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黃帝明堂灸經》為書名。撰人不詳。原書出唐代以前,北宋王懷隱編入《太平圣惠方》,即第一百卷的《明堂灸經》,末附小兒灸法。北宋末年(1127年)刊有單行本,題作《黃帝明堂灸經》。書中分別記載成人及小兒常用要穴的灸治經驗,并附有四十余幅腧穴圖。竇桂芳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輯入《針灸四書》中。[1]
《黃帝明堂灸經》有一卷本及三卷本兩種,內容全同。本書約為北宋末書商抄錄《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中的《明堂灸經》及《小兒明堂灸經》的全文,改題此名刊行者。原書系唐代佚名氏撰,書中分別記載成人及小兒常用要穴的灸治方法和所治疾痛。并附40余幅腧穴圖。現存日刻本。元代時此書輯入《針灸四書》中。
3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黃帝明堂灸經
- 《黃帝明堂灸經》:序
欲俾華夷同歸壽域云爾。(按上文已見載《太平圣惠方》)至大辛亥春月燕山活濟堂刊《黃帝明堂灸經》唐代不詳...
- 《黃帝明堂灸經》:[卷上]點灸法
灸時,須得身體平直,四肢無令拳縮,坐點無令俯仰,立點無令傾側。灸時孔穴不正,《黃帝明堂灸經》唐代不詳...
- 《黃帝明堂灸經》:[卷上]用火法
燭更佳。諸蕃部落,知此八木火之忌,用鑌鐵擊KT石得火出,以艾引之,遂乃著灸。《黃帝明堂灸經》唐代不詳...
- 《黃帝明堂灸經》:[卷上]定灸多少法
炷下,宜歇火氣少時,令氣血遂通,再使火氣流行,候炷數足,自然除病,宜詳察之。《黃帝明堂灸經》唐代不詳...
- 《黃帝明堂灸經》:[卷上]發灸瘡法
今用赤皮蔥三、五莖,去其蔥青,于灰火中煨熱,拍破熱慰灸瘡十余遍,其瘡三日自發《黃帝明堂灸經》唐代不詳...
- 更多古籍中的黃帝明堂灸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