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獻:
- 骨關節炎患者的CT值測量及治療對其的相關影響
生物合成和分解異常,導致關節軟骨局部軟化、磨損及結構性破壞。其生化方面的變化有超氧化物自由基、膠原酶和磷脂酶的激活,進一步影響軟骨及軟骨下骨骼的損傷。近來筆者對膝骨關節炎的患者脛骨平臺軟骨下骨骼進行CT值測量。并對治療前后的CT值進行對比,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66例膝骨關節炎患者,均來自我院2001年9月~2004年11月門診患者,均符合美國風濕病學會骨關節炎的分類標
- 外傷性遲發性腦內血腫預測的臨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腦挫裂傷患者腦挫裂傷灶區CT值與該患者同部位正常腦組織CT值的差值變化情況,評價CT差值的變化對遲發性腦內血腫的預期診斷意義。方法對確診的60例外傷性遲發性腦內血腫的頭顱CT片進行分析,找出腦挫裂傷灶區CT值的差值變化規律,并結合臨床特點,總結出腦挫裂傷灶區CT值差值在什么范圍內出現外傷性遲發性腦內血腫(DTICH)可能性最大。結果本組60例中:腦挫裂傷灶區為均勻低密度(Ⅰ型)7例
- 河北醫大第一醫院發現早產兒腦損傷CT診斷依據
本報河北訊河北醫大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韓小梅、主任醫師李彥敏等,從2001年6月開始,在查閱近十年國內外有關文獻的基礎上,對早產兒腦組織CT值動態變化及其與腦損傷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最終發現了早產兒缺氧缺血性腦病CT診斷的客觀依據。最近,該研究獲得了河北省醫學會優秀成果獎。 隨著臨床診療技術的提高以及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的建立和發展,早產兒的存活率有了較大的提高,但隨之而來的是早產兒后遺癥發
- CT對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診斷意義
2008年01月24日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年42卷7期494-489醫學空間(MEDcyber.com)1月24日消息,CT值雖不能作為診斷和鑒別診斷中耳、乳突不同病變組織惟一可靠的依據,但不失為一種很有意義的線索;根據臨床表現、顳骨薄層CT掃描所見對中耳各種病變進行綜合分析,可顯著提高中耳、乳突病變診斷和鑒別診斷的準確率。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達骨質的慢性化膿性炎癥,常
- 血漿長鏈DNA在肺癌患者檢測的研究
0bp)共45個循環,Lightcycle軟件在每個循環監測SYb2Green1熒光,從肺癌細胞培養基中提取的DNA可作為測定血漿中DNA鏈完整性的參考,因為培養的細胞中含有完整的DNA,每個反應的ct值由Lightcycle軟件包處理,肺癌細胞株對照中的ct值減去400bp處ct值得到400bp處Δct值,肺癌細胞株對照中的ct值減去100bp處的ct值得到100bp處的Δct值,100bp處的
- 肺硬化性血管瘤4例影像特點及觀察
康,吸煙史20年。體檢:心肺未發現陽性體征。肺功能試驗正常,胸部正側位X線片示有肺中野外帶處有直徑約1.0cm腫物,密度較淡,欠均勻,平掃見右肺上葉后段有1.1cm×1.1cm圓形腫物。CT值54~67HU,呈類圓形,邊緣較利光滑,其內可見細沙樣鈣化灶,周圍示模糊“暈環征。增強掃描見腫物不均勻強化。術中見腫物位于右肺上葉后段靠斜裂處,質硬,實性,無包膜,病理結果:硬化性血管
- 采用有效TaqMan探針和抽提病毒DNA進行實時PCR快速定量乙型肝炎病毒DNA
,采用有效TaqMan探針和抽提病毒DNA進行實時PCR,研究人員將分別靶向pGEM-T載體的HBV染色體S,C和X區域克隆PCR產物制備三個標準體,比較源于三種不同標準曲線血清樣本HBV的拷貝數和Ct值以選擇一系列引物和匹配的TaqMan探針,采用實時PCR分析樣本A,B和C中六種HBVDNA抽提方法的效率,包括異硫氰酸胍、蛋白酶K、NaI、NaOH裂解法、堿裂解法以及簡單煮沸法。同時,量化8個
- 基質金屬蛋白酶-2在mRNA水平表達與乳腺癌轉移關系及臨床病理相關性的研究
