含芍藥苷(C23H28011)不得少于11.2%。
[參考資料]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二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同藥材。
14.8.1.1.2 浸出物
同藥材。
14.8.1.2 炒白芍
取凈白芍片,照清炒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Ⅱ D)炒至微黃色。
本品形如白芍片,表面微黃色或淡棕黃色,有的可見焦斑。氣微香。
14.8.1.2.1 含量測定
同藥材,含芍藥苷(C23H28011)不得少于1.2%。
[參考資料]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二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同藥材。
14.8.1.2.2 浸出物
同藥材。
14.8.1.3 酒白芍
取凈白芍片,照酒炙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ⅡD)炒至微黃色。
本品形如自芍片,表面微黃色或淡棕黃色,有的可見焦斑。微有酒香氣。
14.8.1.3.1 浸出物
同藥材,不得少于20.5%。
14.8.1.3.2 含量測定
同藥材,含芍藥苷(C23H28011)不得少于1.2%。
[參考資料]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二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14.8.2 性味與歸經
苦、酸,微寒。歸肝、脾經。
14.8.3 功能與主治
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用于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脅痛,腹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
14.8.4 用法與用量
6~15g。
14.8.5 注意
不宜與藜蘆同用。
14.8.6 貯藏
置干燥處,防蛀。
14.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5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90.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96.
- ^ [4]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二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用到中藥白芍的方劑
- 白芍湯
:概述:白芍湯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三首。《雜病源流犀燭·臟腑門》卷七方之白芍湯:處方:白芍藥、酸...
- 解濕湯
拼音:jiěshītāng處方:白芍2兩,茯苓1兩,雞冠花干5錢,炒梔3錢。功能主治:青帶。摘錄:《...
- 四物鉤藤湯
éngtāng《一盤珠》卷八:組成: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鉤藤。主治:急驚,目動筋攣,木旺血虛者。...
- 家秘戊己湯
拼音:jiāmìwùjǐtāng處方:白芍、甘草、陳皮。功能主治:血虛腹痛兼氣滯者。摘錄:《癥因脈治...
- 甘芍附子湯
拼音:gānsháofùzǐtāng處方:甘草、白芍、附子。功能主治:汗出過多,陽虛營竭。摘錄:《醫...
- 更多用到中藥白芍的方劑
用到中藥白芍的中成藥
- 正骨紫金丹
兩,紅花1兩,當歸頭2兩,蓮肉2兩,白茯苓2兩,白芍2兩,丹皮5錢,生甘草3錢。丁香木香瓜兒血竭兒茶...
- 艷友茶
Cha標準編號:WS3-B-1804-94處方:白芍100g三七5g荷葉33.4g筆管草33.4g甜...
- 瀉痢固腸片
70g陳皮140g肉豆蔻70g訶子(去核)70g白芍210g白術210g黨參35g茯苓210g制法:...
- 舒絡養肝丸
Wan標準編號:WS3-B-0638-91處方:白芍?24g柴胡12g香附(醋制)12g木香12g木...
- 傷科跌打片
)7.5g五靈脂(制)30g紅花30g郁金30g白芍(炒)30g木香15g烏藥22.5g柴胡22.5...
- 更多用到中藥白芍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白芍
-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神導痰湯。御風搜風,不過乎清心換骨。御風丹川芎、白芍、桔梗、細辛、僵蠶、羌活、南星各五錢,麻黃、防風...
- 《張畹香醫案》:卷下
附(三錢)制半夏(二錢)陳皮(八分)病經月余,舌白,腹痛作溏,氣急,咳嗽痰多,夜汗,此屬冬溫失治致...
- 《花韻樓醫案》:正文
(五錢)地榆炭(三錢)元眼肉(三錢)歸身(一錢)白芍(一錢五分)棗仁(三錢)用藕肉(二兩)湘蓮肉(五...
- 《眉壽堂方案選存》:[卷下]女科
其奇充清阿膠鹿角膠枸杞子當歸身生地黃元武膠桂圓肉白芍藥天門冬白茯烏骨雄雞去毛骨頭足腸雜,青蒿汁、酒...
- 《張聿青醫案》:[卷十]痢
上下分治之法,湯丸并進,冀其不致痛極發厥為幸。杭白芍(二錢甘草三分煎收)白蒺藜(三錢)甜廣皮(一錢)...
- 更多古籍中的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