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白蠟膏 (最后修訂于2016/1/10 13:22:53)[共273字]
摘要:概述白蠟膏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兩首。《雜病源流犀燭·身形門》卷二十八方之白蠟膏組成生地黃、當歸各一兩。制法用麻油一兩,煎藥至枯黑,去渣,入白蠟一兩,熔化攪勻,冷凝成膏。用法用量每用少許,搽于患處。功能主治《雜病源流犀燭·身形門》卷二十八方之白蠟膏主治癰疽,發背,燙傷等。《醫學入門》卷八方之白蠟膏處方生地1兩,當歸1兩。制法用麻油1兩,煎藥枯黑,濾去滓,加白蠟或黃蠟1兩熔化,候冷攪勻,即成膏。或加乳香、沒藥、龍骨、血竭、兒茶、輕粉尤妙。功能主治《醫學入門》卷八方之白蠟膏功在去腐生肌止痛,補血續筋。主治癰疽,發背,燙火。摘錄《醫學入門》卷八......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本草簡要方》:[卷之七蟲部]蜂
后下丹蠟又煎五七沸。傾出。瓷盆收貯。每用少許。貼瘡上。一日一換。治熱毒瓦斯毒結成瘰。蜂姜丸蜂房香附(童便浸)白僵蠶蛤粉栝蔞仁苦杏仁神曲各等分。姜汁竹瀝加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噙化治酒嗽。白蜜湯。白蜜一兩。生地汁一盞。酒半盞。生地及酒先煎五七沸。入蜜攪勻。分兩服。治墮胎后惡血不出。白蠟膏。生地當歸各一兩。麻油一兩。煎藥枯黑去滓。入白蠟一兩。熔化攪勻。冷即成膏。每用少許搽患處。治一切癰疽。背疽。
- 《醫學入門》:[外集·卷五外科]癰疽總論
,仙遺糧湯加鉤藤,或補氣瀉營湯、胡麻散。補虛∶氣虛者,單人參湯、補中益氣湯;血虛者,四物湯加山梔、鉤藤、金銀花、甘草節,或腎氣丸、四圣不老丹;氣血俱虛者,八物湯、八味丸,單仙遺糧丸。外貼∶太乙膏、白蠟膏。疔瘡全是飲食毒,發因災畜暴傷;經曰∶膏粱之變,足生大疔。恣食辛辣濃味,炙爆腥葷,及誤食自死禽獸,蘊毒于中而即發者有之;或卒遇大風、大霧、大暑、大寒,天地暴之氣,襲注經絡,觸動其毒而發者;或因感死
- 《瑞竹堂經驗方》:[十三、瘡腫門]瘡黃蠟膏
槐條椿皮桃條楝條柳條荊芥上件熬湯,無時蕩洗,用無糨絹帛干,用生黃蠟于紙上,量瘡大小攤膏藥一十個,將十層必然《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經驗奇方》:[卷上]黃蠟膏
專治新舊瘡。忌食酒糟。豬、羊、雞、鵝。香菇、麻菇、冬筍、煎炒、發氣等物。黃蠟(八兩)穿山甲五倍子血竭(各二兩)麻油(二斤)生槐枝生柳枝(各四十二寸上藥用銅鍋熬成七分。濾去渣。再加乳香、沒藥(各一兩)赤石脂、龍骨、五靈脂(各六各研細末。攪勻候冷。加三梅冰(五錢)和勻。裝入瓷罐聽用。愈陳愈妙。用時將患處腐膿。紙拭干凈。切忌水洗。油紙攤貼。每日早夜各換一次。效驗如神。《經驗奇方》劉一明
- 《醫學入門》:[外集·卷五外科]癰疽總論
通氣血,膿血聚之時,所賴朝夕暖醋蘸洗敗肉,或洗毒散,肉汁湯。風冷瘡口白者,干艾煎湯亦好。貼膏不被風寒傷。膏藥多熱,輕小瘡癤貼之即消,發表不遠熱之意也。若大毒初起用之,迷塞凝滯,為禍不小。惟潰后只用白蠟膏、太乙膏,或水粉膏外護,不致破傷風寒。婦幼患此無他異,婦宜調血幼宜清。婦人調血開郁為主。值經閉及潰后月水又發,所患堅硬,不破不腫不疼者兇。小兒主去胎毒。或有飲食積熱者,藥稍宜清涼。如素稟受體薄,及
- 《醫學入門》:[外集·卷五外科]癰疽總論
筋一條不消,陰囊悉腐,玉莖下面貼囊者亦腐,如半邊筆管,只宜托里散加故紙、黃、五味子、菟絲子,或四物湯加參、術,吞腎氣丸,兼服補中益氣湯倍參、、歸、術,大補氣血脾胃,切忌寒涼攻伐及淡滲損陰之藥。外涂白蠟膏,囊莖旬日可復,雖曾去陰子亦無害。又有因水腫囊腫潰者,見內科。陰囊兩傍生瘡,濕癢甚者,牡礬汁;或連兩腿上生風濕瘡者,硫檳散。小兒陰囊生瘡,及陰股間汁出,先癢后痛,愈后復發,先以火灸瘡,抓去痂令干,
- 《女科秘要》:[卷二]產后瘕疸突出
此癥先服連翹散。后用黃蠟膏貼之。《女科秘要》
- 《驗方新編》:[卷九婦人科產后門]產后癥疽突出
先用連翹散,后用黃蠟膏立效。連翹散∶炙、連翹、花粉、防風、梔子各一錢,甘草三分,水煎服。黃蠟膏∶黃蠟、枯礬、麻黃,以上各四分為末,用開水沖服。或用前子宮脫出諸方亦妙《驗方新編》清鮑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蟮漏
蟮漏 病名。指生于小腿肚處之瘡瘍。出《醫說》卷六。該病因濕熱內搏,復外感風邪,滯于肌膚,留于血脈而成。以小腿肚部位為多見。癥見初起形如濕瘡,痛癢相兼;破流黃水,瘡口深如釘鉆,纏綿難愈;若瘡口受寒,則瘡口肌膚發冷。治宜疏風清熱利濕,內服消風散或三妙丸。外用艾葉、老蔥煎湯熏洗,再用黃蠟膏調敷患處。作者:
- 九、實驗動物血漿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含量
