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㨰法
摘要:
㨰法為推拿手法名。又稱滾法。見上海中醫學院附屬推拿醫士學校《中醫推拿學》。指用手背部在體表一定部位作連續往返㨰動的手法。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訂于2016/3/15 23:43:15 180字 ]
相關詞條:
- 㨰法
拼音:gǔnfǎ英文:rollingmanipulation概述:㨰法為推拿手法名。又稱滾法。見上海中醫學院附屬推拿醫士學校《中醫推拿學》。指用手背部在體表一定部位作連續往返㨰動的手法。㨰法的操作方法:㨰法的操作方法是將手部掌指關節略微屈曲,以掌背近小指側部分緊貼于治療部位上,然后有節律地連續擺動掌部,進行腕關節屈伸和前臂旋轉的協調運動,使手掌部呈來回滾動狀。㨰法的作用:㨰法有疏通經絡,舒展筋脈...
- (扌袞)法
拼音:英文:概述:㨰法為推拿手法名。又稱滾法。見上海中醫學院附屬推拿醫士學校《中醫推拿學》。指用手背部在體表一定部位作連續往返㨰動的手法。㨰法的操作方法:㨰法的操作方法是將手部掌指關節略微屈曲,以掌背近小指側部分緊貼于治療部位上,然后有節律地連續擺動掌部,進行腕關節屈伸和前臂旋轉的協調運動,使手掌部呈來回滾動狀。㨰法的作用:㨰法有疏通經絡,舒展筋脈,行氣活血,解痙止痛等作用。...
- 㨰法推拿
拼音:gǔnfǎtuīná英文:rollingmassage㨰法推拿是指以㨰法作為主要手法來治療疾病和損傷的推拿方法。...
- 一指禪推拿療法
概述:一指禪推拿為推拿的一種。施術者將意氣集定于手指(主要為拇指),然后在經絡穴位上施用手法以治療疾病。主要應用的手法是一指禪推法,此外還有㨰、拿、按、摩、揉、捻、纏、搓、抹、搖、抖等法。一指禪推拿療法是以中醫陰陽五行、臟腑經絡和營衛氣血等理論為指導,以四診八綱為辨證手段,強調審病尋因和辨證論治,并結合有關生理、解剖和病理等基礎知識和臨床經驗,以一指禪推法為主要手法,作用于人體的一定部位,用以治病...
- 一指禪推拿
拼音:yīzhǐchántuīná英文:概述:一指禪推拿為推拿的一種。施術者將意氣集定于手指(主要為拇指),然后在經絡穴位上施用手法以治療疾病。主要應用的手法是一指禪推法,此外還有㨰、拿、按、摩、揉、捻、纏、搓、抹、搖、抖等法。一指禪推拿療法是以中醫陰陽五行、臟腑經絡和營衛氣血等理論為指導,以四診八綱為辨證手段,強調審病尋因和辨證論治,并結合有關生理、解剖和病理等基礎知識和臨床經驗,以一指禪推法為...
- 推拿
推拿:推拿即按摩,古稱按蹻。又稱喬摩、矯摩等。是醫生用手或上肢協助病人進行被動運動的一種醫療方法。推拿具有調和氣血,疏通經絡,滑利關節,促進新陳代謝,調整臟腑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促使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營養狀態等作用,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的多種病癥中。常用的手法有:按、摩、推、拿、揉、掐、搓、搖、㨰、抖等法。常用于關節炎、神經痛、軟組織損傷和其他多種疾病。《靈樞·九針論》:“形數驚恐,筋脈不...
- 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癥
拿復位手法,并配合熱敷、理療、針灸;用藥可服用活血化瘀,舒筋通絡之劑;恢復期可服補腎壯筋藥。推拿療法:癥狀:腰部冷痛重著,每遇陰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劇,痛處喜溫,轉側不利,靜臥痛勢不減,或伴有下肢肢體麻木重著疼痛,體倦乏力,或肢末欠溫,食少腹脹,舌淡紅,苔白,脈沉遲或滑。選穴:腰陽關、大腸俞、環跳、委中、承山、陽陵泉、絕骨、丘墟、昆侖操作方法:(1)循經按揉法:患者仰臥位,醫者用左右結構:㨰、按揉手...