-PCR實驗采用ThermoscriptTMplus/platinumR一步法試劑盒進行熒光定量RT-PCR實驗,反應條件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反應體系調定為20μl。熒光定量RT-PCR結果計算:CT值代表每個反應管內的熒光信號達到設定的閾值時所進行的循環數。以MMP-2的CT值減去GAPDH的CT值得到ΔCT值,分組以最小CT值作為矯正數,得到ΔΔCT值,計算2-ΔΔCT值,以2-ΔΔCT值為
- As2O3對人宮頸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抗腫瘤作用
.2.5RTPCR檢測caspase3基因表達 按照RTPCR試劑盒說明書要求提取瘤組織中總RNA,反轉錄合成cDNA,然后采用Taq探針法以管家基因GAPDH為內參照,進行PCR反應,測定CT值。采用2-ΔΔCT法進行caspase3基因表達的相對定量分析,其中CT值為熒光信號達到閾值時的循環數,ΔCT為同一樣本達到閾值時靶基因caspase3與管
- 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人骨肉瘤耐MTX細胞系中RFC、DHFR、GST-π的mRNA表達
efree去離子水5.4μl。反應儀器為ABIPRISM7500實時檢測擴增儀。反應條件:預變性,95℃10s1個循環;PCR反應,95℃5s60℃45s40個循環。以SDS軟件分析循環次數(Ct值),mRNA表達以⊿Ct值表示。⊿Ct=RFC或DHFR或GST-π孔Ct值-GAPDH孔Ct值。每份標本各種基因的表達量均用其對應的GAPDH基因的量進行校正。目的基因的拷貝數計算公式:目
- 肺內孤立性纖維性腫瘤1例
,密度均勻,邊緣光滑(圖1)。圖1右肺下葉可見一類圓形腫塊影,密度均勻,邊緣光滑SCT示:右肺下葉見團塊狀軟組織密度影,大小約為7.4cm×7.1cm,邊界清楚,密度不均勻,平掃實性部分CT值約為29HU,增強后有所強化,動脈期CT值約為40HU,靜脈期約為51HU,余肺未見異常實變影,雙肺門不大。縱隔無偏移,心影及大血管形態正常,縱隔內未見腫塊及腫大淋巴結。無胸腔積液及胸膜肥厚(圖2
- 拉米夫定治療后乙型肝炎病毒YMDD變異及分析
低速離心數秒,轉移至檢測區。按如下程度進行PCR擴增:50℃2min1Cycle;94℃5min1Cycle;94℃20s,62℃40s,40Cycle。(3)結果判定:以YIDD或YVDD引物孔的Ct值與內參照引物Ct值(基準值)之差的△Ct大小作為突變是否發生的依據。△Ct≤3(包括0)判定為突變型,△Ct3判定為野生型。1.2.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HBeAg陽性和
- 熒光MGB探針在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mtDNAG11778A基因突變檢測中的應用
合;臨床LHON患者及家系成員測序結果:LHONmtDNA變異型患者12例,熒光PCR技術檢測均為LHONmtDNA變異陽性,其中為LHONmtDNA變異株和野生株混合的5例,混合型中變異株與野生株Ct值均大于25%;測序結果顯示LHONmtDNA野生型8例,熒光PCR技術檢測LHONmtDNA野生型為5例,LHONmtDNA變異株和野生株混合型3例,其中變異株與野生株Ct值均小于25%;熒光定量
- 改良分子信標實時PCR快速檢測大腸桿菌O157:H7
實時PCR反應參數為94℃預變性5min,40個循環中94℃變性30s,52℃退火40s,72℃延伸30s。用icycle熒光PCR擴增儀(Bio-Rad)檢測退火的熒光。 1.5結果判斷檢測樣本Ct值小于等于35.0時,測定結果有效,可直接報告樣本陽性;檢測樣本Ct值大于35.0且小于40時,重復一次,如果Ct值仍小于40,且曲線有明顯的對數增長期,可報告樣本陽性,否則報告樣本陰性;檢測不到樣
- 細胞骨架蛋白destrin在創傷性動脈瘤血管壁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相關性研究
squo;(TAMARA)。采用一步法試劑盒進行RT-PCR實驗,反應體系及反應條件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反應總體積為30μl,反應條件為95℃預變性4min×60個循環。結果計算:CT值代表每個反應管內的熒光信號達到設定的閾值時所進行的有效循環數,重復擴增3次取平均CT值。TAA標本組與正常標本組的比較以目的蛋白(destrin)mRNA定量結果的平均CT值減去內標基因GAPDH
- 卵巢畸胎瘤誤診1例分析
