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瑞竹堂經驗方 (最后修訂于2015/11/6 16:17:47)[共342字]
摘要:《瑞竹堂經驗方》為中醫方劑著作 。十五卷。元·沙圖穆蘇撰 。約刊于1326年。本書分為諸風、心氣痛、疝氣、積滯、痰飲、喘嗽、羨補、頭面、口眼耳鼻、發齒、咽喉、雜治、瘡腫、婦女、小兒共15門,采方310余首。選方較為精要,或選自各家方書,或采錄見聞中經驗效方。現尚存1795年日本復刻的十五卷本。但國內在清初時本書曾一度失傳,故編修《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中輯佚改編為五卷本,分為調補、消導、勞傷、遺濁、喘嗽等24門,另附補遺一卷,共180余方。現存日刊活字本、清光緒當歸草堂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瑞竹堂經驗方》全文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68/ruizhutangjingyanfang/index.shtml......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瑞竹堂經驗方》
《瑞竹堂經驗方》 醫方著作。十五卷。元·沙圖穆蘇撰。約刊于1326年。本書分為諸風、心氣痛、疝氣、積滯、痰飲、喘嗽、羨補、頭面、口眼耳鼻、發齒、咽喉、雜治、瘡腫、婦女、小兒共15門,采方310余首。選方較為精要,或選自各家方書,或采錄見聞中經驗效方。現尚存1795年日本復刻的十五卷本。但國內在清初時本書曾一度失傳,故編修《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中輯佚改編為五卷本,分為調補、消導、勞傷、遺濁
- 《瑞竹堂經驗方》
《瑞竹堂經驗方》 醫方著作。十五卷。元·沙圖穆蘇撰。約刊于1326年。本書分為諸風、心氣痛、疝氣、積滯、痰飲、喘嗽、羨補、頭面、口眼耳鼻、發齒、咽喉、雜治、瘡腫、婦女、小兒共15門,采方310余首。選方較為精要,或選自各家方書,或采錄見聞中經驗效方。現尚存1795年日本復刻的十五卷本。但國內在清初時本書曾一度失傳,故編修《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中輯佚改編為五卷本,分為調補、消導、勞傷、遺濁
- 封臍艾
封臍艾 灸法的一種。《瑞竹堂經驗方》:“封臍艾:治腰膝痛,臍腹冷痛;老人、弱人、婦人、小兒泄瀉,又宜用之。每日熨烙為效。海艾、蛇床子各一兩,木鱉子二對(生用,帶殼用),右為細末,與艾葉三味相和勻。作一紙圈,于內可以容熨斗,將藥可用綿包裹定,安在紙圈內,放在臍上,用熨斗熨之。”作者:
- 沙圖穆蘇
沙圖穆蘇 元代醫家。一作薩里彌實,字謙齋,號竹堂。蒙族。平時留心醫藥,積累單驗效方,并取名《瑞竹堂經驗方》,其中之女科八珍散,應用甚廣。其方共三百四十四首,系由《醫方類聚》中補輯所得。作者:
- 熊彥明
熊彥明 元代醫家。建陽(今屬福建)人,生平欠詳。嘗輯有《類編南北經驗醫方大成》十卷,系輯自孫允賢《醫方集成》,及《濟生拔萃》、《宣明論方》、《瑞竹堂經驗方》等而成。作者: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治紫癜風
用舶上硫黃,不以多少,用米醋化開,將茄蒂蘸硫黃醋,磨擦癜風處。《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治諸般癜風
用豬牙皂角,不以多少,用炭上燒成灰,每服一錢,空心好酒調服。《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代灸膏
代灸膏 敷貼用方藥之一。《瑞竹堂經驗方》:“代灸膏:治老人衰弱,元氣虛冷,臟腑虛滑,腰部冷痛沉重,飲食減少,手足逆冷不能忍者。大附子一個(炮)、吳茱萸、桂皮、木香、蛇床子各半兩,馬藺花一兩(焙),右為細末,每用藥半匙、白面半匙、生姜汁半盞,同煎成膏,攤于紙上,臨臥貼臍,以油紙覆其上,綿衣系之,自夜至明乃去。每夜如此貼之,其腰腹如灸百壯。除寒積腰疼,貼腰眼。”作者: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如神救苦散
治左癱右瘓,風濕痹,走注疼痛,無問男子婦人,遠年近日,并皆治之。御米殼(一兩,去頂,蜜炒)陳皮(五錢,去白)虎骨(酥炙)乳香(研)沒藥(研)甘草上為細末,除乳香、沒藥另研外,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連滓熱服,病在上食后《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白花蛇造酒方
治大風。每白花蛇一條,蒸米一斗,缸底先用酒曲,次將蛇用絹袋盛之,頓于面上,后蒸飯和勻,頓許《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澡洗藥
治一切風疾,燥癢,淋洗。干荷葉(二斤)本零陵香茅香藿香威靈仙(去土。以上各一斤)甘松香白芷(上為咀,每用二兩,生絹袋盛,用水二桶,熬數十沸,放稍熱,于無風房內淋浴,避風,《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甘露散
