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于尿的開放分類,共收錄詞條1個(含子類)。
尿 ①尿液。又名溺、溲、小便、小溲、前溲、小水、水泉、下泉。尿為津液所化,其生成靠脾的運化,三焦水道的通調,小腸分清泌濁,最后經腎氣和膀胱之氣氣化而排出體外。《素問·靈蘭秘典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尿液的排泄,對調節人體津液代謝有重要作用。 尿是由腎臟生成,經輸尿管,膀胱排出的含有大量代謝終產物的液體。其成分:水占95~97%,其他為尿素、尿酸、肌酐、氨等非蛋白氮化合物,硫酸鹽和其他含硫物質,以及無機磷酸鹽等。尿呈淡黃色,比重1.015~1.025。尿的酸堿度受食物性質的影響,變動很大,pH5.0~7.0,最大變動范圍可達pH4.5~8.0。尿的滲透濃度變動于3
分類關系樹
尿類詞條
僅顯示前3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