果1例卵巢畸胎瘤誤診為正常腸管,由外科開腹手術。術后病理(病理號2010-866)診斷:(右側附件)卵巢良性囊性畸胎瘤。結論對于腹腔內占位,不僅要完善相關的輔助檢查,更重要的是選擇適當窗寬窗位,并做CT值測量。【關鍵詞】卵巢畸胎瘤;誤診;正常腸管 1病例資料 患者,女,43歲。因右下腹疼痛伴嘔吐5h余于2010年5月3日入院。剛開始時疼痛位于右腰部,10min后轉移并固定于右下腹,疼痛呈陣發性
- 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的誤診原因分析
果18例患者術中快速冰凍切片7例,診斷為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另11例腎切除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病理報告:病灶處有大量炎性細胞,胞質內有大量含類脂的泡沫細胞,核較小且一致,無核分裂及異形性。18例術后隨訪6~124個月,未見復發。可見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術前診斷困難,尿液涂片有泡沫細胞、CT值為低密度值以及抗炎治療無效等為本病的臨床特點,綜合分析臨床資料,提高對此病的臨床認識是避免誤診的關鍵。作者:
- 非小細胞肺癌組織Ezrin表達及意義
盒說明書進行EzrinmRNA提取物的反轉錄擴增。1.3.4Ezrin基因片斷的熒光定量PCR法檢測根據不同濃度的質粒標準品的擴增曲線,由SDS軟件系統自動生成標準曲線,然后通過標準曲線方程和樣品的CT值計算出樣品中所測基因的含量。同時陰性對照中不加模板DNA,而以水代替。按照TaKaRaPrimeScriptRTPCRKit實時熒光定量PCR反應試劑盒要求構建反應管中反應體系,按照反應條件進行
- 第三節 化學戰劑毒害劑量
C90)表示之;引起群體一半死亡的劑量稱半數致死量,以LD90表示之。LC50則表示半致死濃度。 (三)致死濃時積和失能濃時積 人員吸入中毒的毒害劑量以暴露時間t(min)和毒劑濃度C的乘積,即Ct值表示之。表示毒害劑量的濃時積有致死濃時積和失能濃時積。 同理,能使90%人員死亡的濃時積以LCt90表示之。如氫氰酸呼吸道吸入1分鐘的LCt90為1500~5000mg·min/m3。能使50%
- Survivin與其異構體Survivin-2B在膀胱癌中的表達及意義
5min,最后冷卻至4℃,保存于-20℃備用。1.3實時定量RT-PCR反應以abl為內參,并設立空白對照。經內參均一化處理后,計算Survivin及Survivin-2BmRNA的相對表達量2-△Ct值。Survivin的上游引物:5′-TGCCTGGCAGCCCTTTC-3′,下游引物:5′-GCGCAGCCCTCCAAGAA-3′,surviv
- 腎上腺腫瘤的CT診斷
腎上腺腫瘤比較復雜,可發生在皮質及髓質。由于原發部位不同,部分病人有內分泌異常,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既往傳統X線診斷對個別病例可發現腫瘤,但定性有困難。近年平掃CT值的測定對本病的診斷定性取得成效,對鑒別腺瘤及非腺瘤獲得進展。CT、MRI在我國已逐步普及,及時提高、推廣腎上腺腫瘤診斷水平很是必要。薄層CT對于腎上腺腫瘤診斷的價值在于準確定位,明確腫塊是來源于腎上腺或鄰近器官。本文主要目的為結合個人
- 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干擾素調節因子IRF1IRF4IRF8基因表達的研究
提總RNA并反轉錄為cDNA,以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PCR)方法在ABIPRISM7900HT實時定量PCR儀上檢測患者組和對照組的IRF1、IRF4、IRF8的mRNA定量表達水平(以-△△Ct值表示)的差異。結果正常人外周血IRF1mRNA、IRF4mRNA、IRF8mRNA的表達分別是-3.90±0.19、-8.04±0.25和3.60±0.15。與正常人相比,SLE患者組IRF1mR
- 狂犬病毒TaqMan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定性;初步用于RV的檢測。結果引物和探針具有良好的特異性,使用濃度分別為0.6μmol/L和0.2μmol/L,可檢測到2700個RNA拷貝數,較傳統RT-PCR檢測方法敏感性提高了10倍;同一樣品Ct值重復檢測5次,變異系數均<5%,表明檢測體系具有較好的穩定性;通過所建立的檢測體系,繪制了以模板拷貝數為分析指標的RV定量檢測標準曲線,對實驗室內保存毒株的檢測結果顯示TaqManPCR檢測比普通