- 偏癱
9;equard癥候群)。2.頸膨大(頸5~胸2)受損:可出現偏癱。表現為上肢下運動元癱瘓,下肢上運動神經元癱瘓。各種感覺喪失、尿失禁和有向上肢放散的神經痛。常有Horner氏征。偏癱的治療:以下方法僅用于中風后遺癥恢復期的治療,若患者突然出現偏癱,多為腦出血或腦梗死所致,應及時送往醫院救治,以免延誤病情。恢復期的患者,家人或陪護應鼓勵其多進行功能鍛煉,樹立恢復的信心。辨證治療:實證:癥狀:半身...
- 腰椎間盤突出癥
拿復位手法,并配合熱敷、理療、針灸;用藥可服用活血化瘀,舒筋通絡之劑;恢復期可服補腎壯筋藥。推拿療法:癥狀:腰部冷痛重著,每遇陰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劇,痛處喜溫,轉側不利,靜臥痛勢不減,或伴有下肢肢體麻木重著疼痛,體倦乏力,或肢末欠溫,食少腹脹,舌淡紅,苔白,脈沉遲或滑。選穴:腰陽關、大腸俞、環跳、委中、承山、陽陵泉、絕骨、丘墟、昆侖操作方法:(1)循經按揉法:患者仰臥位,醫者用左右結構:㨰、按揉手...
- 陰虛秘
照海、太溪以滋腎陰。脾俞、三陰交、足三里益氣血之源,滋陰潤燥。大腸俞增強大腸傳導功能。推拿療法:選穴:足三里、脾俞、胃俞、八髎、腎俞、命門、大腸俞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或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側從脾俞到八髎穴往返施術,時間約5分鐘;用輕快的按揉法在腎俞、大腸俞、八髎穴施術,每穴約1分鐘。橫擦胸上部、左側背部及骶部八髎穴,均以透熱為度。按揉足三里、脾俞各1分鐘,可配合捏脊3遍。橫...
- 肺炎
拳,不宜握實拳,交替叩擊用力宜輕,動作有彈性,叩擊穴位有酸脹感。雙手虛掌交替拍,用力宜輕,動作有彈性。叩足三里、豐隆,擦涌泉,用掌面或雙足相互擦足心涌泉穴,有熱辣感為佳。患者俯臥位,術者用左右結構:㨰法施術于背部膀胱經,重點在肺俞、脾俞、大腸俞穴操作,以酸脹感為度,再以掌根按揉膀胱經的上述穴位,操作5分鐘。病例:陳某某,男,13歲。咳嗽3天,發熱1天,體溫39℃,咳聲頻繁,呼吸急促,面紅口干,煩...
- 消心
雜善饑加關門、內關;目昏糊加光明、行間;頭暈加上星、百會;畏寒肢冷加灸命門、關元。推拿療法治消心:選穴:肺俞、胰俞、心俞、中府、云門、氣戶、庫房、手三里、陽陵泉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用左右結構:㨰法在背部脊柱兩側施術,約6分鐘,重點在肺俞、胰俞、心俞和局部阿是穴。用一指禪推法推背部脊柱兩側膀胱經第一側線,往返操作約5分鐘。指按揉肺俞、心俞、胰俞、中府、云門、氣戶、庫房、手三里、陽陵泉,每穴約...
