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遵生八箋 (最后修訂于2009/1/6 15:18:51)[共217字]
摘要:《遵生八箋》養生專著。明·高濂撰。刊于公元1591年。二十卷。全書分為《清修妙論箋》、《四時調攝箋》、《卻病延年箋》、《起居安樂箋》、《飲饌服食箋》、《靈秘丹藥箋》、《燕閑清賞箋》、《塵外遐舉箋》等八箋。本書是一部內容廣博又切實用的養生專著,也是我國古代養生學的主要文獻之一。很有參考價值。現有清嘉慶十五年(1810)弦雪居重訂本等。近年有巴蜀書社等排印本。美·德貞(J·Dudgeon)曾與1895年將此書譯成英文,在國外廣為流傳。......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遵生八箋》
《遵生八箋》 養生專著。明·高濂撰。刊于公元1591年。二十卷。全書分為《清修妙論箋》、《四時調攝箋》、《卻病延年箋》、《起居安樂箋》、《飲饌服食箋》、《靈秘丹藥箋》、《燕閑清賞箋》、《塵外遐舉箋》等八箋。本書是一部內容廣博又切實用的養生專著,也是我國古代養生學的主要文獻之一。很有參考價值。現有清嘉慶十五年(1810)弦雪居重訂本等。近年有巴蜀書社等排印本。美·德貞(J·Dudgeon)曾與18
- 《遵生八箋》
《遵生八箋》 養生專著。明·高濂撰。刊于公元1591年。二十卷。全書分為《清修妙論箋》、《四時調攝箋》、《卻病延年箋》、《起居安樂箋》、《飲饌服食箋》、《靈秘丹藥箋》、《燕閑清賞箋》、《塵外遐舉箋》等八箋。本書是一部內容廣博又切實用的養生專著,也是我國古代養生學的主要文獻之一。很有參考價值。現有清嘉慶十五年(1810)弦雪居重訂本等。近年有巴蜀書社等排印本。美·德貞(J·Dudgeon)曾與18
- 遵生八箋、茶經、飲膳正要、食物本草精譯
作者:黃志杰等主編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ISBN:7502334254印次:1紙張:膠版紙出版日期:2000-2-1字數:1075000版次:1a內容提要:本書包括四部中醫經典名著:《遵生八箋》是明代一部養生專著,全書分清修妙論、四時調攝、起居安樂、延年卻病、飲饌服食、燕閑清賞、靈秘丹藥和塵外遐舉八個方面敘述,涉及各家理論、星相、飲食、花卉、書畫等各個領域。《茶經》是唐代作品,分上中下三卷,從
- 十二段錦
十二段錦 傳統氣功導引功法名。由八段錦演化而來。動作共分12段,故名。此功法至明代已基本定型,如冷謙《修齡要旨》、高濂《遵生八箋》、胡文煥《類修要訣》等皆有記述。清乾隆時《壽世傳真》易名十二段錦,其后《內功圖說》亦加整理記述,通行于世。作者:
- 八少八多訣
八少八多訣 養生口訣。八句有關飲食起居宜忌的口訣。《遵生八箋》:“少肉多菜,少食多嚼,少鹽多醋,少衣多客,少煩多眠,少欲多施,少糖多果,少車多步。”作者:
- 項與手爭
項與手爭 自我推拿方法名。《遵生八箋》:“踴身令起,平身正坐,兩手叉項,仰視舉首,左右抬搖,使項與手爭。”有保健強身的作用。作者:
- 掩耳屈首
掩耳屈首 導引功法名。方法為:用手掌掩住兩耳,伸屈頭部數次。《遵生八箋》:“邪風入腦,虛火上攻,則頭目昏旋,偏正作痛。……以兩手掩耳,折頭五七次,……以逐其邪,自然風散邪去。”作者:
- 高濂
高濂 明代文學家。字深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活于萬歷(1573-1620)年前后。能詩文,兼通醫理,擅養生,撰《遵生八箋》十九卷。記述有關四時調攝、生活起居、延年卻病、飲食、靈秘丹藥等養生之道,對于各種飲食記述較詳。作者:
- 掩耳
掩耳 自我推拿方法名。用手掌掩住兩耳,伸屈頭部數次。能治頭痛,眩暈。《遵生八箋》:“邪風入腦,虛火上攻,則頭目昏旋,偏正作痛。……以兩手掩耳,折頭五七次,……以逐其邪,自然風散邪去。”作者:
- 夜晚娛樂活動為什么會造成失眠?
