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于人工關節置換術的開放分類,共收錄詞條15個(含子類)。
人工關節置換術包括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和全髖關節置換術,適用于Ⅲ~Ⅳ期股骨頭壞死,髖關節疼痛發生而不能用非手術治療緩解,髖關節活動明顯受限,x線示股骨頭變扁塌陷出現骨關節炎,病變范圍大,不易做截骨術。年齡大不適宜做帶血管蒂骨瓣移植術者可采用人工關節置換術。 40年代人工關節的研究工作迅速開展,1937年Smith—Peterson應用Vitallium合金制成髖關節金屬杯取得成功。1951年Habouh開始應用自凝骨水泥。1958年charnley對人工關節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確定了人工髖關節的低摩擦的原理,將人工股骨頭的直徑縮小以減少髖臼骨一骨水泥一假體間的扭矩力,降低了松動率,他首先應用
分類關系樹
人工關節置換術類詞條
- 骨水泥型人工踝關節置換
- 非骨水泥型人工踝關節置換
- 全踝關節成形術失敗的補救手術
- Nexgen高屈曲型后穩定固定式人工膝手術
- 單髁人工膝置換術
- 髁限制型人工膝系統NexGenLCCK手術
- 旋轉鉸鏈式膝關節假體置換術
-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 骨水泥固定人工全髖關節
- 無骨水泥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 髖臼假體翻修術
- 股骨假體翻修術
- 全肩關節置換手術
- 人工肱骨頭置換術
- 人工全肘關節置換手術
僅顯示前3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