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于病毒性出血熱的開放分類,共收錄詞條17個(含子類)。
病毒性出血熱是一組蟲媒病毒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發熱、出血和休克為主要臨床特征。此類疾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廣,臨床表現多較嚴重,病死率很高,目前世界上已發現十多種。它們的病原、寄生宿主和傳播途徑各不相同,臨床表現也有一些差異,并常在一定地區流行。
常見病毒性出血熱的包括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埃博拉出血熱、馬堡出血熱、拉沙熱、裂谷熱、登革出血熱、黃熱病及天花等。各種病毒性出血熱,臨床表現有差異,但主要表現為發熱和出血,嚴重的可導致休克。又可按腎損害的有無分為兩類,有腎損害的稱為腎綜合征出血熱。
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發現了十幾種由病毒引起的出血熱,病原分屬于4科,即披膜病毒科、布尼亞病毒科、沙粒病毒科和Filo(線狀)病毒科。傳播方式有4種,即蚊媒、蜱媒、動物源性和傳播途徑未明。其中在中國廣泛發生的是流行性出血熱(腎綜合征出血熱)和在新疆發生的新疆出血熱(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
各種出血熱的確診需要依靠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查。這些病都無特效療法。采用對癥和支持療法,糾正水和電解質平衡,必要時補液、輸血和抗休克治療。有腎病者,在無尿期可作腎透析療法。防制和消滅傳播媒介和儲存寄主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分類關系樹
病毒性出血熱類詞條
- 鄂木斯克出血熱
- 阿根廷出血熱
- 登革出血熱
- 登革休克綜合征
- 埃博拉出血熱
- 埃博拉病毒性疾病
- 阿根廷和玻利維亞出血熱
- 拉沙熱
- 庫阿撒魯爾森林熱
- 基亞薩努森林病
- 基薩奴爾森林病
- 基薩那森林熱
- 猴病
- 科薩努爾森林病
- 夸賽納森林病
- 克里米亞-新疆出血熱
-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
僅顯示前3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