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瀕湖脈學》,脈學著作。一卷。明·李時珍撰于1564年。李時珍鑒于高陽生《脈訣》可商之處頗多,遂擷取諸家脈學精華,參以個人心得并臨床經驗撰成此書。書分兩部分,前一部分論述浮、沉、遲、數、滑、澀、實等27脈,作者以鮮明的語言和生動的比喻分析各種脈象,其中同類異脈脈的鑒別點和各種脈象的主病,均編成歌訣,便于讀者習誦;后一部分系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根據宋·崔嘉彥所撰《脈訣》加以刪補而成者,比較全面地敘述有關脈學的多種問題。由于歷史的局限,書中還存在以脈參合八卦等類敘述,則不免牽強。但以全書而言,論脈簡要,易學易用,故流傳甚廣。現存多種清刻本,1949年后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并附李時珍所著《奇經八脈考》和《脈訣考證》,有助于對脈學的全面理解。
《瀕湖脈學》([明] 李時珍)全文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286/binhumaixue/index.shtml
古籍中的瀕湖脈學
- 《中國醫籍考》:[卷十九]診法(三)
取之。〔診脈要訣〕醫藏目錄三卷存〔李氏(時珍)瀕湖脈學〕明志一卷存題詞曰。宋有俗子。杜撰脈訣。鄙陋紕...
- 《中國醫籍考》:[卷十七]診法(一)
上見于楊玄操八十一難經注。〔脈經〕未見按上見于瀕湖脈學。〔亡名氏脈經〕隋志十四卷佚〔脈生死要說〕隋志...
- 《中國醫籍考》:[卷十八]診法(二)
籍志。始載之。東垣十書。取以冠首。李時珍已附入瀕湖脈學中。至其旁注之評語。真出李杲與否。則無可征信矣...
- 《瀕湖脈學》:沉(陰)
,沉滑痰食,沉澀氣郁,沉弱寒熱,沉緩寒濕,沉緊冷痛。《瀕湖脈學》明·嘉靖四十三年李時珍公元1564年...
- 《瀕湖脈學》:數(陽)
力虛火。浮數表熱,沉數里熱,氣口數實肺癰,數虛肺痿。《瀕湖脈學》明·嘉靖四十三年李時珍公元1564年...
- 更多古籍中的瀕湖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