九、實驗動物血漿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含量表12-44實驗動物血漿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含量[1,54,67]實驗動物血漿總蛋白(克/100毫或)白蛋白(克/100毫升)球蛋白(克/100毫升)纖維蛋白原(毫克/100毫升)白蛋白、球蛋白比例馬8.4(7.2~10.6)3.0(1.9~4.3)4.5(3.2~8.3)3400.65(0.28~1.36)牛8.2(7.3~9
- 《祖劑》:[卷之一栝蔞薤白白酒湯]枳實薤白桂枝湯
即前方加枳實(四枚)濃樸(四兩)桂枝(一兩)不用白酒以水五升先煮枳實濃升去滓內諸藥煮數沸分溫三服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祖劑》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 《祖劑》:[卷之一栝蔞薤白白酒湯]栝蔞薤白半夏湯
即前方加半夏(半升)減薤白(五兩)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治胸痹不得臥者《祖劑》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 《退思集類方歌注》:[退思集類方歌注栝蔞薤白湯類]栝蔞薤白白酒湯
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者。栝蔞實(一枚搗)薤白(半升)白酒(七升)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栝蔞薤白半夏湯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實(一枚搗)薤白(三兩)半夏(半升)白酒(一斗)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退思集類方歌注》清王泰林公元1644-1911年
- 《雜病治例》:瘡
熏初起者,即愈,用熟艾,于小罐內燒煙熏之。敷大扎草灰貼。蠟膏紙,入油些少,乳香些少更妙,或只用文蛤末。一方∶黃連(五)蛤粉(四)輕粉(一)黃丹(一)枯礬(半)下顯仁丸。下注瘡只用當歸拈痛湯效,或作丸服。《雜病治例》
- 《瘍醫大全》:[卷二十五腓部]鱔漏門主論
《心法》曰∶鱔漏緣濕熱而成。初起頗類濕瘡,生于腿肚,痛癢相乘,破流黃水,綿綿不已,其孔深如鉆眼,復受寒氣侵入瘡口,以致瘡寒肌冷,宜每日用艾葉老蔥熬湯先熏后洗,俟瘡口發熱覺癢時,貼黃蠟膏收斂而愈。(《金鑒》)《瘍醫大全》清顧世澄公元1644-1911年
- 白蛋白刺激腎小管上皮細胞表達基質金屬蛋白酶2和9
《中華腎臟病雜志》2007年第23卷第8期中國研究者探討了白蛋白對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表達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和MMP-9的影響。研究者通過大鼠近端腎小管細胞株NRK52E培養至70%或100%融合時,分別給予不同濃度(0.1~1.0g/L)去脂和非去脂牛血清白蛋白(dBSA和BSA)刺激,于24、48、72h收集培養液,用明膠酶譜和Western印跡方法檢測培養液MMP-2和MMP-9
-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載脂蛋白、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心肌酶變化的探討
病。主要是由于胰島的病變,功能減退,胰島素分泌減少,體內持續性血糖增高。在DM的中期和晚期,可造成高脂血癥,易出現腦血管、心血管、腎功能不全等多種并發癥。為探討DM患者血脂、載脂蛋白、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心肌酶變化,早期糾正脂代謝功能紊亂,能阻止或延緩DM的各種并發癥發生和發展。本文對96例DM患者和正常96例體檢者的血脂、載脂蛋白、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心肌酶進行了對比分析,現報告如下。
- 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在肝臟疾病中的敏感性
【摘要】目的比較前白蛋白(PAB)和白蛋白(ALB)在評價肝功能損害上的敏感性。方法以散射比濁法測定152例各種類型肝臟疾病患者血清中的PAB、ALB值。結果PAB在急性肝炎(AH)、慢性肝炎(CH)、肝硬化(LC)、重癥肝炎(FVH)、原發性肝癌(HCC)中的測定結果分別為:145.5±76.3,120.3±52.2,84.4±36.0,56.5±41.7,90.4±40.2(mg/L),明顯