度興奮而造成失眠,還易誘發不少的疾病。還有的人習慣于睡在床上言談歡笑,這樣極易使人興奮性增高,興奮性的增高可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導致失眠。古人有“寢勿言”的忠告,《老老恒言·安寢》中說:“寢不得大聲叫呼”,《遵生八箋》中也強調:“夜半勿哭泣,勿卒驚呼,勿恚怒,令神魂不安;勿大樂,使氣飛揚;勿多哭,傷臟;多喜,令人忘錯昏亂。”說明入睡前,大喜大樂,過度的言談歡笑,不利于睡眠,且易導致失眠癥。作者:不明
- 晚飯飽餐為什么易引起失眠?
明代醫家高濂所著《遵生八箋》中載:“夜勿多食,凡食后行走,約過三里之數,乃寢。”俗話也說:“早飯宜好,午飯宜飽,晚飯宜少。”晚餐吃的過飽,增加胃腸道負擔,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影響睡眠。現代研究認為,生理情況下,進食之后,腸胃等消化器官便開始工作,要消化食物,需要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如酶、胃酸及粘液蛋白等),這時就需要更多的血液供應才可滿足需要;而其他器官的供血相對減少,大腦也會出現暫時性的缺血,人就容
- 針灸推拿導引歌訣
二、《太極煉丹秘訣·太極拳歌訣》三、《峨嵋十二莊歌訣》四、《易筋經十二勢歌訣》五、《養壽詩歌·柔軟體操歌》六、《萬育仙書·導引歌訣》七、《內外功圖論輯要·導引歌訣》八、《類修要訣·導引歌訣》九、《遵生八箋·導引歌訣》十、《悟真篇·悟真歌》十一、《破迷正道歌》十二、《敲爻歌》十三、胎息抱一歌》十四、《洞元子內丹訣·導引歌訣》十五、《八卦內丹樁功·練功歌訣》十六、《達摩長壽秘功·點穴要歌》十七、《船山
- 方名中含“靈寶”的方劑
醫大全》卷七之“靈寶如意丹,《飼鶴亭集方》之“靈寶如意丹,《經驗各種秘方輯要》之“靈寶妙應丹、“靈寶救苦丹,《雞鳴錄》之“靈寶香紅丸,《遵生八箋》卷四引《道藏》之“靈寶辟瘟丹,《集驗良方》卷二之“靈寶如意萬應神效痧藥,《楊氏家藏方》卷一之“草靈寶丹,《是齋百一選方》卷十六之“神仙靈寶膏,《經
- 八段錦
后瞧。搖頭擺尾去心火,背后七顛百病消。攢拳怒目增氣力,兩手攀足固腎腰。文八段又稱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氣。其圖式出南宋·河濱丈人《攝生要義》。明·王圻《三才圖會》載有類似圖式并附有功法。高濂《遵生八箋》括為歌訣:“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昆侖。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微擺撼天柱,赤龍攪生津。漱津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閉氣搓手熱,背摩后精門。盡此一口氣,想
- 真西山先生衛生歌
真西山先生衛生歌 養生歌訣。南宋·真德秀撰。《遵生八箋》載其歌訣為:“萬物惟人為最貴,百歲光陰如寄旅。自非留意修養中,未免病苦為心累。何必餐霞餌大藥,妄意延齡等龜鶴。但于飲食嗜欲間,去其甚者即安樂。食后徐徐行百步,兩手摩脅并腹肚,須臾轉手摩腎堂,謂之運動水與土。仰面仍呵三四呵,自然食毒氣消磨。醉眠飽臥具無益,渴飲饑餐猶戒多。食不俗粗并欲速,寧可少餐相接續。若教一飽頓充腸,損氣損脾非是福。生食粘膩
- 中醫食療學
頌和《圖經本草》第九章陳直和《養老奉親書》第十章李杲和《食物本草》第十一章王好古和《湯液本草》第十二章賈銘和《飲食須知》第十三章忽思慧和《飲膳正要》第十四章徐春甫和《古今醫統大全》第十五章高濂和《遵生八箋》第十六章沈李龍和《食物本草會纂》第十七章袁枚和《隨園食單》第十八章徐文弼和《壽世傳真》第十九章黃宮繡和《本草求真》第二十章章穆和《調疾飲食辯》第二十一章王士雄和《隨息居飲食譜》第二十二章費伯雄和
- 壽世保元
1a內容提要:中國古代養生療疾八大巨著有。已出版的以上三部巨著,在中國醫學乃至中國文化寶庫中所具有的獨特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其中,《本草綱目》就天下飲食物而提供的豐富知識乃是“民生日用不可廢者”;《遵生八箋》是眾多的古代養生典籍中唯一從身體和心理等諸方面建立了完整的日常養生體系的集大成之作;而作為上古三大奇書的《黃帝內經》則從四季與人體四肢、五行與人體五臟等方面的對應關系,確立了辨證、整體的中國醫學
