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bái guǒ
2 英文參考
Ginkgo biloba L.[朗道漢英字典]
Salisburia adiantifolia[朗道漢英字典]
semen ginkgo[朗道漢英字典]
gingko[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Ginkgo bilob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ginkgo seme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ai kuo[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men Ginkgo(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ginkgo see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白果:1.中藥名;2.病證名。
4 中藥名·白果
白果(干)
白果(鮮)
白果為中藥名,出自《日用本草》[1]。白果為銀杏科植物銀杏 Ginkgo biloba L.的干燥成熟種子[2]。白果又稱“公孫果”。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公孫樹,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果樹之一。
白果味甘、苦、澀,性平;有毒[2]。入肺、腎經[1]。具有斂肺定喘,止帶濁,縮小便的功能[2]。生白果有毒,內服用量宜小[2]。常用于疥癬,酒皶,陰虱[2]。炒白果毒性降低,常用于氣逆喘咳,帶下[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白果的藥典標準。
4.1 拉丁名
Semen Ginkgo(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4.2 英文名
ginkgo seed(《中醫藥學名詞(2004)》)
4.3 白果的別名
銀杏、公孫果、銀杏核、公孫樹子、鴨腳樹子
4.4 白果的處方用名
4.5 白果的來源及產地
白果為銀杏科植物銀杏 Ginkgo biloba L.的干燥成熟種子[2]。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1]。
4.6 白果的采收與初加工
秋季種子成熟時采收,除去肉質外種皮,洗凈,稍蒸或略煮后,烘干[2]。
4.7 白果生藥的性狀
形狀呈卵形或橢圓形,長1.5~3cm,寬1~1.8cm;表面乳白色至淡棕黃色,光滑,基部有1~2個圓點狀突起,邊緣有棱線。內種皮堅硬,種仁扁球形,淡黃綠色。
4.8 白果的炮制
白果古代炮制不多,明代有去殼切碎、炒制(《增補萬病回春》)、同糯米蒸(《滇南本草》)、火煨去殼用(《本草品匯精要》)[2]。
4.8.1 白果的炮制方法
4.8.1.1 白果仁
4.8.1.2 炒白果仁
取凈白果仁,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深黃色,有香氣,取出,晾涼,用時搗碎[2]。
4.8.2 成品性狀
白果仁為扁橢圓形,一端淡棕色,另一端金黃色,斷面外層黃色,膠質樣,內層淡黃色或淡綠色,粉性,中間有空隙,無臭,味甘,微苦[2]。
炒白果仁表面黃色,有火色斑點,氣香[2]。
4.8.3 炮制作用
生白果有毒,內服用量宜小[2]。常用于疥癬,酒皶,陰虱[2]。如治療面鼻酒皶,用生白果,搗爛,夜涂旦洗(《醫林集要》)[2]。
炒后毒性降低,常用于氣逆喘咳,帶下[2]。如治療痰熱內蘊所致哮喘咳嗽的定喘湯(《攝生眾妙方》)[2]。
4.8.4 貯存方法
4.9 白果的性味歸經
白果味甘、苦、澀,性平;有毒[2]。
入肺、腎經[1]。
4.10 白果的功效與主治
白果具有斂肺定喘,止帶濁,縮小便的功能[2]。
白果具有斂肺定喘,止帶縮尿的功能。用于痰多喘咳,帶下白濁,遺尿尿頻。(《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①治支氣管哮喘,慢性氣管炎,白帶,白濁,遺精,小便頻數[1]。煎服:3~9g[1]。
②治肺結核[1]。秋季采嫩銀杏,連同肉質外種皮浸菜油中百日,每次食種仁1枚,每日三次,連食三個月[1]。
生白果有毒,內服用量宜小[2]。常用于疥癬,酒皶,陰虱[2]。如治療面鼻酒皶,用生白果,搗爛,夜涂旦洗(《醫林集要》)[2]。
炒白果毒性降低,常用于氣逆喘咳,帶下[2]。如治療痰熱內蘊所致哮喘咳嗽的定喘湯(《攝生眾妙方》)[2]。
4.11 白果的化學成分
白果含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B2、胡蘿卜素和鈣、磷、鐵等的化合物,并含少量氰苷[1]。
4.12 白果的藥理作用
肉質外種皮內含有毒成分白果酸、白果酚等,可引起皮膚發炎,口服可引起胃腸炎與腎炎,有溶血作用[1]。
4.13 白果的食用價值
4.13.1 白果的營養價值
1. 銀杏中的黃銅甙、苦內脂對腦血栓、老年性癡呆、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腦功能減退等病有特殊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2. 經常食用可以擴張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使人肌膚紅潤、精神煥發;