-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CT價值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生理病理變化與CT影像的對應關系。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近期臨床較為典型、資料較為完整的24例病例。結果2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腦回、腦池、腦室的變淺或消失。腦實質區散在分布的片狀、斑片狀低密度影,其中12例有腦實質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結論CT可以很準確的診斷缺氧缺血性腦病,并對該病的早期及時的治療和是否產生后遺癥都具有重要意義。關鍵詞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計算機斷層缺氧
- 乳腺癌患者肝臟病變的CT價值
2005年06月16日Radiology.2005Jun;235(3):872-819近期,國外學者回顧性地評估了乳腺癌患者用CT探察過小的而難以描述特征(TSTC)的肝臟病變的發生率及臨床重要性。他們調用了1998年至2002年間患乳腺癌的患者的資料,作者回顧了這些患者的第一次的增強CT的報告。對那些明確沒有肝臟轉移的和至少有一處TSTC的肝臟病變的患者進行了CT的隨訪以觀察病變大小的變化。共有
- 120例結直腸腺癌中HPV16、18型感染率的基因研究
低于檢測下限,但并不能排除含有其他型別HPVDNA的可能性。16、18型HPV定性結果判斷的標準見表3。每次檢測均設置陽性校準品,臨界陽性校準品和陰性對照品。表316、18型HPV定性結果判斷的標準Ct值結果判斷標準Ct值無任何數值為陰性結果38≤Ct值<40檢測灰區,重新檢測2次復檢2次,Ct值無,為陰性結果復檢2次,其中至少1次Ct值<40,為陽性結果Ct值<38為陽性結果2.2結果分析
- 細菌16SrRNA基因熒光定量PCR診斷新生兒敗血癥
、表皮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熒光定量PCR檢測結果均為陽性;巨細胞病毒、EB病毒、乙肝病毒,新型隱球菌及白色念珠菌,人基因組DNA及空白對照均為陰性。細菌熒光定量PCR最低能檢測到3個細菌,其熒光定量CT值為37.90;對臨床疑為感染性疾病的830例患兒標本中,熒光定量PCR檢測血標本陽性率5.18%(43/830),血培養陽性率2.41%(20/830),前者明顯高于后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第二十六節 眼科病歷
。④新生血管(深淺、位置、范圍、形狀),新生物,損傷,角膜后沉著物,有無水腫,后彈力層皺褶等。⑤知覺。 7.鞏膜顏色、色素、充血、隆起、結節 、壓痛、新生物、損傷。 8.前房 ①深度:雙眼比較、CT值。②房水:房水閃光,浮游顆粒,滲出物、血、膿(色、形、量、位置)。 9.瞳孔大小、形狀、位置,對稱、閉鎖、膜閉,對光反應(直接及間接),調節反應,輻輳反應。 10.虹膜①顏色、色素多少及分布情
- 無創產前診斷技術之“哼哈二將”
本身的靶標序列。因此需要更精確的檢測技術及更強大的數據處理方式。DNA分子的“數字式”計數數字PCR對DNA在單分子層面的絕對計數流程與工作原理見下圖。在數字PCR之前,廣泛采用的熒光定量PCR通過Ct值對核酸進行定量計算,這種定量方法的理論依據是在每輪PCR循環后PCR的擴增產物翻倍,因此熒光定量PCR最小能分辨2X差異的情形。數字PCR采用計數的方式進行定量,因此檢測精度更高,甚至根本不需要熒
-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CT診斷及隨訪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IE)CT診斷價值及對預后的評估。方法回顧性分析149例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資料和CT表現。結果CT對HIE敏感性高,是首選的影像學檢查,其診斷對治療和預后評估有很高的應用價值。結論HIE的診斷CT檢查是非常必要的診斷證據,同時對判斷病情的輕重及預后評估有重要價值。【關鍵詞】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計算機X線斷層掃描缺氧缺血性腦病(hypoxicisch