- 糖尿病腎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與尿微量白蛋白的變化與相關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的控制指標糖化血紅蛋白(HbAlc)與尿微量白蛋白(U-mAlb)在糖尿病腎病患者中的變化并探討兩者之間的關系。方法對128例不同病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HbAlc,尿mAlb進行檢測,并與70例健康對照組比較。結果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HbAlc、尿mAlb顯著高于健康組(P<0.01),糖尿病腎病患者HbAlc平均值越高,尿mAlb也越高,兩者呈正相關。結論糖尿病腎病患者在治療
- 明明白白求醫用藥——明明白白健康生活系列
熱15.咳嗽16.呼吸困難17.消瘦18.肥胖19.貧血20.尿異常二、宜認識一些常見病癥(一)需要了解的常見病癥1.冠心病2.心肌炎3.高血壓4.高脂血癥5.腎病綜合征6.腎結石病7.紅斑狼瘡8.白癜風9.流行性出血熱10.病毒性肝炎11.帶狀皰疹12.疲勞綜合征13.肥胖14.糖尿病15.低血壓16.消化性潰瘍17.慢性前列腺炎18.老年性癡呆19.三叉神經痛20.腦血管病21.脂肪肝22.
- 超敏C反應蛋白、纖維蛋白原及尿白蛋白/肌酐測定在糖尿病中的意義
率,所以超敏C反應蛋白是一項非常新穎的試驗。纖維蛋白原在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發癥的患者中顯著升高,其血漿濃度改變目前被認為是糖尿病血管病變發生的重要機制,測定纖維蛋白原對了解糖尿病的預后有一定價值。白蛋白尿是腎小球源性蛋白尿,白蛋白是帶負電荷的小分子蛋白,正常情況下受基底膜帶負電荷的硫酸肝素排斥作用,在尿中排出很少。糖尿病腎病早期當基底膜富含負電荷的硫酸肝素含量減少時,白蛋白的通透性增加[4],
- 20例高白細胞性白血病白細胞單采后觀察
高白細胞性白血病是指外周血白細胞>100×109/L患者,屬高危型白血病,易發生顱內出血、腦栓塞等嚴重并發癥,病死率高(早期死亡率高)。筆者對20例高白細胞性白血病行白細胞單采治療進行了觀察,現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主要材料與設備 美國Baxter公司產Cs3000血細胞分離機、Cs3000專用一次性全封閉管道(Kit4R2230)、CIS-F820血細胞計數儀(日本株式會社
- 白芥子“發泡療法”治療白癜風95例臨床分析
白芥子“發泡療法”治療白癜風95例臨床分析(pdf)藥理研究表明:白芥子外用可產生局部刺激(發泡),引起皮膚的直接化學“損害”,而這些“損害”卻成為治療白癜風的良法。筆者自近年以白芥子外涂“發泡”治療白癜風并以補骨脂酊作為對照進行觀察,現將資料完整者95例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入選標準(1)臨床診斷為白癜風,診斷標準參照趙辨主編《臨床皮膚病學》[1],皮損處于靜止期(3個月內皮損無擴散或無
- 健康體檢者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濃度及A/G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健康人員血清中總蛋白(TP)濃度、白蛋白(ALB)濃度、球蛋白(GLB)濃度以及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A/G)情況。方法對477例20~70歲健康人群血清中TP濃度、ALB濃度、GLB濃度以及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A/G)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結果TP血清濃度升高為47.6%(213/447);GLB血清濃度升高為73.4%(328/447);ALB血清濃度升高為0.004%(2/4
- 生白膠囊治療乙型肝炎所致白細胞減少癥的報告
2001年1月~2004年1月,我們用生白膠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所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120例,并設白血生為對照組,生白膠囊的臨床療效較滿意。現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病例選擇240例系我院門診及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的診斷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國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術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診斷標準。臨床試驗用藥前1周診查符合上述標準,且血清HB-sAg、HBeAg陽性,HB