服如意之后,便服此藥即補,能分陰陽,大有效驗。白滑石(六兩,燒)澤瀉甘草(各一兩。去皮)人參茯苓白術木豬苓(各半兩。去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服。要分陰陽,蜜和丸,如彈子大,每用白湯化開,加稀面糊《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飛步丸
治陰陽風濕香港腳,手臂舉動不起,無問遠近,并皆治之。紫金皮(二斤,取頭末八兩,揀時嚼如腦子味透頂者方佳,又名滑藤根)五加皮(二兩五錢木鱉上五味為細末,醋糊為丸,如似兩魚眼睛大,每三十至五十丸,空心用鹽木瓜少許,細嚼和《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腦麝祛風丸
治左癱右瘓,游平章服此藥得愈,最有效驗。白花蛇頭(一個帶項二寸,酒浸炙)烏梢蛇尾(兩個,長七寸,酒浸炙)川烏頭(三個,去防風(去麝(各一上為細末,姜汁糊為丸,如桐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五十丸,煎小續命湯送下,不拘時候服《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換骨丹
治卒中風,口眼斜,左癱右瘓,不能言,用此藥與搐藥不臥散,汗出其人必愈,有效。麻黃(五斤,去苗根,不用節)槐角子桑白皮(去赤皮)仙術香白芷川芎威靈仙少許,研)用生濃衣被蓋之,勿令透風,通身汗出是效也。《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馬丹
治男子婦人中風,口眼斜,痰涎壅盛,語言謇澀,手足不仁,筋脈拘攣,肢體不舉,或寒損傷真川烏(二兩,炮)川芎(七錢)真蘇木地龍(各半兩。去土)草烏頭(炮)續斷(酒浸)鱉子(去殼,板(各一兩上件碾為細末,用煮酒打陳米粉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溫酒送下。《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麝香虎骨散
治男子因氣虛血弱,風毒邪氣,乘虛攻注皮膚骨髓之間,與氣相搏,往來交擊,痛無常處,虎脛骨(酥炙,半兩)敗龜板(半兩,炙)麒麟竭(研)赤芍藥沒藥(研)自然銅(醋炙芷(各一上件一十八味,如修制干,入麝香在內為末,每服一錢,用熱水少許調服,空心服之,比服《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搐藥不臥散
藿香石花(黃者)人參藜蘆(去苗葉,取根)芍藥谷精草苦丁香石膏(研)川上十一味停分,為細末,每用三字,口噙水,左右鼻內搐之,作涕為效,與前方換骨丹一對《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圣靈丹
治男子婦人,風濕相搏,氣痹,傳于手足,麻腫疼痛,久則偏枯,及香港腳不能行履,大治癱過兩川烏(生,去皮臍,切片)草烏(去皮尖,切片,鹽炒香熟去鹽。以上各半兩)麻黃(微炒,木香(二瓜子(炒黃上為細末,煉白砂蜜,冷定和搜成劑,每一兩重分為一十二丸,每服二丸,隔夜生姜自然汁《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薏苡仁湯
治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難以屈伸。薏苡仁(去皮,一兩)當歸(去蘆,一兩)芍藥麻黃(去節)桂(去粗皮。各一兩)甘草上為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生姜五、七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若病患汗出者《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二、心氣痛門]治急心疼方
斑蝥(七個,頭翅全)胡椒(四十九粒)上將二味同炒令斑蝥焦碎,吹去斑蝥不用,凈吹胡椒無斑蝥末,將胡椒碾為細末,只作一服《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四、積滯門]丁香爛飯丸
治中脘胃痛,消食快氣。丁香京三棱(炮)木香廣術(各一錢。炮)縮砂仁益智仁丁皮甘松(去土,各三上為細末,蒸餅,水浸去皮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湯送下,細嚼亦可,不拘《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甜瓜子丸
治風濕相搏,腰腳疼痛,服之大效。甜瓜子(三兩,凈,炒黃色)干木瓜(一兩半,去皮穣)威靈仙(一兩)川烏頭(半兩,炮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避風處少息,汗出為度,如病《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仙酒方
治諸風疾。前監察御史兼西京留守竇文炳染風疾,手足拘攣,半身不遂,累蒙恩醫不愈,訪人牛膝(洗凈,細切)秦艽(去裂紋)桔梗(去蘆)防風(去蘆)羌活(去蘆,細切)晚蠶砂皮,細切)火麻子(一斤上件為末,糯米酒二斗,于大瓷器內浸藥封口,第七日開封,勿令面近瓶口,恐藥氣出犯人寶上《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真方白丸子
治風,可常服,永無風疾隔壅之患,呂九山總管家用秘方。大半夏(湯泡七次)白附子(洗凈,略炮)天南星(洗凈,略炮)天麻川烏頭(去皮尖,上為細末,生姜自然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后臨臥,茶清熟水送下,《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復春丸