- 陰虛便秘
照海、太溪以滋腎陰。脾俞、三陰交、足三里益氣血之源,滋陰潤燥。大腸俞增強大腸傳導功能。推拿療法:選穴:足三里、脾俞、胃俞、八髎、腎俞、命門、大腸俞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或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側從脾俞到八髎穴往返施術,時間約5分鐘;用輕快的按揉法在腎俞、大腸俞、八髎穴施術,每穴約1分鐘。橫擦胸上部、左側背部及骶部八髎穴,均以透熱為度。按揉足三里、脾俞各1分鐘,可配合捏脊3遍。橫...
- 鬲消
雜善饑加關門、內關;目昏糊加光明、行間;頭暈加上星、百會;畏寒肢冷加灸命門、關元。推拿療法治上消:選穴:肺俞、胰俞、心俞、中府、云門、氣戶、庫房、手三里、陽陵泉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用左右結構:㨰法在背部脊柱兩側施術,約6分鐘,重點在肺俞、胰俞、心俞和局部阿是穴。用一指禪推法推背部脊柱兩側膀胱經第一側線,往返操作約5分鐘。指按揉肺俞、心俞、胰俞、中府、云門、氣戶、庫房、手三里、陽陵泉,每穴約...
- 泄瀉·寒濕證
、氣海、關元、脾俞、胃俞、大腸俞、足三里。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用沉著緩慢的一指禪推法由中脘開始緩慢向下移至氣海、關元,往返操作5~6遍。用掌摩法逆時針摩腹,時間大約8分鐘。患者俯臥位,用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旁從脾俞到大腸俞治療,每穴約1分鐘。輕柔地按揉氣海、關元、足三里穴,每穴約2分鐘,在氣海穴治療的時間可以適當延長。飲食療法:推薦食材:泄瀉·寒濕證患者建議食用干姜、高良姜、紅棗、紅糖、生姜...
- 上消·肺熱津傷證
漿;嘈雜善饑加關門、內關;目昏糊加光明、行間;頭暈加上星、百會;畏寒肢冷加灸命門、關元。推拿療法:選穴:肺俞、胰俞、心俞、中府、云門、氣戶、庫房、手三里、陽陵泉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用左右結構:㨰法在背部脊柱兩側施術,約6分鐘,重點在肺俞、胰俞、心俞和局部阿是穴。用一指禪推法推背部脊柱兩側膀胱經第一側線,往返操作約5分鐘。指按揉肺俞、心俞、胰俞、中府、云門、氣戶、庫房、手三里、陽陵泉,每穴約...
- 氣虛便秘
血虛—足三里。操作:毫針刺,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一療程。推拿療法:選穴:足三里、脾俞、胃俞、八髎、腎俞、命門、大腸俞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或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側從脾俞到八髎穴往返施術,時間約5分鐘;用輕快的按揉法在腎俞、大腸俞、八髎穴施術,每穴約1分鐘。橫擦胸上部、左側背部及骶部八髎穴,均以透熱為度。按揉足三里、脾俞各1分鐘,可配合捏脊3遍。橫...
- 陽虛秘
陽驅寒,溫煦下焦以散凝結。三陰交、脾俞可溫補脾陽,以利健運之功。更配天樞疏調大腸氣機。推拿療法:選穴:足三里、脾俞、胃俞、八髎、腎俞、命門、大腸俞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或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側從脾俞到八髎穴往返施術,時間約5分鐘;用輕快的按揉法在腎俞、大腸俞、八髎穴施術,每穴約1分鐘。橫擦胸上部、左側背部及骶部八髎穴,均以透熱為度。按揉足三里、脾俞各1分鐘,可配合捏脊3遍。橫...
- 上消
雜善饑加關門、內關;目昏糊加光明、行間;頭暈加上星、百會;畏寒肢冷加灸命門、關元。推拿療法治上消:選穴:肺俞、胰俞、心俞、中府、云門、氣戶、庫房、手三里、陽陵泉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用左右結構:㨰法在背部脊柱兩側施術,約6分鐘,重點在肺俞、胰俞、心俞和局部阿是穴。用一指禪推法推背部脊柱兩側膀胱經第一側線,往返操作約5分鐘。指按揉肺俞、心俞、胰俞、中府、云門、氣戶、庫房、手三里、陽陵泉,每穴約...
