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素問》為書名。全名《黃帝內經素問》。與《黃帝內經靈樞》合稱《黃帝內經》。為中醫學的經典著作。原書九卷八十一篇。主要闡述陰陽、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等中醫學基本理論。與《黃帝內經靈樞》相呼應,內有多篇論述經絡、腧穴及針灸治病、用穴禁忌等,是研究針灸的重要參考文獻。[1]
《黃帝內經素問》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約成書于戰國時期[2] 。《黃帝內經》撰成之初,在戰國時代可能為《黃帝脈書》、《扁鵲脈書》等20余種單行本,西漢后期,劉向、劉歆父子校書,始由李柱國等校定為《黃帝內經》十八卷。到東漢初班固撰《漢書》時,這些醫籍的傳本仍被完整保存,而載于《漢書·藝文志》。東漢末張仲景撰《傷寒雜病論》、魏末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時,《漢書·藝文志》的十八卷本《黃帝內經》傳本即已不復存在,不僅被分割為《黃帝內經素問》、《九卷》或《針經》兩書,而且“亦有所記亡失”。 《黃帝內經素問》在漢魏、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傳本。為張仲景、王步和、孫思邈、王燾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齊梁間(公元6世紀)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當時其中的第七卷已亡佚,實際只有八卷。這個傳本先后被唐·王冰、宋·森億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后失傳。(2)唐·王冰注本,唐·寶應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為底本注《黃帝內經素問》,將已亡佚的第七卷,以七篇“大論”補入,到北宋·嘉祐·治平(1057-1067)年間,設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礎上進行校勘,定名為《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雕版刊行,而定型。
《黃帝內經素問》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136/huangdineijingsuwen/index.shtml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清] 張志聰)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129/huangdineijingsuwenjizhu/index.shtml
《黃帝內經素問校義》([清] 胡澍學)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137/huangdineijingsuwenxiaoyi/index.shtml
《黃帝素問直解》([清] 高士宗)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134/huangdisuwenzhijie/index.shtml
《素問經注節解》([清] 姚止庵)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135/suwenjingzhujiejie/index.shtml
《素問識》([日本人、丹波元珍])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147/suwenshi/index.shtml
《讀素問鈔》([元] 滑壽)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143/dusuwenchao/index.shtml
《素問六氣玄珠密語》([唐] 王冰)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122/suwenliuqixuanzhumiyu/index.shtml
《黃帝內經素問遺篇》([宋] 編撰人不詳)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150/huangdineijingsuwenyipian/index.shtml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金] 劉完素)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152/huangdisuwenxuanminglunfang/index.shtml
《素問要旨論》([金] 劉完素)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151/suwenyaozhilun/index.shtml
《素問玄機原病式》([金] 劉完素)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125/suwenxuanjiyuanbingshi/index.shtml
《素問靈樞類纂約注》([清] 汪琥辨)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133/suwenlingshuleizuanyuezhu/index.shtml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素問
- 《中國醫籍考》:[卷一]醫經(一)
帝內經〕漢志十八卷佚〔外經〕漢志三十七卷佚〔黃帝素問〕隋志九卷(梁八卷按舊唐志亦曰八卷)存佚皇甫謐曰...
- 《黃帝內經太素》:[卷第十五·診候之二]五臟脈診
平按∶此篇自肝脈弦至是謂五臟脈,見《素問》卷七第二十三《宣明五氣篇》,又見《甲乙經》卷四第一《經脈》...
- 《黃帝內經太素》:[卷第三(卷首缺)·陰陽]陰陽雜說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是謂得道,見《素問》卷一第四《金匱真言論》。自黃帝問于岐伯曰人有四經至陰陽相過曰...
- 《黃帝內經太素》:[卷第十九·設方]知針石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神無營于眾物,見《素問》卷八第二十五《寶命全角論》篇,又見《甲乙》卷五第四。自黃帝...
- 《中國醫籍考》:[卷五]醫經(五)
序云,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共十八卷。即內經也。素問外九卷。漢張仲景及...
- 更多古籍中的素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