治腰腳風濕、勞損,手足麻痹,筋骨疼痛不能屈伸,活血注顏補虛。萆(四兩)破故紙(炒)杜仲(炒去絲)葫蘆巴(炒)木通(各二兩)骨碎補(去毛)虎(去蘆,酒上件一十五味為細末,與胡桃一處,再研極細,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食《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五、痰飲門]二陳湯
治痰飲為患,或嘔吐惡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發寒熱,或因食生冷。半夏(湯泡七次)橘紅(去白,各五兩)甘草(一兩半,炒)白茯苓(去黑皮,三兩)上為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七片,烏梅一個,煎至六分,去滓,熱服,每服加竹《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紫萍一粒丹
治一切風疾,累經效驗。天生靈草無根干,不在山間不在岸,始因飛絮逐東風,泛梗青青飄水面,神仙一味起沉,采時須是七月半,選甚癱風與大風,鐵頭上也出汗。上采紫背浮萍草,攤于竹篩內,下著水,曬干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豆《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五、痰飲門]神圣餅子
治痰及一切頭風。豬牙皂角(炮,存性,凈末一錢)玄胡索(一錢,凈末)青黛(研,半錢)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捏作餅子,曬干,每用一餅,新水化開,男左女右,仰《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勻氣散
此方前代曾服有效風藥,服之十三日安。可治腰腿疼,半身不遂,手足不能屈伸,口眼斜服之白術(四兩,煨)沉香(五錢,鎊)天麻(一兩)天臺烏藥(三兩)青皮(五錢,去穣)白芷甘草(各五錢)人參(去蘆,五錢)上為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紫蘇五葉,木瓜三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二、心氣痛門]治急心氣疼
海上方急救男子婦人心疼,禁了牙關欲死者,可急救之。隔年老蔥白上將老蔥白三五根,去皮須葉,擂為膏,將病患口斡開,用銀銅匙將蔥膏送入咽喉中,用香黃水《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二、心氣痛門]蠶砂散
治男子婦人心氣痛不可忍者。晚蠶砂(不拘多少)上為細末,用滾沸湯泡過,濾凈,取清水服之立止。《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三、小腸疝氣門]奪命丹
治遠年日近小腸疝氣,偏墜搐痛,臍下脹痛,以致悶亂及外腎腫硬,日漸滋長,陰間濕癢,吳茱萸(一斤,去枝梗凈,四兩酒浸,四兩醋浸,四兩湯浸,四兩童子小便浸,各一宿,焙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酒或鹽湯下。《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木瓜虎骨丸
治風寒濕客于營衛合而成痹,使肢節疼痛,麻痹不仁,手臂無力,項背拘急,腳膝筋攣不能木瓜肉麒麟竭(另研)沒藥(另研)自然銅(,醋淬七次,研)木香虎脛骨(酒炙黃)歸身(銼,二兩)上件一十五味,除另研外,為細末,拌勻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送下《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乳香應痛散
治手足麻痹,筋骨疼痛,補虛注顏。蒼術(半斤或四兩,制)川烏(炮)草烏(各一兩半。焙)地龍(去土,半兩)五靈脂(一汗)茴香(香沒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丸,空心溫酒送下,干物壓之,鹽湯《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三、小腸疝氣門]木香楝子散
治小腸疝氣,膀胱偏墜,久患,藥不效者,服此藥其效如神。(燕同知秘傳)川楝子(二十個為末,未碾前先同巴豆二十粒同楝子炒黃赤色,去巴豆不用)萆(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重,入麝香少許,空心,炒茴香鹽酒調下。《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四、積滯門]七香丸
治酒食過傷,停飲。消積、寬胸膈、快脾。丁香乳香(研)木香麝香(研)安息香(研)沉香(鎊)藿香(各二錢半)青橘皮(去穣豆蔻(面煨。各一油,別研入)上用陳米四兩與皂角、墨、巴豆一處炒令焦黃,用重紙裹,候冷,同前藥研為細末,白面糊三、《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三、小腸疝氣門]木賊散
