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3 《中醫大辭典》·百草霜
3.1 百草霜的別名
灶突墨[1]。
3.2 來源
雜草經燃燒后附于煙囪內的煙灰[1]。
3.3 性味歸經
3.4 功能主治
1.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食積,瀉痢[1]。內服:煎湯,0.9~4.5g,包煎;或沖服[1]。
3.5 化學成分
本品主含碳粒[1]。
4 《全國中草藥匯編》·百草霜
4.1 拼音名
Bǎi Cǎo Shuānɡ
4.2 百草霜的別名
鍋底灰、鍋煙子
4.3 來源
為雜草經燃燒后附于鍋底或煙筒中所存的煙墨。刮下或掃下,過細篩,除凈雜質。
4.4 性狀
為烏黑色粉末或結成小顆粒,手捻即為細末。質輕細,似霜,隨風可以飛揚,入水則漂浮而分散。無臭,無味。
4.5 性味
辛,溫。
4.6 功能主治
止血,止瀉。用于吐血,咯血,便血,功能性子宮出血,腹瀉,食積瀉痢。外用治外傷出血,衄血。
4.7 百草霜的用法用量
1~3錢;外用適量,撒敷患處。
4.8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5 《中華本草》·百草霜
5.1 出處
出自《本草圖經》
5.2 拼音名
Bǎi Cǎo Shuānɡ
5.3 英文名
Plant Soot, Soot from the bottom of a boiler
5.4 百草霜的別名
月下灰、灶突墨、釜下墨、灶突中塵、釜臍墨、釜月中墨、鐺墨、灶額上墨、釜底墨、鍋底黑、鐺底煤、灶額墨、釜煤、釜炲、鍋底灰、灶煙煤、灶煤、鍋煙子
5.5 來源
藥材基源:為稻草、麥秸、雜草燃燒后附于鍋底或煙囪內的黑色煙灰。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uligo Plantae
采收和儲藏:從燒柴草的鍋底或煙囪內刮取,用細篩篩去雜質,置瓶中用。
5.6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為粉末狀,或粘結成小顆粒狀,手捻之即成粉末。黑色。體輕,質細似霜,入水則漂浮而分散。觸之沾手,無油膩感。氣微,味淡微辛。以色黑、體輕、質細、無雜質者為佳。
5.7 化學成份
主含碳粒。
5.8 性味
苦;辛;性溫
5.9 歸經
肝;肺;胃經
5.10 功能主治
止血;消積;清毒散火。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帶下;食積;痢疾;黃疸;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臁瘡;白禿頭瘡;外傷出血
5.11 百草霜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1-3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5.12 注意
陰虛內熱者慎服。
5.13 附方
1.疏血丸(《醫宗金鑒》),治腸出血及子宮出血。2.六神丸(《中藥制劑手冊》),主治咽喉腫痛,單雙乳蛾,疔瘡癰癤等癥。3.治衄血不止方(《本草綱目》):百草霜末吹之。4.治口舌生瘡方(《方脈正宗》)。5.治咽喉無故腫閉方(《方脈正宗》)。6.治小兒食積疳膨方(《方脈正宗》)。7.治血痢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8.治卒下血不止方(《外臺秘要》)。9.治婦人白帶方(《永類鈐方》)。10.治婦人崩血大脫方(《本草匯言》)。
5.14 各家論述
2.《綱目》:止上下諸血,婦人崩中帶下、胎前產后諸病,傷寒陽毒發狂,黃疸,瘧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諸瘡。
3.《玉楸藥解》:斂營止血,請熱消瘀。專止失血,吐衄便血,產漏諸血。
6.《本草經疏》:百草霜乃煙氣結成,其味辛,氣溫無毒。辛主散,故能消化積滯及下食也。凡血見灰則止,此藥性能止血,復能散瘀滯,故主上下諸血及崩中帶下、胎前產后諸病。雖能止血,無益腸胃,救標則可,治本則非;故不宜多服。
7.《本草匯言》:百草霜,解三焦結熱,化藏府瘀血之藥也。蘇頌主化小兒食積癥塊,婦人氣痞血瘕,取此得火氣之輕揚,而散陰凝陳聚之物也。瀕湖治黃疸瘧脹,咽喉腫閉,口舌生瘡,取此得火氣之輕升,而發越濕熱痰氣搏結之疾也。雜病方用治吐、衄、崩血不止者,謂其輕浮火化之質,且色之黑也,血見黑即止,亦從治熱勝動血而安營血之暴走也。
5.15 摘錄
《中華本草》
6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88.
用到中藥百草霜的方劑
- 百草霜散
shuāngsǎn《重訂嚴氏濟生方》:百草霜散:處方:百草霜食鹽各等分功能主治:治舌忽腫硬,心胸悶...
- 立消疔瘡外治神效方
篩,再研至無聲為度),黃蠟10兩(刮取粗片),百草霜5兩(研細,過絹篩,再研至無聲為度),明乳香3...
- 百草霜方
:bǎicǎoshuāngfāng別名:百草霜散處方:百草霜半兩,好鹽半兩。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
- 感應丸
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處方:肉豆蔻川姜(炮)百草霜各60克木香45克蓽澄茄京三棱(炮)各30克巴...
- 小黑丸
,芍藥10兩,當歸5兩,細辛3兩,赤小豆1斤,百草霜6兩。主治:折傷。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酒送...
- 更多用到中藥百草霜的方劑
用到中藥百草霜的中成藥
- 六神丸
主要成分為人工牛黃、麝香、蟾酥、珍珠粉、冰片、百草霜等。具有清涼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用于爛喉丹痧...
- 喉痛解毒丸
0g雄黃30g蟾酥30g青黛30g山豆根60g百草霜45g制法:以上七味,除百草霜外,雄黃水飛或粉...
- 喉癥丸
黛12g雄黃46g硼砂20g蟾酥(酒制)40g百草霜16g制法:以上十味,除豬膽汁、牛黃、冰片外,...
- 胃康膠囊
、雞蛋殼(炒焦)1g、乳香32g、沒藥15g、百草霜13g制法:以上十一味,白及、海螵蛸、雞內金、...
- 五積丸
燒醋淬)3錢,白姜(炮)2錢,麥芽3分(生),百草霜1錢(炒),巴豆3錢(去殼,紙捶去油)。主治:...
- 更多用到中藥百草霜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百草霜
- 《本草綱目》:[綱目第七卷土之一]百草霜
膈,咽喉口舌一切諸瘡(時珍)。【發明】時珍曰∶百草霜、釜底墨、梁上倒掛塵,皆是煙氣結成,但其體質有...
- 《壽世保元》:[卷十單品雜治]百草霜治驗
一白痢肚腹疼痛。百草霜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用酒調服。米湯亦可。一久瘧不愈。百草霜(二錢)香附米(...
- 《本草述鉤元》:[卷三土部]釜臍墨
百草霜乃灶額及煙爐中墨煙。其質輕細。一名灶突墨。釜臍墨一名釜月中墨。又名鍋底墨。味辛。氣溫。二物與...
- 《本草品匯精要》:[卷之五玉石部下品之上]石之土
無毒附百草霜鐺墨主蠱毒中惡血暈吐血以酒或水細研溫服之亦涂金瘡生肌止血(名醫所錄)【地】謹按鐺墨是鐺...
-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瘡,咽喉腫痛,痰涎壅塞。霜鹽舌腫漸消,古霜鹽散百草霜、青鹽各等分,為末,井水調涂舌上。治舌忽腫硬塞...
- 更多古籍中的百草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