3. 銀杏還具有斂肺定喘、燥濕止帶、益腎固精、鎮咳解毒等功效;近年來的臨床經驗證明,銀杏還可治療肺結核、癲癇、神經性頭痛、美尼爾氏綜合癥等疾病。
4.13.2 適合使用白果的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1. 特別適宜尿頻者、體虛白帶的女性;
2. 有實邪者不可服用。
4.13.3 白果的食療功效
銀杏果性平、味甘、苦、澀、有小毒;
可潤肺,定喘,澀精,止帶,寒熱皆宜;
主治喘咳痰多、赤白帶下、小便白濁、小便頻數、遺尿等癥。
1. 應用于喘咳痰稀:種仁30克,冰糖15克,水煎至種仁熟透,連渣服,每天1-2次。
2. 治療美尼爾綜合癥:白果30克,有惡心嘔吐者加干姜6克,共研細末,分4等份,早晚飯后各服1份。
3. 治療粉刺:先用溫水洗臉,后將白果種仁去外殼,用刀片切出平面,頻搓患部。
4.13.4 與白果相克的食物
白果忌與鰻魚同食。
4.13.5 白果的食用建議
1. 白果用時去殼,搗碎,生用,或蒸、煮熟以后用;
2. 白果熟食用以佐膳、煮粥、煲湯或作夏季清涼飲料等。
禁忌:因白果含有少量氰化物,不可長期、大量生食、炒食或煮食,以免中毒,尤其小孩注意。
4.14 白果的藥典標準
4.14.1 品名
白果
Baiguo
GINKGO SEMEN
4.14.2 來源
本品為銀杏科植物銀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成熟種子。秋季種子成熟時采收,除去肉質外種皮,洗凈,稍蒸或略煮后,烘干。
4.14.3 性狀
本品略呈橢圓形,一端稍尖,另端鈍,長1.5~2.5cm,寬1~2cm,厚約lcm。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平滑,具2~3條棱線。中種皮(殼)骨質,堅硬。內種皮膜質,種仁寬卵球形或橢圓形,一端淡棕色,另一端金黃色,橫斷面外層黃色,膠質樣,內層淡黃色或淡綠色,粉性,中間有空隙。氣微,味甘、微苦。
4.14.4 鑒別
(1)本品粉末淺黃棕色。石細胞單個散在或數個成群,類圓形、長圓形、類長方形或不規則形,有的具突起,長60~322μm,直徑27~125μm,壁厚,孔溝較細密。內種皮薄壁細胞淺黃棕色至紅棕色,類方形、長方形或類多角形。胚乳薄壁細胞多類長方形,內充滿糊化淀粉粒。具緣紋孔管胞多破碎,直徑33~72μm。
(2)取本品粉末10g,加甲醇4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15ml使溶解,通過少量棉花濾過,濾液通過聚酰胺柱(80~100目,3g,內徑為10~15mm),用水70ml洗脫,收集洗脫液,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4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于,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銀杏內酯A對照品、銀杏內酯C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予同一以含4%醋酸鈉的羧甲墓纖維素鈉溶液為黏合劑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醋酐,在140~160℃加熱30分鐘,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4.14.5 白果飲片
4.14.5.1 炮制
4.14.5.1.1 白果仁
取白果,除去雜質及硬殼,用時搗碎。
4.14.5.1.2 炒白果仁
取凈白果仁,照清炒法(附錄ⅡD)炒至有香氣。用時搗碎。
4.14.5.2 性味與歸經
甘、苦、澀,平;有毒。歸肺、腎經。
4.14.5.3 功能與主治
斂肺定喘,止帶縮尿。用于痰多喘咳,帶下白濁,遺尿尿頻。
4.14.5.4 用法與用量
5~10g。
4.14.5.5 注意
生食有毒。
4.14.5.6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
4.14.6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5 病證名·白果
白果為病證名[1]。見《證治準繩·雜病》。青黃牒出一證,經治之后“珠上膏水斑雜結為翳,狀如白混障者,南人呼為白果”(《證治準繩·雜病》)[1]。
蟹睛為病證名[3]。見《圣濟總錄》卷一百零六。又名蟹睛疼痛外障、蟹目、蠅頭蟹眼、蟹睛橫出、離睛、損翳、蟹珠、蟹睛翳、黑珠翳[3]。多由肝火上攻,黑睛翳潰或外傷所致[3]。證見黑睛破損,黃仁從破口突出如珠,形似蟹眼,周圍繞以白翳,眼痛劇烈,羞明淚出,愈后黑睛遺留瘢痕,不同程度地影響視力(參見釘翳及旋螺突起條)[3]。若黃仁神膏從破口大量涌出,多致失明[3]。治法:初宜清肝瀉火,用龍膽瀉肝湯或石決明散加減;日久赤痛減退者,宜滋陰清火,用知柏地黃丸或鎮腎決明丸加減[3]。本癥相當于今之虹膜脫出[3]。
旋螺突起為病名[4]。見《張氏醫通》卷八。又名旋螺尖起外障、翳如螺蓋、旋螺翳、螺蓋翳、旋螺外障[4]。一般由蟹睛結瘢而來[4]。癥見“烏珠高而綻起如螺”(《張氏醫通》),色青白,或帶黑色,影響視力,重者可致盲[4]。類今之角膜葡萄腫[4]。
6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91.