治小腸疝氣。木賊(不拘多少,去節,先將鍋子燒熱,取離火炒)上碾為細末,空心,熱酒調下。《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三、小腸疝氣門]治疝氣
驗過如神。川楝子(一兩)八角茴香(一兩)舶上茴香(五錢,其狀如葵花子真也,味如茴香)吳茱萸(各二錢)粉上水二鐘,生姜三片,蔥六莖,煎至八分,溫服,每服一兩,仍以草烘熱包裹子袋頻易,第《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加味三生丸
治風痰氣壅。南星半夏天麻白附子人參(以上各一兩)上皆生用,碾羅為極細末,生姜自然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臨臥《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愈風丹
治諸般風證,偏正頭風。通圣散四物湯黃連解毒湯(各一兩,加后藥∶)羌活細辛甘菊天麻何首烏薄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不拘時候,茶酒任下。《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四、積滯門]香棱丸
消食快氣,寬中利膈,化痰。(小大哥副使常服)。京三棱廣術青皮陳皮(各銼碎,醋煮,焙干)蘿卜子(炒,別研)縮砂仁白豆蔻仁魏(半半兩)上件為細末,以神曲、麥末打糊,研入阿魏,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姜湯下,不拘時候。《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四、積滯門]香棗丸
治蠱氣病,蠱有十種。苦丁香上為細末,用熟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九丸,煎棗湯送下,空心,服之立效,三《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四、積滯門]萬靈丸
取蟲宣積。(浙東傳得效。)黑牽牛(一斤,取頭末一十兩,生用)大腹子(一斤,扁者,取七兩末,生用,如尖者是檳莪術(煨,三上為細末和勻,用好紫色皂角半斤,去皮弦,切碎,用水兩大碗,浸一宿,冬月兩宿,撈去錢重補之。忌生、冷、腥、硬之物,大有神效。孕婦勿服。《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四、積滯門]木香枳殼丸
寬胸膈,進飲食,消食快氣。木香檳榔陳皮(去白)黃連(去須)廣術(煨)當歸(去蘆)枳殼(去穣,麩炒)青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后姜湯送下。若有瘡毒,急服百《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四、積滯門]勝紅丸
治心腹痞滿,消食快氣,美進飲食。三棱(醋炙)廣術(醋炙)青皮(去穣,炒)陳皮(去白)干姜(火炮)良姜枳實(去穣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姜湯或木香同煎,陳皮湯送下,不拘《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龍虎丹
治男子婦人,心神恍惚,陽明經大盛,時復驚懼失位,口發狂言,不避親疏,一切風病等證龍骨(研)虎骨(酥炙)人參箭頭朱砂(研)遠志(甘草水煮,去骨)酸棗仁(炒去殼。砂末,外用之氣上為細末,用無灰酒打面糊,冷定,和搜成劑,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溫酒送不發《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五、痰飲門]神仙墜痰丸
治痰壅,胸痞氣湊,此藥下痰。(史府判驗。)黑牽牛(一斤,取頭末四兩)皂角(無蟲蛀者,去皮弦,酥炙黃色,去子凈一兩六錢)生白上為細末,清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漸加至百丸,空心溫酒送下,看病輕《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一、諸風門]如神散
治風濕手臂痛,左癱右瘓,風氣等證。真皂角(去皮弦,八兩)海亦兒(半兩,即合孩兒香茶者是)北棗(四兩)先將皂角熬成清汁,濾去滓,將棗兒并海亦兒用桑柴文武火熬干,取出棗兒,瓷器內收頓,四《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五、痰飲門]控涎丹
治胸膈背項腰胯手腳隱痛,筋骨牽引釣疼,坐臥不能,走注不定。俗醫不曉,便用風藥及針或非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上為細末,煮粥為丸,如梧桐子大,曬干,食后、臨臥,每服五、七丸至十丸,淡姜湯送下《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瑞竹堂經驗方》:[五、痰飲門]敵痰丸
治痰盛,寬胸膈,快氣。(完顏府判傳。)黑牽牛(三兩)皂角(二兩,去皮弦,火中微燒)白礬(枯,一兩)半夏曲(炒,一兩)陳皮上為細末,煮蘿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臨臥淡姜湯送下。《瑞竹堂經驗方》元沙圖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