- 低劑量CT掃描對延長CT球管使用壽命應用價值
【關鍵詞】低劑量CT掃描;CT球管使用壽命 近年來隨著醫療衛生改革的不斷深入和CT機的普及,CT掃描逐漸成為臨床重要的輔助檢查手段之一。CT球管使用壽命和X線輻射也被人們認識和關注,CT球管作為CT機設備的核心部件,也是主要的易耗品,因其價格昂貴,曝光次數相對恒定,這對于日常操作人員就要在使用中掌握方法和技巧,盡量延長其使用壽命,合適的低劑量掃描不僅減少患者和檢查者的輻射劑量,還能延長CT球管的壽
- 慢性鼻炎鼻竇炎的CT診斷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鼻炎鼻竇炎的CT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32例經臨床證實為慢性鼻炎鼻竇炎的CT影像資料。結果中鼻道阻塞是引發鼻部及鼻竇疾病重要原因;CT也能清晰顯示鼻及鼻竇的解剖結構變異及副鼻竇炎癥的CT表現。結論CT能清晰顯示鼻竇的解剖結構及炎性病變,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及預后的估計提供重要的解剖依據,是目前診斷慢性鼻炎鼻竇炎的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關鍵詞】鼻竇炎;CT鼻腔和鼻竇的慢性炎癥
- 膽石癥的治療現狀
獨使用的溶石作用,同時減輕副作用。兩者聯用主要用于治療膽囊膽固醇結石,并且要求膽囊功能正常,膽囊管通暢,肝功能正常,結石直徑不大于1.5cm,并且透過X線,膽固醇含量高。患者膽石與膽汁等密度或者膽石CT值低于75單位時,UDCA的溶石速度最快[6]。溶石效果不佳的原因有:膽囊的收縮性降低、膽石鈣化以及非膽固醇性結石。UDCA的禁忌證有:妊娠哺乳、活動性消化性潰瘍、肝臟疾病、膽總管狹窄或梗阻。使用U
- 臨床常見腹瀉致病菌的快速鑒定方法研究進展
、奇異變形桿菌、單增李斯特菌、福氏志賀氏菌等10菌株的檢測中,除大腸桿菌O157H7出現很好的陽性外,其余菌株均為陰性,在純菌條件下,定量檢測低限17cfu/ml。穩定性分析表明同一樣品重復檢測3次Ct值的變異系數均小于5%,本方法從核酸提取至完成檢測最快能在3小時內完成,敏感度可達10cfu/ml,而且該方法實行完全閉管式操作,避免了常規PCR擴增產物污染和假陽性的問題。 2蛋白質組學技術
- 高壓注射器在螺旋CT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高壓注射器;CT;價值 近幾年來,隨著螺旋CT的出現和廣泛使用,對肝臟進行多期增強掃描成為一種普遍的肝臟腫瘤檢查方法,它不但可提高肝臟腫瘤,尤其是較小腫瘤的檢出率,易于顯示其血供特征,從而更有效地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而以前的滴注法和手推法由于其注射速度慢,進藥不均勻已不能適應螺旋CT對肝臟多期增強掃描的需要。高壓注射器注射以其進藥速度快,進藥均勻劑量準確,易于操作控制,在螺旋CT多期掃描
- CT在腹部外傷中的應用價值(附45例報告)
【摘要】目的評價CT對腹部外傷的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近3年腹部外傷中的45例CT表現。結果腹部外傷多以實質性臟器為主,本組肝臟損傷8例,腎臟損傷9例,脾臟損傷15例,胰腺損傷1例,胃損傷2例,小腸損傷1例,復合性損傷9例。CT平掃加增強14例。結論CT對腹部實質性臟器的外傷及損傷程度可提供較為準確的診斷,并對臨床決定手術或保守治療的決擇提供重要依據,是腹部實質性臟器損傷中輔助檢查的首選。關
- 脊柱損傷的X線平片和CT診斷價值的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脊柱骨折的X線平片和CT片的診斷價值。方法對50例急性脊柱外傷患者的X線平片和CT表現特點進行分析。結果50例急性脊柱外傷中X線平片清楚顯示椎體骨折34例,CT清楚顯示椎體骨折50例,附件骨折11例,小關節脫位2例,見到骨折突向椎管內26例,血腫6例。結論X線平片對脊柱骨折的診斷有一定的價值,CT優于X線平片。【關鍵詞】脊柱;骨折;X線平片;CT脊柱外傷可引起椎體及附件骨折,骨折碎
- 胰腺損傷的CT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胰腺損傷的CT診斷價值。方法回顧分析經手術證實胰腺損傷的病例23例的CT表現。結果在23例胰腺損傷中,胰腺損傷的CT表現有以下幾種類型:(1)胰腺斷裂型14例(不完全斷裂8例,完全斷裂6例):CT掃描可見胰腺小低密度缺口或垂直于胰腺長軸的低密度裂隙,以增強掃描顯示更清楚。(2)胰腺炎型7例(局限水腫型4例,彌漫性急性胰腺炎型3例)。(3)胰腺血腫2例。同時合并胰腺以外損傷15例。結
