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于毒理學的開放分類,共收錄詞條147個(含子類)。
毒理學是研究外源化學物、物理和生物因素對生物體和生態系統的損害作用/有害效應與機制,以及中毒的預防、診斷和救治的科學。
毒理學又稱毒物學,是研究外源性化學物及物理和生物因素對生物有機體的有害作用及其作用機理,進而預測其對人體和生態環境的危害的嚴重程度,為確定安全限值和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學依據的科學,也是對毒性作用進行定性和定量評價的一門學科。通過動物實驗、臨床觀察和現場調查等方法,研究毒物的毒性、中毒量、入侵途徑、中毒機理、病理過程,為診斷、治療、預防中毒及制訂有關衛生標準提供依據。根據研究對象不同,分為臨床毒理學(藥物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毒物)、工業毒理學(生產性毒物)、放射毒理學(放射性物質、、食品毒理學(食品中的有害物質)、軍事毒理學(戰爭毒劑)、昆蟲毒理學(殺蟲劑與昆蟲的相互作用)等。尚有按系統和器官分類,如神經毒理學、肝臟毒理學、皮膚毒理學等分支。
由于毒理學的研究目的是為保護生物體的健康或安全提供科學依據的一門學科,因此從學科性質上毒理學屬于預防醫學,貫穿了預防為主的思想。
毒理學與藥理學密切相關,目前已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基礎理論和實驗手段的獨立學科,并逐漸形成了一些新的毒理學分支。毒理學按照其研究目的及所研究的化學物質特性和用途可分為工業毒理學、軍事毒理學、環境毒理學、藥物毒理學、法醫毒理學和放射毒理學等。
分類關系樹
毒理學類詞條
- 可靠安全系數
- 接觸-效應關系
- 長期接觸
- 短期接觸
- 血液毒物
- 腎臟毒物
- 肝臟毒物
- 神經毒物
- GBZ 226—2010 職業性鉈中毒診斷標準
- GBZ 230—2010 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
- VSD
- Rfd
- BMD
- LD
- LC50
- LD50
- LC
- 無可見作用水平
- 無可見有害作用水平
- 可見最小有害作用水平
- 毒性試驗
- 毒物代謝動力學
- 誘變作用
- 毒作用
- 毒性作用
- 毒性效應
- 胚胎毒性
- 慢性毒性
- 過敏原
- 誘變物
僅顯示前3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