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于腹外疝的開放分類,共收錄詞條11個(含子類)。
概述 腹外疝為病癥名。指腹腔內臟器經腹壁缺損或薄弱點向體表突出,在局部形成腫塊。臨床上據缺損處解剖部位不同又分為:腹股溝疝、股疝、切口疝、白線疝、臍疝等。 凡是腹內臟器通過腹壁先天性或后天性缺損、或薄弱區向體表突出,在局部形成一腫塊者稱為腹外疝。如臟器進入原有腹腔內間隙囊內,則稱腹內疝,不能為視診所見,例如小網膜孔疝、膈疝等。腹外疝遠較腹內疝多見,真正的腹外疝必須位于有腹膜壁層所組成的囊袋內,以別于內臟脫出,后者無腹膜壁層復蓋。 腹外疝是腹部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并以突出的解剖部位命名,其中以腹股溝疝發生率最高,占90%以上,股疝次之,占5%左右,較常見的腹外疝還有切口疝、 臍疝和白
分類關系樹
腹外疝類詞條
僅顯示前3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