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醫病證名·白菌
白菌為病名[1]。系指感受溫邪疫癘之邪,喉間疼痛,腐潰并覆有色白如菌狀膜,故名[1]。為白纏喉之俗名,即白喉[1]。《喉白闡微》:“喉間白腐一證,俗名白菌,即白纏喉是也。”白喉又名白纏喉、白菌[1]。見《時疫白喉捷要》。系一種急性傳染病[1]。流行于秋末冬初,以學齡前兒童發病率最高[1]。《重樓玉鑰》:“喉間起白如腐一癥,其害甚速……患此者甚多,惟小兒尤甚,且多傳染。”
發病多因時行疫癘之毒,從口鼻而入;或肺胃素虛,復感風熱,熱毒結于咽喉所致[1]。癥見咽喉疼痛,吞咽尤甚,繼之一側或兩側喉核處出現白點,白點迅速蔓延,成為乳白色或灰白色邊界清楚有光澤之白膜,其白膜迅速蔓延至懸雍垂及喉關內外,白膜不易削脫,若用力剝除,則易出血,并迅速為新的白膜所覆蓋[1]。白膜堅韌不易搗碎[1]。并兼有頭痛,身疼,微熱,或寒熱交作,疲乏,胸悶煩躁,口臭鼻塞[1]。若白膜蔓延至喉關內或會厭下,則呼吸困難,鼻煽唇青,心悸怔忡等[1]。
白喉的病理多屬陰虛肺燥,宜養陰清肺為主,方用養陰清肺湯[1]。有表證者當先解表;如初起陽熱偏盛,癥見咽喉痛閉,飲水作嗆,目紅聲嘶,口出臭氣者,用神仙活命湯;屬陰虛者,宜養陰清熱,用養陰清肺湯加減;若痰火阻塞,喉聲如鋸,宜清肺降痰,用猴棗散(《中醫兒科》:猴棗、川貝母、天竺黃、沉香、朱砂、仙半夏)加土牛膝根、葶藶子、大黃、礞石、竹瀝之類。針刺取合谷、少商、天突、足三里、內庭[1]。
1.忌升提涌吐[1]。
4.忌刀針[1]。
5.忌病重藥輕[1]。
6.忌苦寒助燥[1]。
本病具有傳染性,發現病人應隔離,消毒,并報告疫情。此外,對某些虛寒性之咽喉疾患,習慣上亦有謂其為白喉者[1]。如虛寒白喉、癆證白喉、寒痹白喉等,故宜詳辨[1]。
4 食用菌·白菌
4.1 概述
白菌生長于海拔4080~4200之間的草原上,因其產量稀少一直作為宮廷貢品。
4.2 白菌的別名
4.3 白菌的營養價值
輕工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成都站根據"GB500--3等標準對"石渠白菌"檢測結論可歸納為,"白菌"蛋白質含量高(31.16%)、礦物質齊全(鋅、銅、鎂、鈣、鉀等11種);氨基酸種類多(20多種),以及豐富的維生素等均屬其它食品所罕見,為目前我國現有食用菌中所僅見。鋅的含量-般食品為3點幾,而白菌則達到73ms/k8;特別是癌癥的天敵——"硒"的含量高達7.02mg/kg;對消除人體疲勞有功效的天門冬氨酸也也達L 64(w%),高于其它食品。白菌勝過靈芝,優于松茸,是高原名貴特產。
4.4 白菌適合的人群
4.5 白菌的食療功效
食用有防癌之功效。抑制腫瘤生長,有利于抗衰老、護膚、延年益壽、美容等,同時由于白菌鐵、磷含量高,是理想的補血療養食品和能量代謝,增強肌膚抵抗力的防病保健食品。
5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92.
治療白菌的穴位
- 循際
水過多,腹脹氣喘,婦人女子癥瘕,血結成塊,漏下赤白,月事不時。研究進展:調整腸道功能:電針急性痢疾...
- 天樞
水過多,腹脹氣喘,婦人女子癥瘕,血結成塊,漏下赤白,月事不時。研究進展:調整腸道功能:電針急性痢疾...
- 長谷
水過多,腹脹氣喘,婦人女子癥瘕,血結成塊,漏下赤白,月事不時。研究進展:調整腸道功能:電針急性痢疾...