- 2型糖尿病脂蛋白(a)與尿微量白蛋白的關系
【摘要】目的探討2型糖尿病脂代謝紊亂與尿微量白蛋白的關系。方法測定甘油三脂(TG)、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載脂蛋白A(apoA)、載脂蛋白B(apoB)、脂蛋白a。取血當天留24h尿,計尿量,測定尿ALB。結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升高以TG為主,隨著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加,TC、TG、LDL、LP(a)也逐步上升。其中以LP(a)最為明顯,特別是臨床白蛋白尿組
- 檢測血清白蛋白及白/球比值有何臨床意義?
肝臟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血漿內主要的蛋白質幾乎全部由肝臟制造。肝臟合成的蛋白質主要為白蛋白,大部分白蛋白、球蛋白也由肝臟產生。肝臟尚能合成酶蛋白和凝血因子,如纖維蛋白質,凝血酶原、V、VII、IX、X因子等。血清蛋白測定主要包括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白/球比值。其正常值為:總蛋白60~80g/L、白蛋白35~50g/L、球蛋白25~40g/L、白/球比值為1.5~2.5。白蛋白減少,
- 《濟陰綱目》:[卷之三赤白帶下門]治白濁白淫
鐘,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加琥珀末一錢,調服。然以半夏為君,則知內外二因,皆能令氣郁而生濕生痰也,香附治內,紫蘇治外,其余又兼內外,以佐其成功,然不有琥珀為之通竅燥濕,則亦不能為效也)鎖精丸治小便白濁,或白帶淋瀝。破故紙(炒)青鹽白茯苓五味子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鹽湯或酒下三十丸。固精丸治下虛胞寒,小便白濁,或如泔,或如凝脂,或小便無度,腰重等證。牡蠣(粉)桑螵蛸(酒炙)龍骨白石脂白
- 《絳雪園古方選注》:[中卷內科]栝蔞薤白白酒湯
栝蔞實一枚(搗)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絳雪園古方選注》清王子接公元1644-1911年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七方脈胸脅病合參]栝蔞薤白白酒湯
治胸痹喘息,咳唾短氣。大栝蔞一個(搗碎)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三味同煎,溫服。《馮氏錦囊秘錄》清代馮楚瞻公元1644-1911年
- 《祖劑》:[卷之一栝蔞薤白白酒湯]栝蔞桂枝湯
用桂枝湯加栝蔞(二兩)治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KTKT然脈反沉遲此為此湯主之《祖劑》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 《祖劑》:[卷之一栝蔞薤白白酒湯]栝蔞牡蠣散
用栝蔞根牡蠣熬等分為細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服治百合病渴不瘥者《祖劑》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 《金匱方歌括》:[卷三胸痹心痛短氣方]栝蔞薤白白酒湯
治胸痹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者。此湯主之。栝蔞實(一枚。搗。)薤白(半升。)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歌曰胸為陽位似天空。陰氣彌淪痹不通。薤白半升(栝)蔞一個。七升白酒奏奇功。孫男心典稟按。胸為氣息之路。若陰邪占居其間。則阻其陽氣不通。故生喘息咳唾胸背痛諸證。寸口者。脈之大會。陽之位也。內經診脈篇云。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上附上。右外即內為栝則《金
- 《胎產指南》:[卷首崩漏章]白濁白淫白帶辨癥
婦人常有白濁、白帶之疾,癥既不同,治亦各別。白帶者,時常流出清冷稠粘,此下元虛之癥也,用白帶久不止之法治之;白濁者,隨小解而來,混濁如泔,此胃中濁氣,滲入膀胱也。加味二陳湯主之。陳皮(一錢)半夏(一錢)茯苓(一錢)白術(一錢)蒼術(一錢)益智仁(一錢,鹽炒)炙甘(五分)升麻(七分)柴胡(七分)加姜。遺白帶方酒煮白果三升,去心膜,曬干為末。每服三錢,白湯下。白淫者,常在小便之后,而來亦不多,此男精
