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于肺真菌病的開放分類,共收錄詞條17個(含子類)。
真菌(霉菌)種類很多,在土壤、植物、禽畜中和人體正常皮膚及黏膜表面都有。從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人體的真菌感染很多,個別地區組織胞質菌、球孢子菌的感染率可高達50%以上,但大多數為亞臨床型,在短時間內未被發現即自愈。近二三十年來,由于廣泛應用廣譜抗生素治療感染,抗代謝細胞毒性藥物治療惡性腫瘤,器官移植術后應用免疫抑制劑,以及激素的經常應用,特別在數藥配合應用(如器官移植后的三聯藥)情況下,使機體防御功能降低,體內菌群失平衡使原為條件致病菌的真菌侵入人體發病。肺深部真菌感染往往由于吸入各真菌孢子的塵土。肺部真菌感染發病率由于前述各種藥物的廣泛應用,有明顯增加,如Hart統計1964~1967年肺部真菌感染發病率比1960~1963年增加34倍,我國有的尸檢報道20年來發病率增長35.7倍。
肺真菌病有肺放線菌病、肺曲霉菌病、肺諾卡菌感染等常見類型。真菌病的診斷相當困難,因真菌病多為繼發感染,臨床上的癥狀及體征常為原發病的表現。取痰或分泌物做涂片或培養,查到的真菌未必是致病菌。肺放線菌病可用青霉素治療,肺曲霉球病須用兩性霉菌B 與氟胞嘧啶聯合治療,肺諾卡菌病以磺胺嘧啶為首選藥物。
分類關系樹
肺真菌病類詞條
- 急性侵襲性肺曲霉病
- ABPA
- 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
- 支氣管芽生菌病
- 吉爾克斯病
- 肺釀母菌病
- 過敏性支氣管支氣管-肺青霉菌病
- 肺青霉菌病
- 肺諾卡氏菌病
- 肺諾卡氏放線菌病
- 肺諾卡放線菌病
- 肺部念珠菌病
- 肺藻菌病
- 肺毛霉菌病
- 肺組織胞漿菌病
- 肺地霉菌病
- 肺地霉病
僅顯示前3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