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落戶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
2019年11月1日,代表國家臨床研究最高水平的“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1月1日落戶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這也是軍隊成立的首個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科技部和國家衛健委、軍委后勤保障部等聯合批準建設,面
[2019年11月01日] - 微生物科學數據共享聯盟在京成立
2019年6月18日,微生物科學數據共享聯盟在京成立。聯盟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發起倡議,旨在促進國家科學數據中心與各聯盟成員單位的有效結合與深度合作,集聚各成員單位的優勢資源和力量,推動我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快速
[2019年06月18日] - 中科院外籍院士、世界生物力學之父馮元楨逝世,享年100歲
當地時間2019年12月15日,美籍華人、世界“生物力學之父”馮元楨先生(Yuan-Cheng Fung)于美國圣迭戈加州大學雅各布醫院(UCSD Jacobs Hospital)逝世,享年100歲。1994年6月8日,經過中科院第七次院士
[2019年12月15日] - 著名病毒學家田波院士逝世
2019年12月15日,無黨派人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田波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田波1931年12月25日生于山東桓臺,先后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工作。是第八屆
[2019年12月15日] - 中國第一塊肌肉干細胞培養肉誕生
周光宏展示國內第一塊細胞培養肉。南京農大供圖國內第一塊細胞培養肉。南京農大供圖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團隊用動物干細胞生產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干細胞培養肉,該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干細胞,經過約20天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2019年11月2
[2019年11月21日] - 第一屆亞洲古生物學大會在北京召開
2019年11月18日,第一屆亞洲古生物學大會暨中國古生物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召開。來自20多個國家的300余位古生物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新時代的亞洲古生物學:合作與創新”這一主題開展交流。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禮在致辭中表示,古生
[2019年11月18日] - 中國開始試點推進“互聯網+護理服務”
2019年1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80號),確定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作為試點省份,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
[2019年01月22日] - 全國首個全科醫學青年聯盟成立
2018年3月30日,全國首個全科醫學青年聯盟成立。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逐步推廣和落實,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成為了實現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核心工作。全科醫生作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國全科醫生無
[2018年03月30日] - 中國孤獨癥康復工作委員會在京成立
2018年4月1日,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康復協會等單位共同發起籌備的中國孤獨癥康復工作委員會在北京正式成立。該工作委員會將致力于搭建跨部門、跨學科的合作機制和開放式服務平臺,組織和引導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社區組織、家庭和
[2018年04月01日] -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眼科協同創新共同體成立
2018年3月29~30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中華中醫藥學會眼科分會、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眼科專家委員會、北京聯慈健康扶貧基金會(善行善美公益基金)承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眼科協同創新共同體成立會議暨首屆中醫眼
[2018年03月29日] - 清華大學成立中藥、監管科學兩大研究院
2018年4月10日,清華大學“中藥研究院”和“藥品監管科學研究院”成立并舉行揭牌儀式。4月10日,由清華大學藥學院主辦的“新時代中藥傳承與創新、藥物創新與監管科學研討會”在清華大學順利召開。研討會同時宣布成立清華大學“中藥研究院”和“藥品
[2018年04月10日]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提出“納米催化醫學”
2018年4月10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發布消息稱,該所的施劍林和陳雨研究員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納米催化醫學”的新概念,相關方法可應用于腫瘤治療,為納米醫學和臨床醫學開辟全新的研究領域,有關研究成果新近發表于國際權威綜述學術期刊《Ch
[2018年04月10日] - FDA首次批準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的醫療設備上市銷售
2018年4月11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首次批準了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的醫療設備上市銷售。科技日報北京4月12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官方網站11日消息稱,該機構首次批準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的
[2018年04月11日] - 首都兒科研究所正式啟動遺傳門診
2018年4月13日,首都兒科研究所內分泌科、神經內科、遺傳研究室牽頭正式啟動遺傳門診。該遺傳門診屬于多學科聯合門診,主要針對疑難病例的先證者,建立多學科會診、轉診、干預治療和遺傳咨詢。目前接診病種以內分泌科和神經科的疑難疾病為主,今后將根
[2018年04月13日] - 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揭牌成立
2018年4月1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與深圳市光明新區管委會共同簽署協議,將光明新區醫療集團及其所屬醫院建設成為國科大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深圳醫院)。國科大副校長徐濤院士,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楊建華,深圳市副市
[2018年04月16日] - 全國首例混合現實技術輔助切除聽神經瘤手術在北京友誼醫院成功實施
新華社北京4月18日電 (林苗苗 俠克)近日,北京友誼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為一名聽神經瘤患者成功實施了全國首例使用“混合現實”技術輔助的經迷路徑路聽神經瘤切除術。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MR)技術通過在虛擬環境中引入現實場景信