- 《祖劑》:[卷之一栝蔞薤白白酒湯]栝蔞瞿麥丸
用栝蔞根(二兩)茯苓薯蕷(各三兩)附子(一枚)瞿麥(一兩)末之煉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治淋而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苦渴以小便利腹中溫為知《祖劑》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 《白喉全生集》:小兒白喉證
治法皆同。惟小兒為啞科。凡有發熱咳嗽。口流涎沫。飲乳便哭者。必須看喉嚨有無形跡。倘喉內紅腫。發有白點。如法施治。但血骨未充。服藥之分兩。宜視年歲之大小。體氣之強弱。而酌減之。然小兒好哭。難于吹藥。輕證即可以服藥而愈。其有危險重證。仍須吹藥。不可畏其啼哭而不用也。《白喉全生集》清李紀方公元1882年
- 《成方切用》:[卷一上治氣門]栝蔞薤白白酒湯
(金匱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蔞(一枚)薤白(三兩)白酒(四升)此上焦膻中藥也。(膻中,兩乳中間。經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喻嘉言曰∶胸中陽氣,如離照當空,曠然無外。設地氣一上,則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陰氣上逆之候也,仲景微則用薤白白酒以益其陽,(薤葉光滑,露亦難佇,故曰薤露。其性滑泄,能通氣滯,故胸痹下重并用之。)甚則用附子干姜以消其陰。世醫不知
- 《白喉全生集》:婦人白喉證
治法皆同。惟孕婦所吹之藥。須去片麝。所服之藥。如法夏、南星、附片、肉桂、大黃、芒硝、牛膝、濃樸等藥。皆能墮胎。若證稍輕。或認證未確。切戒妄用。如實系虛寒危險之證。必須附、桂。方可回將脫之元陽。實系壯熱危險之證。必須硝、黃。方可救欲絕之真陰。則不妨放膽用之。有病病受。于胎仍無傷也。但宜中病即止。不可過劑。經云毒藥治病。十去六七。此之謂也。《白喉全生集》清李紀方公元1882年
- 《白喉全生集》:白喉證論
白喉證古書未載。而時醫專目為疫證。謬矣。凡治病必先尋經絡。次察寒熱。次審虛實。三者既明。雖雜證百出。可一以貫之。如白喉證亦寒暑之不時。氣血之不調所致。非六經之外別有一病也。焉有不審寒熱虛實。而概指為疫者乎。經云。赤屬熱。白屬寒。如所言則白喉只有寒而無熱。其曰熱者。亦從證而別之耳。若概指為疫。則只有熱而無寒矣。于理安在。此其弊皆由不辨證不辨脈徒聽時醫之說。以人之性命。委諸無形之斧斤。予甚惜之。誦讀
- 《備急千金要方》:[卷四婦人方下赤白帶下崩中漏下第二十]白石脂丸
治婦人三十六疾,胞中痛,漏下赤白方。白石脂烏賊骨禹余糧牡蠣(各十八銖)赤石脂干地黃干姜龍骨桂心石葦白蘞細辛芍藥黃連附子當歸黃芩川椒鐘乳白芷川芎甘草(各半兩)上二十二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下十五丸,日再。一方有黃柏半兩。《備急千金要方》唐·永微三年孫思邈公元652年
- 《醫方簡義》:[卷四附外臺秘要三方]栝蔞薤白白酒湯
治胸中痹痛。欲吐不吐者。栝蔞(一枚)薤白(二錢)加白酒一盞。水煎。或加桂枝(五分)水煎。沖入白酒可也。《醫方簡義》清王清源公元1644-1911年
- 《醫方論》:[卷二和解之劑]栝蔞薤白白酒湯
栝蔞一枚薤白三兩白酒四斤薤白通陽,栝蔞散團結之氣,再加白酒以行氣血,自能消陰翳而開痹結。故不必用辛散耗血之品,以傷至高之元氣也。《醫方論》清費伯雄公元1865年
- 《醫宗金鑒》:[卷二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第九]栝蔞薤白白酒湯方
栝蔞實(搗)一枚薤白半筋白酒七升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注】上條胸痹胸背痛,尚能臥,以痛微而氣不逆也;此條心痛徹背不得臥,是痛甚而氣上逆也;故仍用前方,大加半夏以降逆也。【集注】尤怡曰:胸痹不得臥,是胸中痛甚,肺氣上而不下也;心痛徹背,是氣閉塞而前后不通故也,其痹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痰飲以為之援也。《醫宗金鑒》清吳謙公元1742年
- 《濟陰綱目》:[卷之三赤白帶下門]論白濁白淫
大全云∶婦人小便白濁白淫者,皆由心腎不交養,水火不升降,或因勞傷于腎,腎氣虛冷故也。腎主水而開竅在陰,陰為溲便之道,胞冷腎損,故有白濁白淫。(據此宜屬寒,今皆主熱)李氏曰∶白淫,蓋緣思想無窮,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發為筋痿,久為白淫癥白淫之所自。筋痿者,宗筋也,惟久為淫縱者有之。若婦人則無宗筋,豈其竅道一也?究其所因,似亦不悖,故此數方,與治久濁同法)。謂白物淫如白精之狀,不可誤作白帶,