- 痟中
善饑加關門、內關;目昏糊加光明、行間;頭暈加上星、百會;畏寒肢冷加灸命門、關元。推拿療法治痟中:選穴:肝俞、脾俞、胃俞、建里、天樞、章門、期門、血海、中脘、梁門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用左右結構:㨰法在背部脊柱兩側施術,約6分鐘,重點在肝俞、脾俞、胃俞和局部阿是穴。用一指禪推法推背部脊柱兩側膀胱經第一側線,往返操作約5分鐘。指按揉肝俞、脾俞、胃俞、建里、天樞、章門、期門、血海,每穴約1分鐘。搓...
- 傷寒頭痛
陽白、太陽、百會、四神聰,每穴約1分鐘。用指尖擊法從前額部向后頸部反復叩擊1~2分鐘。用五指拿法從前額發際處拿至風池處,反復操作3分鐘左右。用梳法從前額發際至后頸發際處,反復操作1分鐘。用左右結構:㨰法在項背部施術,約3分鐘。指按揉肺俞、風門,每穴約2分鐘。直擦背部膀胱經,以透熱為度。風寒頭痛的艾灸治療:選穴:百會、風池、風門、足三里、神闕灸法:艾條溫和灸,每穴15分鐘,灸至局部紅暈溫熱為度,每...
- 上消·燥熱傷肺證
。胰俞為治消渴的經驗效穴。隨證配穴:煩渴引飲者,加廉泉、內庭。刺灸方法:針用補瀉兼施法。推拿療法:選穴:肺俞、胰俞、心俞、中府、云門、氣戶、庫房、手三里、陽陵泉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用左右結構:㨰法在背部脊柱兩側施術,約6分鐘,重點在肺俞、胰俞、心俞和局部阿是穴。用一指禪推法推背部脊柱兩側膀胱經第一側線,往返操作約5分鐘。指按揉肺俞、心俞、胰俞、中府、云門、氣戶、庫房、手三里、陽陵泉,每穴約...
- 落枕
甚,頭歪向健側,肌肉痙攣酸脹,可伴有惡寒,頭暈,精神疲倦,口淡不渴,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者。選穴:風池、風府、風門、肩井、天宗、肩外俞。操作方法:(1)患者取坐位,醫者立于其后,用輕柔的左右結構:㨰法、一指禪推法在患側頸項及肩部施術約3~5分鐘。(2)用拿法提拿頸椎旁開1.5寸處的軟組織,以患側為重點部位,并彈撥緊張的肌肉,使之逐漸放松。(3)囑患者自然放松頸項部肌肉,術者左手持續托起下頜,右...
- 外感中暑瀉
、合谷、下巨虛灸法:艾條回旋灸,每穴10~15分鐘,以局部紅暈溫熱為度,每日1次,灸至泄瀉癥狀消失后再鞏固2~3次。推拿療法:選穴:大腸俞、長強、脾俞、胃俞、天樞。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用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旁的膀胱經從脾俞到大腸俞治療,每穴約1分鐘,后再在每穴上施以點按法,每穴操作1分鐘,以酸脹感為度。在胃腸部施用摩法,摩法以逆時針方向進行。飲食療法:推薦食材:泄瀉·暑濕證患者建議食用馬齒莧...
- 風寒頭痛
陽白、太陽、百會、四神聰,每穴約1分鐘。用指尖擊法從前額部向后頸部反復叩擊1~2分鐘。用五指拿法從前額發際處拿至風池處,反復操作3分鐘左右。用梳法從前額發際至后頸發際處,反復操作1分鐘。用左右結構:㨰法在項背部施術,約3分鐘。指按揉肺俞、風門,每穴約2分鐘。直擦背部膀胱經,以透熱為度。風寒頭痛的艾灸治療:選穴:百會、風池、風門、足三里、神闕灸法:艾條溫和灸,每穴15分鐘,灸至局部紅暈溫熱為度,每...