- 吳玉冰:淺談中醫茶療史
禧光緒醫方選議》更有大量的實例記載,可見當時中醫茶療盛行于世。在這種背景下,中醫茶療的主體形式逐漸淡化了以茶葉為主而蛻變成一種綜合陛治療手段。而茶人墨客在著述中談論養生茶療者頗多,最具代表性的為《遵生八箋》中“茶泉類專論一章,集中談論識茶、采茶、泡茶等茶事活動中能帶給人們的一種親近自然的養生狀態。《壽世青編》中所述的“十二時無病法更是強調了茶在養生保健中的重要地位。這種以養
- 談醫論酒話養生
下氣,治心腹痛。茵陳酒,治風疾、筋骨攣急。紅曲酒:治腹中及產后瘀血。花蛇酒,治諸風頑痹、癱瘓攣急、惡瘡疥癬。蝮蛇酒,治惡瘡諸瘺、惡風頑痹癲疾。鹿茸酒:陽虛痿弱、小便頻數、勞損諸虛等。而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所記則過于繁復。其云:“此皆山中人家養生之酒,非甜即藥,與常品迥異,豪飲者勿共語也。甜酒如:桃源酒、香雪酒、碧香酒、葡萄酒等;藥酒如:白術酒、地黃酒、菖蒲酒、黃精酒等。茲錄黃精酒概括
- 陳寶貴臨證經驗創傷性腦損傷:補氣化瘀開竅
豁痰,化濕和中,消腫止痛,治神昏、健忘、耳聾。《本經》載:“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惑,延年。《別錄》載:“聰耳目,益心智,高志不老。《遵生八箋·靈秘丹藥》:“能開智慧,添神明。陳寶貴醫師指出,TBI時應用石菖蒲用量須大,每劑用量應達到30克,如此方能取得良好臨床療效。臨證時常用菖蒲配五味子,開竅與安神并用。且五
- 中老年人飲食療法食物的合理選擇
色紅潤,雙目有神。因此,他非常推崇生姜的延壽作用,嘗作歌云:“一斤生姜半斤棗,二兩白鹽三兩草(甘草),丁香沉香各半兩,四兩茴香一處搗。煎也好,點也好,紅白容顏直到老。此歌后被明代高濂《遵生八箋》所載,輾轉抄錄,在民間流傳不衰。現代研究證實,生姜主要含揮發油、姜辣素、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等。具有促進胃液分泌、止嘔驅風、抗菌消炎作用。山東省采用萊蕪生姜為主劑制成“萊蕪姜酒,經果
- 香熏在民間
、彈琴、選石等事,無一不精(《長物志》)。香熏于明代文人來說,是生活必需,正如《溉堂集·文集·塒齋記》所謂“時之名士,所謂貧而必焚香,必啜茗。明代養生著作《遵生八箋》中載有不少有關香熏的內容,如“燕閑清賞箋中收錄了蟬蠶香、都夷香、兜末香等多種古代名香和聚仙香方、玉華香方、沉速香方等香方,并且將當時流行的合香分為幽閑者可以清心悅性、恬雅者可以暢懷舒
- 中醫與氣功
著大量的氣功資料,如冷謙的《修齡要時》,本著《內經》攝生理論,提出了“四旨調攝”、“起居調攝”、“長生一十六字訣”等功法;聶尚恒的《醫學匯涵》,設氣功導引專章,著重防病治病,頗切臨床實用;高濂的《遵生八箋》,氣功內容豐富;萬全的《養生四要》,練功方法簡明。等等,不一而足。 綜上所述,氣功的產生發展,從來都是伴隨著中醫學的產生發展而來的,氣功自古以來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學多種治療方法當
- 中國傳統文化精華:本草綱目(上下冊)
識,它所具有的內容的廣泛和實用性,確實足以使見之者成為一個博學之士和一個具有豐富經驗的“生活家”。因此,我們說《本草綱目》是一部實用性的生活經典大全,就像說《黃帝內經》是我國上古一部偉大的奇書,《遵生八箋》是中國古代養生學的集大成之作一樣,一點也不過分。但是,由于其文字太過簡奧難懂,其中許多古醫病名和病癥與現代醫學的術語也相去太遠。今天的人們幾乎難以下讀,這大概就是它在當代未能像古代一樣廣為流傳,
- 推拿抗衰老機制初探
深入研究。【關鍵詞】推拿;抗衰老;作用機制;初探推拿是中醫臨床學科中的一門外治法,它是通過醫者在患者身體上一定部位或特定穴位施用一定手法,從而產生治病效果,具有簡便、舒適、有效、安全的特性。早在《遵生八箋》中就有記載:“人身流暢,皆一氣之所通,氣流則形和,氣塞則形病……按摩導引之術,所以行氣血,利關節,故延年卻病,以按摩導引為先,說明中國古代就已運用推拿來抗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