- 《醫方集解》:[和解之劑第六]栝蔞薤白白酒湯
(《金匱》)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胸中者,心肺之分,故喘息而咳唾。諸陽受氣于胸中栝蔞(一枚)薤白(三兩)白酒(四斤)此上焦膻中藥也(膻中,兩乳中間。經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喻嘉言曰∶胸仲景木香、訶子、三棱、神曲、麥芽等藥,坐耗其胸中之陽,亦相懸矣(薤葉光滑,露亦難佇,故曰薤本方加半夏,名栝蔞薤白半夏湯(《金匱》)∶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以不得臥,故加半夏)。本方除白酒,加
- 《驗方新編》:[卷九婦人科調經門]白帶白濁白淫
婦人常有白帶、白濁、白淫諸疾,癥固不同,治亦有別。白帶者時常流出清冷稠粘,此下元虛損癥也。白濁者,濁隨小便而來,混濁如米泔水,此胃中濁氣滲入膀胱也。白淫者,常在小便之后來亦不多,此男精不攝,滑而自出,不治亦愈也。治白濁方∶陳皮、半夏(制)、白茯苓、白術、益智仁(鹽水炒研)、蒼術各一錢,炙草五《驗方新編》清鮑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祖劑》:[卷之一]栝蔞薤白白酒湯
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蔞實(一枚搗)薤(半斤)白酒(十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祖劑》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 重慶地區學齡前兒童維生素A 視黃醇結合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
【摘要】目的了解重慶地區學齡前兒童維生素A(VitA)水平。方法血清VitA檢測使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視黃醇結合蛋白(RBP)及前白蛋白(PA)采用酶聯免疫法(ELISA)檢測。結果753例學齡前兒童的血清VitA均值為1.08±0.29μmol/L,男女性別差異無顯著性(P0.05);其中SVAD占7.70%(58/753),可疑SVAD占42.50%(320/753),未發現干眼病、
- 膿毒癥患者前白蛋白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析其與免疫功能、疾病嚴重程度以及死亡率的關系。方法對收治ICU的15例Sepsis患者進行全腸外營養(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觀察Sepsis患者TPN前后PA、白蛋白、T淋巴細胞亞群、NK細胞、免疫球蛋白的變化,分析PA與白蛋白、T淋巴細胞亞群、NK細胞、免疫球蛋白以及預后的關系。結果收治15例Sepsis患者中PA均明顯下降;但T細胞亞群下降不明顯,免疫球
- 兒童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血漿白介素-1、白介素-6、白介素-10檢測的臨床意義
【摘要】目的探討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患兒外周血白介素IL-1、IL-6、IL-10的變化特點及其在SIRS發病機制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雙抗體夾心法測定27例SIRS患兒急性期、恢復期及同期30例健康兒童血漿IL-1、IL-6、IL-10的含量。結果SIRS急性期組血漿IL-1、IL-6、IL-10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恢復期中IL-1、IL-6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健康
- 白細胞去除術加聯合化療治療高白細胞白血病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觀察白細胞去除術后聯合化療治療高白細胞白血病(HLAL)的臨床效果。方法應用連續流式血細胞分離機CS-3000Plus對3例HLAL患者進行白細胞去除后誘導緩解化療。結果患者術后外周血象WBC變化明顯,Hb和PLT變化不明顯,誘導化療后全部緩解。結論白細胞去除術加聯合化療治療HLAL,效果良好。 關鍵詞高白細胞白血病白細胞去除術聯合化療 高白細胞白血病是指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細胞超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