- 血虛便秘
血虛—足三里。操作:毫針刺,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一療程。推拿療法:選穴:足三里、脾俞、胃俞、八髎、腎俞、命門、大腸俞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或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側從脾俞到八髎穴往返施術,時間約5分鐘;用輕快的按揉法在腎俞、大腸俞、八髎穴施術,每穴約1分鐘。橫擦胸上部、左側背部及骶部八髎穴,均以透熱為度。按揉足三里、脾俞各1分鐘,可配合捏脊3遍。橫...
- 便秘·血虛證
血虛—足三里。操作:毫針刺,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一療程。推拿療法:選穴:足三里、脾俞、胃俞、八髎、腎俞、命門、大腸俞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或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側從脾俞到八髎穴往返施術,時間約5分鐘;用輕快的按揉法在腎俞、大腸俞、八髎穴施術,每穴約1分鐘。橫擦胸上部、左側背部及骶部八髎穴,均以透熱為度。按揉足三里、脾俞各1分鐘,可配合捏脊3遍。橫...
- 氣虛秘
血虛—足三里。操作:毫針刺,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一療程。推拿療法:選穴:足三里、脾俞、胃俞、八髎、腎俞、命門、大腸俞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或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側從脾俞到八髎穴往返施術,時間約5分鐘;用輕快的按揉法在腎俞、大腸俞、八髎穴施術,每穴約1分鐘。橫擦胸上部、左側背部及骶部八髎穴,均以透熱為度。按揉足三里、脾俞各1分鐘,可配合捏脊3遍。橫...
- 中消
善饑加關門、內關;目昏糊加光明、行間;頭暈加上星、百會;畏寒肢冷加灸命門、關元。推拿療法治中消:選穴:肝俞、脾俞、胃俞、建里、天樞、章門、期門、血海、中脘、梁門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用左右結構:㨰法在背部脊柱兩側施術,約6分鐘,重點在肝俞、脾俞、胃俞和局部阿是穴。用一指禪推法推背部脊柱兩側膀胱經第一側線,往返操作約5分鐘。指按揉肝俞、脾俞、胃俞、建里、天樞、章門、期門、血海,每穴約1分鐘。搓...
- 陽虛便秘
陽驅寒,溫煦下焦以散凝結。三陰交、脾俞可溫補脾陽,以利健運之功。更配天樞疏調大腸氣機。推拿療法:選穴:足三里、脾俞、胃俞、八髎、腎俞、命門、大腸俞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或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側從脾俞到八髎穴往返施術,時間約5分鐘;用輕快的按揉法在腎俞、大腸俞、八髎穴施術,每穴約1分鐘。橫擦胸上部、左側背部及骶部八髎穴,均以透熱為度。按揉足三里、脾俞各1分鐘,可配合捏脊3遍。橫...
- 泄瀉·暑濕證
、合谷、下巨虛灸法:艾條回旋灸,每穴10~15分鐘,以局部紅暈溫熱為度,每日1次,灸至泄瀉癥狀消失后再鞏固2~3次。推拿療法:選穴:大腸俞、長強、脾俞、胃俞、天樞。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用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旁的膀胱經從脾俞到大腸俞治療,每穴約1分鐘,后再在每穴上施以點按法,每穴操作1分鐘,以酸脹感為度。在胃腸部施用摩法,摩法以逆時針方向進行。飲食療法:推薦食材:泄瀉·暑濕證患者建議食用馬齒莧...
