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C1q結合試驗是利用C1q(血清補體中第一成分的第一亞單元)能與免疫復合物中IgG、IgM相結合的特性而設計的。可分為液相C1q結合試驗和固相C1q結合試驗,前者應用放射免疫測定法,后者用免疫放射測定法 (見“免疫性疾病的實驗室檢查”條目)。兩者的臨床意義相似。液相C1q結合試驗是從健康人新鮮血中提純C1q,以125I標記,待測血清中循環免疫復合物的IgG和/或IgM與標記125I的C1q結合,并在3%聚乙二醇中沉淀。測定沉淀中的γ計數即代表循環免疫復合物的含量。1978年WHO比較了18種循環免疫復合物的測定方法,認為液相C1q結合試驗的敏感性及特異性較好,且所需設備條件相對較少,是測定循環免疫復合物的最常用方法。
固相C1q結合試驗是以提純的C1q包被于多聚乙稀的塑料管或孔中,加以待測血清,待血清中免疫復合物與C1q結合后,再加125I標記的抗人IgG。測量結合在管壁或孔底面125I抗IgG的γ計數。本法亦可以酶聯免疫法代替上述放射免疫法。
由于C1q能與聚合IgG結合,故在進行C1q結合試驗時常以定量提取制備聚合IgG作為標準曲線,以資比較。聚合IgG可在正常血清中自然形成,也可因血清反復凍溶而產生,這樣可造成C1q結合試驗的假陽性結果。所以對待測血清標本,務必低溫(-20℃以下)保存,禁止反復凍溶。又因C1q能與糖脂內毒素、單鏈和/或雙鏈DNA結合,所以血清中有類似成分時亦可產生假陽性結果。
C1q結合試驗除在結締組織病和自身免疫病時可以增高外,在細菌性、病毒性、原蟲性感染時亦可增高。由于C1q能與血清IgG-IgG類風濕因子或IgG-IgM類風濕因子相結合,故C1q結合率受到類風濕因子的影響。在同一患者進行系列的C1q結合試驗測定,可用作疾病活動性、藥物療效等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