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月真)脹 病證名。 ①指胸膈或上腹部脹滿不適。《素問·厥論》:“太陰之厥,則腹滿(月真)脹,后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張介賓《類經》注云:“濁陰主降,陰滯于上而不能降,故為(月真)脹。”多因脾虛失于健運,氣機失于和降所致,當予健脾調中。 ②指氣脹。尤怡謂:“(月真)脹,即氣脹。”參見該條。
治療(月真)脹的穴位
- 陰蹻
婦人血暈,胎衣不下,惡露不止,難產,腸鳴泄瀉,蠱脹,疝氣,淋病,遺精白濁,癃閉,遺尿,癇病夜發,臥...
- 臍孔
年,若灸少,則時或暫愈,后恐復發,必難救矣。但夏月人神在臍,乃不宜灸。《萬病回春》:治陰證冷極,熱...
- 更多治療(月真)脹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