- 便秘·氣虛證
血虛—足三里。操作:毫針刺,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一療程。推拿療法:選穴:足三里、脾俞、胃俞、八髎、腎俞、命門、大腸俞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或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側從脾俞到八髎穴往返施術,時間約5分鐘;用輕快的按揉法在腎俞、大腸俞、八髎穴施術,每穴約1分鐘。橫擦胸上部、左側背部及骶部八髎穴,均以透熱為度。按揉足三里、脾俞各1分鐘,可配合捏脊3遍。橫...
- 膈消
雜善饑加關門、內關;目昏糊加光明、行間;頭暈加上星、百會;畏寒肢冷加灸命門、關元。推拿療法治膈消:選穴:肺俞、胰俞、心俞、中府、云門、氣戶、庫房、手三里、陽陵泉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用左右結構:㨰法在背部脊柱兩側施術,約6分鐘,重點在肺俞、胰俞、心俞和局部阿是穴。用一指禪推法推背部脊柱兩側膀胱經第一側線,往返操作約5分鐘。指按揉肺俞、心俞、胰俞、中府、云門、氣戶、庫房、手三里、陽陵泉,每穴約...
- 便秘·陰虛證
照海、太溪以滋腎陰。脾俞、三陰交、足三里益氣血之源,滋陰潤燥。大腸俞增強大腸傳導功能。推拿療法:選穴:足三里、脾俞、胃俞、八髎、腎俞、命門、大腸俞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或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側從脾俞到八髎穴往返施術,時間約5分鐘;用輕快的按揉法在腎俞、大腸俞、八髎穴施術,每穴約1分鐘。橫擦胸上部、左側背部及骶部八髎穴,均以透熱為度。按揉足三里、脾俞各1分鐘,可配合捏脊3遍。橫...
- 健忘
養所致。治療的方法應是養精填髓、益氣養血、化痰通竅、滋陰補腎、祛痰醒腦。除了藥物及食物治療外,推拿治療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選穴:太陽、風池、肩井、腎俞、腰陽關、命門、足三里、三陰交。操作方法:拿頭頂,按揉顳部(太陽穴)、視神經交叉點(風池穴),摩面、梳頭數次。拿頸項(肩井穴),腦為元神之府,頸項上承頭面,下續軀干,活動多而易勞損,頭面頸項按摩具有祛風通絡,寧神開竅的作用。左右結構:㨰揉脊柱(督脈),...
- 健忘病
養所致。治療的方法應是養精填髓、益氣養血、化痰通竅、滋陰補腎、祛痰醒腦。除了藥物及食物治療外,推拿治療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選穴:太陽、風池、肩井、腎俞、腰陽關、命門、足三里、三陰交。操作方法:拿頭頂,按揉顳部(太陽穴)、視神經交叉點(風池穴),摩面、梳頭數次。拿頸項(肩井穴),腦為元神之府,頸項上承頭面,下續軀干,活動多而易勞損,頭面頸項按摩具有祛風通絡,寧神開竅的作用。左右結構:㨰揉脊柱(督脈),...
- 消脾
善饑加關門、內關;目昏糊加光明、行間;頭暈加上星、百會;畏寒肢冷加灸命門、關元。推拿療法治消脾:選穴:肝俞、脾俞、胃俞、建里、天樞、章門、期門、血海、中脘、梁門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用左右結構:㨰法在背部脊柱兩側施術,約6分鐘,重點在肝俞、脾俞、胃俞和局部阿是穴。用一指禪推法推背部脊柱兩側膀胱經第一側線,往返操作約5分鐘。指按揉肝俞、脾俞、胃俞、建里、天樞、章門、期門、血海,每穴約1分鐘。搓...
- 血虛秘
血虛—足三里。操作:毫針刺,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一療程。推拿療法:選穴:足三里、脾俞、胃俞、八髎、腎俞、命門、大腸俞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或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側從脾俞到八髎穴往返施術,時間約5分鐘;用輕快的按揉法在腎俞、大腸俞、八髎穴施術,每穴約1分鐘。橫擦胸上部、左側背部及骶部八髎穴,均以透熱為度。按揉足三里、脾俞各1分鐘,可配合捏脊3遍。橫...
