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于頸動脈體瘤的開放分類,共收錄詞條1個(含子類)。
概述 頸動脈體瘤(carotid body tumor)頸動脈體瘤是化學感受器腫瘤。主要存在于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此類腫瘤較為少見。Vou Haller在1743年首次描述,最早注意到頸動脈體認為是小腺。1891年Marchond報道頸動脈體瘤并手術治療,術后3天死亡。全世界迄今報道近1000例。我國已發現150例左右。頸動脈體多半位于頸總動脈分叉處,有包膜,大小不定,直徑約3.5mm,富有血管和神經。供血由頸總動脈小支供給,神經來自頸交感神經節、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和舌下神經。頸動脈體瘤肉眼觀察腫瘤為紅棕色,圓形或卵圓形,有分葉,外有包膜。細胞主要為多邊形,胞漿嗜伊紅染色,內含很多空泡和
分類關系樹
頸動脈體瘤類詞條
僅顯示前3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