[2018年04月18日] - 中國卒中學會成立
2015年1月18日,中國卒(注:讀“猝”音,突然的意思)中(注:讀“眾”音,中風的意思)學會在北京召開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趙繼宗教授當選為會長;王擁軍教授、董強教授、徐安定教授、葛均波教授、紀力農教授當選為副會長,這標志著我國首個心腦
[2015年01月18日] - 全球首款球面牙齒矯正托槽在廣州面世
北京時間2018年5月6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吉利醫生的歐歐醫療研發團隊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牙齒矯正新型球托發布會,向世界首次展示具有領先理念和技術的球形托槽OBrace。記者獲悉,這是吉利團隊歷時6年研發,成功推出全球首款球面牙齒矯正托槽,
[2018年05月06日] - 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成立
2018年4月28日,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以下簡稱“國家研究院”)成立儀式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國際合作交流中心報告廳隆重舉行。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要求,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充分
[2018年04月28日] - 世界首例“無缺血”腎移植在廣州成功實施
2018年4月9日,世界首例“無缺血”腎移植手術在廣州成功實施。這是記者4月26日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了解到的消息。據介紹,該手術獲得成功是器官移植領域的又一個重大技術突破,標志著腎移植繼肝移植后亦從傳統的“冷移植”跨入了“熱移植”時
[2018年04月09日] - 中國取消包括抗癌藥在內的28項藥品的進口關稅
2018年5月1日起,中國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堿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印發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
[2018年05月01日] - 養老機構內部設置醫療機構改為實施備案管理制度
2017年11月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發布《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養老機構內部設置醫療機構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7〕38號,通知養老機構內部設置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
[2017年11月08日] - 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全面實施
2017年4月8日零時,《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全面實施,北京市3600多家醫療機構全部取消藥品(不含中藥飲片)加成和掛號費、診療費,所有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設立醫事服務費。醫保對門診醫事服務費定額報銷,住院醫事服務費按比例報銷。
[2017年04月08日] - 北京市藥品陽光采購平臺正式公開
2017年4月5日上午,已經上線運行的“北京市藥品陽光采購平臺”正式公開。4月8日起,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正式實施,藥品陽光采購也同步啟動。全北京市參與醫改的醫院,不論是基層醫療機構,還是二三級醫院,都將在“北京市藥品陽光采購平臺”進行藥
[2017年04月05日] - 北京4P健康研究院揭牌
2016年12月16日,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中科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國瑞怡康、中科納泰聯合發起的國家一級非營利社會組織北京4P健康研究院(工商注冊名為“中關村卓益慢病防治科技創新研究院”)掛牌運行。美國科學院、工程院、醫學院、科學與藝術學
[2016年12月16日] - 我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正式開業
2016年9月22日,我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正式開業。深圳市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田夫,廣東省發改委副主任吳道聞,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科技部副部長毛軍文,深圳市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勝,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華大農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梅
[2016年09月22日]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
2017年1月26日,一個國際科研小組,在美國《細胞》雜志上宣布,他們把人類干細胞注入豬胚胎中,首次成功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并在豬體內發育了3到4周時間。人豬嵌合體研究面臨巨大的倫理爭議,但科學家認為,這項工作最終有助在動物體內培育出可供
[2017年01月26日] - 托馬斯北京研究院成立
2017年2月4日,托馬斯北京研究院成立典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這是以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美國文理學院院士托馬斯·聚德霍夫教授命名的研究院,由北京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托馬斯教授三方共建
[2017年02月04日] - 北京大學三〇二臨床醫學院成立
2017年1月20日,解放軍第三〇二醫院與北京大學醫學部簽署軍民融合共建協議,正式成立“北京大學三〇二臨床醫學院”。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局長李清杰,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高松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北京大學醫
[2017年01月20日] - 衛計委公布首批干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名單
2016年10月24日,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首批干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名單的公告》(2016年 第12號)公布了首批通過備案的干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名單。30個臨床研究機構通過了首批備案。首批干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名單:序號機構名
[2016年10月24日]
歷史事件共有712條
醫學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網上藥品郵購信息!
特別提示:本文內容為開放式編輯模式,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后再引用。對于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