- 驚悸
少寐多夢而易驚醒,舌淡,苔薄白,脈細略數或細弦。選穴:肺俞、厥陰俞、心俞、膈俞、膻中、玉堂、紫宮、關元、氣海、三陰交、太沖、內關、神門、大陵。操作方法:病人俯臥位,在背部兩側膀胱經施以揉、左右結構:㨰法5分鐘,點按肺俞、厥陰俞、心俞、膈俞穴各1分鐘。若有陽性反應物者施以撥法,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病人仰臥位,拇指揉按膻中、玉堂、紫宮、關元、氣海穴各1分鐘。然后用掌根揉法沿任脈往返15次。用掌揉法沿左...
- 便秘·陽虛證
陽驅寒,溫煦下焦以散凝結。三陰交、脾俞可溫補脾陽,以利健運之功。更配天樞疏調大腸氣機。推拿療法:選穴:足三里、脾俞、胃俞、八髎、腎俞、命門、大腸俞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或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側從脾俞到八髎穴往返施術,時間約5分鐘;用輕快的按揉法在腎俞、大腸俞、八髎穴施術,每穴約1分鐘。橫擦胸上部、左側背部及骶部八髎穴,均以透熱為度。按揉足三里、脾俞各1分鐘,可配合捏脊3遍。橫...
- 泄瀉·濕熱蘊結證
、合谷、下巨虛灸法:艾條回旋灸,每穴10~15分鐘,以局部紅暈溫熱為度,每日1次,灸至泄瀉癥狀消失后再鞏固2~3次。推拿療法:選穴:大腸俞、長強、脾俞、胃俞、天樞。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用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旁的膀胱經從脾俞到大腸俞治療,每穴約1分鐘,后再在每穴上施以點按法,每穴操作1分鐘,以酸脹感為度。在胃腸部施用摩法,摩法以逆時針方向進行。飲食療法:推薦食材:泄瀉·濕熱蘊結證患者建議食用馬...
- 外感泄瀉
、氣海、關元、脾俞、胃俞、大腸俞、足三里。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用沉著緩慢的一指禪推法由中脘開始緩慢向下移至氣海、關元,往返操作5~6遍。用掌摩法逆時針摩腹,時間大約8分鐘。患者俯臥位,用左右結構:㨰法沿脊柱兩旁從脾俞到大腸俞治療,每穴約1分鐘。輕柔地按揉氣海、關元、足三里穴,每穴約2分鐘,在氣海穴治療的時間可以適當延長。寒濕(風寒)型泄瀉的飲食療法:推薦食材:干姜、高良姜、紅棗、紅糖、生姜、胡...
- 消中
病者,不渴而小便多是也。由少服五石,石熱結于腎內也。”《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內消之為病,當由熱中所作也。小便多于所飲。令人虛極短氣。夫內消者,食物消作小便也,而又不渴。”下消為病名。見《丹溪心法·消渴》。為內科消渴病之一。又稱消腎(《圣濟總錄》)、腎消(《醫學綱目》)、內消(見《圣濟總錄》卷十三)、消濁(見《幼幼集成》)。是指以小便量多,或如膏油,或甜,口渴多飲,面黑耳焦,日漸消瘦等為主要...
- 遺泄
命門、志室、八髎、三陰交、太溪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先用掌根揉法在神闕穴施術,以臍下有溫熱感為度。再用掌摩法摩小腹部,約5分鐘。然后按揉中極、氣海、關元各1~2分鐘。患者俯臥位,醫者用左右結構:㨰法在患者腰骶部治療,約5分鐘。用指按揉腎俞、命門1~2分鐘。用擦法橫擦腎俞、命門、八髎穴部位,以透熱為度。用指按揉法按揉三陰交、太溪各1~2分鐘。用左右結構:㨰法在大腿、小腿內側施術、時間約3分鐘。...