- 闌尾膿腫的CT征象分析和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闌尾膿腫的CT征象和診斷價值。方法采取雙盲法回顧性分析25例經手術和病理證實為闌尾膿腫的CT片。結果CT征象為回盲區后內側、腰大肌前外方局限性混合密度腫塊影22例;盲腸周圍及盆腔區脂肪內斑片狀或網狀模糊密度增高陰影,但未見明確腫塊影7例;4例盆腔內道格拉斯窩內少量積液。增強掃描17例均見明顯不規則強化,腫塊壁不規則環形強化15例,斑片狀強化11例。結論闌尾膿腫的主要CT征象為右下腹
- CT在顱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旨在探討CT在顱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方法本文回顧分析了筆者對28例顱內感染性疾病的CT表現的診斷、復查過程。在28例顱內感染性疾病的診斷過程中,其中11例是因病情重、就診晚,首次CT即有改變;17例是臨床高度懷疑顱內感染,而首次CT平掃無陽性,向臨床醫師、家屬或患者本人建議做CT增強或復查得到診斷。結果本組確診的28例中,病毒性腦炎11例,化膿性腦膜炎6例,結核性腦膜炎5例,腦結
- 探討X線鋇餐檢查和CT檢查在胃癌診斷中的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X線鋇餐檢查和CT檢查在胃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患者先進行上消化道X線鋇餐檢查,疑有胃癌者再做上腹部CT掃描,以確定病變部位、范圍和性質。結果X線鋇餐檢查可觀察胃腔內腫塊及周圍黏膜形態、排空時間,并可動態觀察胃壁柔軟度及蠕動情況。CT檢查可了解病變累及胃壁的程度及向腔外發展情況,鄰近組織器官有無受侵及,有無血行、淋巴轉移。結論X線鋇餐檢查是發現、診斷胃癌的基本手段,對于大多數向
- 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多排螺旋CT診斷價值
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多排螺旋CT診斷價值(pdf)急性腸系膜上動脈閉塞少見,若對此病沒有充分認識,常不能早期診斷,以致延誤有效治療,造成腸管壞死,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我院2001~2005年收治的4例患者的臨床及影像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探討其CT診斷價值。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本組4例,男3例,女1例;年齡42~76歲,平均62歲。1.2臨床表現和診斷既往合并器質性心血管疾病3例;4例均伴有
- 胸部低劑量CT在胸外傷急診檢查中的應用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胸部低劑量CT掃描在胸外傷急診檢查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8例輕癥胸外傷患者急診行常規X線胸片及胸部低劑量CT掃描,比較這兩種檢查方法的檢查效率、診斷價值。結果在常規X線胸片檢查中,8例胸外傷患者中7例患者未發現異常,僅1例發現肺局部挫裂傷;在低劑量CT掃描檢查中,5例患者無異常發現,3例患者發現局部有肺挫裂傷,其中有1例合并少量胸腔積液;兩種方法均未發現肋骨骨折。低劑量CT的檢查效率
- 脾損傷的CT表現及臨床價值
脾損傷的CT表現及臨床價值(pdf)[摘要]目的評價CT檢查在脾損傷診斷中的價值。方法對40例脾損傷患者進行CT檢查并做回顧性分析。結果40例中完全性破裂28列,中心破裂4例,包膜下破裂3例。CT表現為脾內血腫、脾撕裂、包膜下血腫、脾周血腫及腹腔積血。35例手術,5例保守治療。結論CT掃描能正確估計脾損傷的范圍和程度,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依據。[關鍵詞]脾臟;外傷;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脾損傷占腹部
