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針灸資生經》為書名。南宋·王執中撰。刊行于嘉定十三年(1220年)。書分七卷。卷一載全身穴位;卷二概述針灸方法;卷三至七,分論各科病癥針灸治療。本書引前代針灸文獻,考人體穴位位置,注重灸法。[1]
本書廣泛參考歷代針灸文獻,結合作者本人的針灸臨床經驗和心得對針灸作了較系統的介紹。卷一論人體各部分的腧穴,并附圖46幅;卷二論針灸法;卷三-七為多種疾病的針灸用穴。本書很重視醫療實踐,提出不可拘泥于人神禁忌的主張,同時糾正了古書中的一些錯誤。現有元刻本,明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3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針灸資生經
- 《中國醫籍考》:[卷二十一]明堂經脈(一)
。〔明堂針灸經〕書錄解題二卷佚〔王氏(執中)針灸資生經〕讀書附志七卷存趙希弁曰。上王執中所編也。執...
- 《雜病廣要》:[外因類]中風
二盞,姜十片,煎至一盞,空心稍熱服神效。(《針灸資生經》)(按∶《衛生十全方》用木香方,與此同趣,...
- 《針灸資生經》:[針灸資生經第一]偃伏頭部中行十穴
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瀉盡更留針取之。得氣即瀉。《針灸資生經》南宋·嘉定十二年王執中公元1220年...
- 《針灸資生經》:[針灸資生經第一]偃伏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理卒不識人。風眩鼻塞等疾。亦不可廢者。其穴與臨《針灸資生經》南宋·嘉定十二年王執中公元1220年...
- 《針灸資生經》:[針灸資生經第一]正面部中行六穴
氣即瀉。明云、二分。(千云。當頤直下骨后陷中。)《針灸資生經》南宋·嘉定十二年王執中公元1220年...
- 更多古籍中的針灸資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