- 不寐
向兩側沿眉弓推至太陽穴,往返5~6遍;然后從印堂開始沿眼眶周圍治療,往返3~4遍,沿上述部位用雙手抹法治療5~6遍。指按揉印堂、攢竹、睛明、魚腰、太陽、神庭、角孫、百會,每穴1~2分鐘。用左右結構:㨰法在患者背部、腰部施術,重點在心俞、脾俞等部位,時間約5分鐘。指按揉神門、足三里、三陰交,每穴1~2分鐘。艾灸治療:選穴:脾俞、心俞、神門、足三里灸法:艾炷隔姜灸,用黃豆大小艾炷,每穴5~7壯,皮膚...
- 不寐病
向兩側沿眉弓推至太陽穴,往返5~6遍;然后從印堂開始沿眼眶周圍治療,往返3~4遍,沿上述部位用雙手抹法治療5~6遍。指按揉印堂、攢竹、睛明、魚腰、太陽、神庭、角孫、百會,每穴1~2分鐘。用左右結構:㨰法在患者背部、腰部施術,重點在心俞、脾俞等部位,時間約5分鐘。指按揉神門、足三里、三陰交,每穴1~2分鐘。艾灸治療:選穴:脾俞、心俞、神門、足三里灸法:艾炷隔姜灸,用黃豆大小艾炷,每穴5~7壯,皮膚...
- 不能眠
向兩側沿眉弓推至太陽穴,往返5~6遍;然后從印堂開始沿眼眶周圍治療,往返3~4遍,沿上述部位用雙手抹法治療5~6遍。指按揉印堂、攢竹、睛明、魚腰、太陽、神庭、角孫、百會,每穴1~2分鐘。用左右結構:㨰法在患者背部、腰部施術,重點在心俞、脾俞等部位,時間約5分鐘。指按揉神門、足三里、三陰交,每穴1~2分鐘。艾灸治療:選穴:脾俞、心俞、神門、足三里灸法:艾炷隔姜灸,用黃豆大小艾炷,每穴5~7壯,皮膚...
- 陽陵泉
查找頸背部壓痛點,確定痛點后取患者對側陽陵泉進行針刺,邊行針邊囑其做頸部旋轉、屈伸運動,如此反復1~2min后,再詢問其大幅度活動后的疼痛部位,最后在新的疼痛部位(多數時候與第1次疼痛部位相同)施行㨰法、彈撥或四指推法5~10min后即可。每日1次,3次為一療程。共治療63例,治療1個療程后痊愈53例,好轉10例,總有效率為100%。對腦梗死大鼠腦干、脊髓組織γ-氨基丁酸B型(GABAB)受體的...
- 痛經
每日1次,最好在每次月經來之前的一個星期開始施灸,兩次月經之間亦可施灸,月經來時停灸。推拿療法:選穴:氣海、關元、腎俞、八髎、期門、章門、肝俞、膈俞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站于其右側,用左右結構:㨰法在腰部脊柱兩旁及骶部治療,時間約4~5分鐘。然后用一指禪推法或按法治療腎俞、八髎,以酸脹為度,再在骶部八髎穴用橫擦法治療,以透熱為度。按揉章門、期門、肝俞、膈俞,每穴約半分鐘。拿血海、三陰交,以酸...
- 陽之陵泉
查找頸背部壓痛點,確定痛點后取患者對側陽陵泉進行針刺,邊行針邊囑其做頸部旋轉、屈伸運動,如此反復1~2min后,再詢問其大幅度活動后的疼痛部位,最后在新的疼痛部位(多數時候與第1次疼痛部位相同)施行㨰法、彈撥或四指推法5~10min后即可。每日1次,3次為一療程。共治療63例,治療1個療程后痊愈53例,好轉10例,總有效率為100%。對腦梗死大鼠腦干、脊髓組織γ-氨基丁酸B型(GABAB)受體的...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