- ^ [2]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制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97.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86.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24.
用到中藥白果的方劑
- 豬小肚燉白果
拼音:zhūxiǎodùdùnbáiguǒ處方:白果15~30克豬小肚1只制法:先將豬小肚切開清洗干...
- 養容方
》卷下:方名:養容方組成:白菊花1兩,梨汁半碗,白果1兩,白蜜1兩,人乳半鐘,白酒釀半鐘。功效:養容...
- 腐皮白果粥
拼音:fǔpíbáiguǒzhōu處方:白果9~12克腐皮45~80克白米適量制法:將白果去殼和芯,...
- 白果蛋方
g處方:頭生雞子5個,生白果肉10枚。制法:將雞子開一小孔,每1雞子內入白果肉2枚,放飯上蒸熟。功...
- 白果蒸雞蛋
báiguǒzhēngjīdàn處方:鮮雞蛋1個白果2枚制法:將雞蛋的一端開孔,白果去殼,納入雞蛋內...
- 更多用到中藥白果的方劑
治療白果的穴位
- 二白
;EX-UE2;èrbái;EX-UE2概述:二白(èrbáiEX-UE2)為經外奇穴名。出《扁鵲...
- 陰中之陰
井穴,五行屬木。十三鬼穴之一(鬼壘)。隱即隱蔽,白即白色,。穴居隱蔽之處,其肉色白,故名隱白。隱白...
- 鬼壘
井穴,五行屬木。十三鬼穴之一(鬼壘)。隱即隱蔽,白即白色,。穴居隱蔽之處,其肉色白,故名隱白。隱白...
- 隱白
井穴,五行屬木。十三鬼穴之一(鬼壘)。隱即隱蔽,白即白色,。穴居隱蔽之處,其肉色白,故名隱白。隱白...
- 太白
TàibáiSP3;tàibái;SP3概述:太白為經穴名(TàibáiSP3)。出《黃帝內經靈樞...
- 更多治療白果的穴位
用到中藥白果的中成藥
- 止嗽青果片
(蜜炙)100g川貝母100g瓜簍子(炒)50g白果100g款冬花(蜜炙)100g麻黃500g陳皮2...
- 百咳寧片
120g青黛60g平貝母60g制法:以上三味,白果仁、平貝母粉碎成粗粉,照酊劑項下的浸漬法(附錄1...
- 定喘療肺丸
5g姜半夏25g黃芩20g款冬花(蜜制)25g白果仁50g葶藶子(炒)25g橘紅25g桑白皮15g...
- 清肺止咳散
葉100g茶葉100g葶藶子150g青黛10g白果仁200g冰片1g松花粉200g制法:以上十一味...
- 銀杏露
lu標準編號:WS3-B-0405-90處方:白果仁476.2g菜714.3g?制法:以上二味,先...
- 更多用到中藥白果的中成藥
白果相關藥物
- 苦參素注射液
給藥后第4天,與自身給藥前相比升高72%,優于升白藥鯊肝醇。對鈷60-γ線和深部X線照射引起的家兔...
- 吡諾克辛鈉滴眼液
本品為淡黃色或橙黃色液體。【藥理毒理】研究表明,白內障形成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晶狀體內可溶蛋白質受醌類...
- 注射用亞錫聚合白蛋白
nCl2?2H2O)0.15mg。【性狀】本品為白色凍干粉末。在水或氯化鈉注射液中呈白色顆粒懸浮液...
- 注射用糜胰蛋白酶
mei本品主要成份為:糜胰蛋白酶。【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凍干塊狀物。【藥理毒理】具有糜蛋白酶與...
- 含糖胃蛋白酶
0單位或1200單位。其結構式為:【性狀】本品為白色或淡黃色的粉末;味甜,無霉敗臭;有引濕性;水溶...
- 更多白果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白果
- 《本草新編》:[卷之五(羽集)]白果
白果,味甘、少澀,氣微寒。入心經,通任、督之脈,至于唇口。有毒,多食至千者死。治白濁,清心,性不能烏...
- 《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銀杏
皮(蜜炙)各二錢,杏仁(去皮(并《攝咳嗽失聲∶白果仁四兩,白茯苓、桑白皮二兩,烏豆半升(炒),蜜半...
- 《石室秘錄》:[卷二(樂集)]上治法
一斤,麥冬半斤,花椒去殼皮二兩,以四兩取米二兩,白果一兩,白術一斤。(〔批〕烏須至補丹。又方∶名黑鬢...
- 《滇南本草》:[第一卷]白果
白果,味甘、平,性寒。乃陰氣而生,故夜間開花。不可多食,若食千枚,其人必死。...
- 《瘍醫大全》:[卷十八頸項部]瘰門主方
使漫生,即能消散。珍珠銀粉(各二錢)雄黃(一錢)白果葉(去梗,瓦上微火焙干研末,三錢)先將珍珠、雄黃...
- 更多古籍中的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