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A、B、C型病毒顆粒定義
A、B、C型病毒顆粒是在利用電鏡研究鼠白血病、雞肉瘤以及小鼠乳腺癌等RNA病毒時,用以描述不同的病毒顆粒形態的。根據病毒顆粒在細胞內的位置、顆粒形態、大小及電子密度不同,分別被稱為A、B、C型病毒顆粒。
4 A型病毒顆粒定義
實際上是B型和C型病毒顆粒的前身,是較小(65~75nm)的未成熟的RNA腫瘤病毒顆粒,其特點是缺乏核樣物中心,只有二層環狀膜結構,因此最早也稱空心A型顆粒。
5 B型病毒顆粒定義
只在小鼠乳腺癌里存在,是乳腺癌病毒的典型顆粒。其大小近似A型病毒顆粒(70~80nm),其特點是內部含有一個電子密度大的,大小約為35nm、并由單層膜包繞著的偏心核樣物。在內膜包著的核樣物之外,還有二層明顯的包膜包繞,包膜上往往有無數突起存在。總之,除了偏心核樣物和明顯的突起之外,B型和C型病毒顆粒在形態上和大小上基本相似。
B型和C型兩種病毒顆粒在細胞內增殖的方式也相似。它們都是從感染的宿主細胞表面(或細胞內質膜)以芽生方式產生的。B型病毒顆粒在發育過程中,先是由一個膜包著的面團樣結構從細胞質膜內發育,再進一步轉移到細胞質表面,以芽生方式凸出細胞外。在發芽時獲得了病毒的包膜,其表面被規則排列的突起所覆蓋。
6 C型病毒顆粒定義
1960年Bernhard在電鏡下研究鼠白血病和雞肉瘤病毒時,在白血病細胞表面發現一種直徑約100nm的圓形病毒顆粒,其中心含有一個深深著色的核樣物,直徑為35~40nm,外面包有2~3層包膜結構,定名為C型病毒顆粒。
7 C型病毒顆粒生物學性質
一般在超薄切片上所見的C型病毒顆粒常常被描寫成油煎餅狀,與其他病毒不同。直到最近關于C型病毒顆粒結構的對稱性問題仍不清楚。有人報道在負染標本上C型病毒顆粒的核樣物呈螺旋狀,疑為核蛋白結構,但并未得到更多人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