- 大腸募
水過多,腹脹氣喘,婦人女子癥瘕,血結成塊,漏下赤白,月事不時。研究進展:調整腸道功能:電針急性痢疾...
- 長谿
水過多,腹脹氣喘,婦人女子癥瘕,血結成塊,漏下赤白,月事不時。研究進展:調整腸道功能:電針急性痢疾...
- 更多治療白菌的穴位
治療白菌的方劑
- 清胃散
痛、流涎為主要臨床表現;三是潰瘍性口炎,是由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所致的黏膜充血、水腫、...
- 安絡痛片
次。貯藏:密封。注:1.安絡小皮傘干菌體。本品為白蘑科皮傘屬安絡小皮傘菌(Maramiusandr...
- 五味消毒飲
屬陽證、實證者。蜂窩織炎:蜂窩織炎多為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或其他型鏈球菌通過皮膚...
- 沉麝鹿茸丸
,麝香1兩(別研),鹿茸1兩。制法:上為末,水煮白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補益脾腎,強壯筋...
- 紫草茸飲
草茸(無嫩茸,取近蘆半寸者代)半兩,人參(去蘆)半兩,黃耆(生用)半兩,當歸(酒洗,去尾)半兩,白芍...
- 更多治療白菌的方劑
治療白菌的中成藥
- 參茸白鳳丸
39g、熟地黃77.5g、黃芪(酒制)39g、酒白芍39g、川芎(酒制)30g、延胡索(制)23g...
- 安絡痛片
次。貯藏:密封。注:1.安絡小皮傘干菌體。本品為白蘑科皮傘屬安絡小皮傘菌(Maramiusandr...
- 新雪丹
乙菌苗致熱家兔退熱的比較試驗表明,該藥與羚羊角有顯著的降低致熱家兔體溫的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
- 鹿茸精
定時間,其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均見增加,白細胞也增加;同時可見白細胞的吞噬功能有所加強。2...
- 腦心舒口服液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注:蜜環菌濃縮液系白蘑科真菌蜜環菌Armillariamellea(Vahl...
- 更多治療白菌的中成藥
白菌相關藥物
- 阿奇霉素膠囊
埃希菌、傷寒沙門菌、腸肝菌屬、親水性單胞菌、克雷白菌屬。厭氧菌:脆弱類桿菌、類桿菌屬、產氣莢膜桿菌、...
- 阿奇霉素片
埃希菌、傷寒沙門菌、腸肝菌屬、親水性單胞菌、克雷白菌屬。厭氧菌:脆弱類桿菌、類桿菌屬、產氣莢膜桿菌、...
-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抗菌作用強的特點,對多數腸桿菌科細菌,如肺炎克雷白菌、變形桿菌屬、傷寒沙門菌屬、志賀菌屬、流感桿菌、...
- 司帕沙星片
球菌有明顯抗菌作用;對革蘭陰性菌大腸埃希菌、克雷白菌屬、沙門菌屬、志賀菌屬、副溶血弧菌、變形桿菌屬、...
- 注射用門冬氨酸阿奇霉素
埃希菌、傷寒沙門菌、腸肝菌屬、親水性單胞菌、克雷白菌屬。厭氧菌:脆弱類桿菌、類桿菌屬、產氣莢膜桿菌、...
- 更多白菌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白菌
- 《重樓玉鑰續編》:論治
即變生他癥,或且胸筑痰鳴氣喘等候作矣。一白腐俗呼白菌。凡鄉隅小兒患此者,土人嘗取樹上所生濕菌煎洗,及...
- 《重樓玉鑰續編》:論白腐證
喉間白腐一證,俗名白菌,即白纏喉是也。廿年以前,此癥患者尚少,邇來染是疾者甚多,每為誤治而夭者,不知...
-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二卷草之一]白頭翁
、奈何草(《別錄》)。弘景曰∶處處有之。近根處有白茸,狀似白頭老翁,故以為名。時珍曰∶丈人、胡使、奈...
- 《新修本草》:[卷第十一]白頭翁
何草。生高山山谷及田野,四月采。處處有。近根處有白茸,狀似人白頭,故以為名。方用亦療毒痢。〔謹案〕其...
- 《本草述鉤元》:[卷七山草部]白頭翁
處處有之。近根處有白茸。以狀似得名。其苗有風則靜。無風而搖。與赤箭獨活同。七月采根。陰干用。苦辛而寒...
- 更多古籍中的白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