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huáng dì nèi jīng tài sù
2 英文參考
Huangdi Neijing Taisu[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Grand Simplicity of Inner Canon of Huangdi[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注解
《黃帝內經太素》為《黃帝內經》整理注釋類著作[1] ,隋唐閭楊上善撰[2]。原三卷[2]。本書是注釋《內經》的早期傳本,不僅保存《內經》中一些原文的較早形態,而且楊氏的注文在考校字義、注釋原文和引錄一些古典醫籍的佚文方面,對研讀《內經》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2]。原書為日本影寫的唐人卷子本,近人校注后出版。1980年,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又得其缺卷本加以影印[2]。
《黃帝內經太素》是《黃帝內經》的一種早期傳本。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針經》(即《黃帝內經靈樞》)兩部分的內容。原書在隋唐之際經楊上善重加編次和注釋,擴為三十卷,今已殘缺。國內刊本只有二十三卷。本書不僅保存了《黃帝內經》中一些原文的較早形態。全書在考校字義,詮釋發揮和引錄古醫書佚文等方面,對研究《內經》有一定的參考價值。1949年后有排印本。
《黃帝內經太素》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138/huangdineijingtaisu/index.shtml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黃帝內經太素
- 《中國醫籍考》:[卷六]醫經(六)
〔楊氏(上善)黃帝內經太素〕(宋志。作黃帝太素經。)舊唐志三十卷(宋志。作三卷訛。)缺杜光庭曰。太子...
- 《黃帝內經太素》:[卷第二(卷末缺)·攝生之二]九氣
云∶按《甲乙經》歸正二字作止字。氣留《甲乙經》作氣流。)《黃帝內經太素》唐楊上善公元618-907年...
- 《黃帝內經太素》:[卷第二(卷末缺)·攝生之二]壽限
骨解墮,天癸盡矣,故發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黃帝內經太素》唐楊上善公元618-907年...
- 《黃帝內經太素》:[卷第三(卷首缺)·陰陽]調陰陽
天命也。平按∶顧本《素問》氣骨作骨氣,趙府本仍作氣骨。)《黃帝內經太素》唐楊上善公元618-907年...
- 《黃帝內經太素》:卷第五(卷首缺)·人合
,應天地之形也。平按∶《靈樞》齒牙作牙齒,時上有四字。)《黃帝內經太素》唐楊上善公元618-907年...
- 更多古籍中的黃帝內經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