- 甲狀腺腫瘤的多層螺旋CT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評價多層螺旋CT在甲狀腺腫瘤診斷及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59例經手術病理證實的甲狀腺腫瘤的CT掃描資料。結果甲狀腺腺瘤36例,CT診斷符合率88.9%;甲狀腺癌23例,CT診斷符合率82.6%。除1例甲狀腺隱匿性癌外,其余腫瘤均經CT檢出,檢出率達98.3%。結論螺旋CT在甲狀腺腫瘤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方面具有重大價值,能判斷有無侵犯周圍器官,并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依據。
- CT對甲狀腺疾病的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CT對甲狀腺疾病的診斷價值。方法回顧分析了30例經手術病理證實的甲狀腺病變的CT表現,其中甲狀腺瘤13例,甲狀腺癌8例,多結節性甲狀腺腫7例,橋本氏甲狀腺炎2例。結果全部病例均顯示低密度灶,最小病灶為5mm,CT術前定性診斷準確率為80%。結論CT對診斷甲狀腺病變具有很大的價值。術前應用CT掃描可以明確病變的范圍及進行術前的評估。甲狀腺病變是頸部最常見的腫塊性病變。自CT問世以來,
- 脂肪肝的CT診斷
【摘要】目的探討脂肪肝的CT表現特征及其診斷價值。方法對47例經確診的脂肪肝病例行CT檢查。測量肝臟CT值,觀察肝內血管相對密度的變化。結果47例中輕度脂肪肝19例,肝臟CT值34~59HU,平均47HU,16例表現為肝血管湮沒;中度脂肪肝16例,肝臟CT值28~40HU,平均35HU,11例表現為肝血管反轉顯示;重度脂肪肝12例,肝臟CT值3~25HU,平均12HU,均表現為肝血管明顯反轉顯示
- 原發性腹膜后腫瘤的CT診斷價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原發性腹膜后腫瘤CT診斷。方法本組經病理證實36例,CT平掃36例,增強32例。結果腹膜后腫瘤位于左側14例,右側16例,雙側6例;脂肪肉瘤11例,平滑肌肉瘤5例,神經母細胞瘤7例,畸胎瘤8例,淋巴管瘤5例。結論CT能對原發性腹膜后腫瘤定位、定性診斷提供可靠影像學依據,定位優于定性。 【關鍵詞】原發性腹膜后腫瘤;體層攝影;X線計算機 原發性腹膜后腫瘤是指后腹膜原有器官(如胰腺、
- 腎盂癌的CT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腎盂癌的CT表現及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3例經手術及病理證實的腎盂癌的CT表現特點。結果乳頭狀和菜花狀移行細胞癌表現為腎盂、腎盞內與腎實質呈等密度結節影。廣基浸潤移行細胞癌表現為腎盂、腎盞黏膜局限性或較為彌漫性浸潤增厚。腎盂癌可侵犯腎實質,很少引起腎輪廓的改變。腎盂癌屬少血供腫瘤,動脈期強化不明顯,延遲強化。CT診斷與病理診斷一致率為96.13%。結論腎盂癌的CT表現有一定特點
- 宮頸癌的螺旋CT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加深對宮頸癌螺旋CT表現的認識,探討宮頸癌的螺旋CT診斷要點、分期及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56例經手術病理證實或病理活檢證實的宮頸癌螺旋CT表現及放療后改變。結果其中鱗癌49例、腺癌7例。Ⅰb~Ⅱa期患者29例,行子宮全切除、加盆腔淋巴結清掃;Ⅱb期患者21例,行介入局部動脈化療后,再行手術根治;Ⅲ~Ⅳ期患者6例,未手術、行放療加化療。結論螺旋CT能顯示宮頸和宮體的動脈期及靜脈期
- 原發性膽囊癌的CT診斷價值
原發性膽囊癌臨床較少見[1],早期診斷較困難,常在晚期才能被診斷出,也易與慢性膽囊炎相混淆,故預后較差。近年來,隨著B超和CT的應用,術前診斷率達60%~80%[2]。筆者搜集1991~2004年經手術病理證實,資料完整的30例膽囊癌病例,結合文獻[1~8],對其CT表現進行回顧性分析,目的在于進一步探討CT的診斷價值。 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組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26~8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