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經集註》對本草學的貢獻
自然屬性分類,三品的分類,本經文、別錄文的區分,本經和別錄藥條文內容的整訂,本經和別錄文的書寫程序,……都是陶弘景在作《本草經集註》時定下來的。千餘年來,歷代本草學家一直是在沿用的。象今日流行各種《本草經》的輯本,其藥物條文都是陶弘景整理的文字;各種本草所錄的別錄文,也是陶
-
《開元寫本草經集註序例殘卷》
《開元寫本草經集註序例殘卷》 書名。本書是根據敦煌出土唐人抄錄的陶弘景《本草經集注》序例部分的影印本。參見本草經集註條。作者:
-
《本草經集註》
《本草經集註》 藥學著作。七卷。梁弘景約撰於五世紀末。本書是《神農本草經》現存最早注本。其內容除《神農本經》365種藥物之外,又增入了《名醫別錄》所載藥物365種,共730種。書中補充了原書“序例”部分,並創用了“諸病通用藥”的體例,便於藥物檢索。在三品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分爲玉石、草木、蟲獸、
-
《本草經集註》
《本草經集註》 藥學著作。七卷。梁弘景約撰於五世紀末。本書是《神農本草經》現存最早注本。其內容除《神農本經》365種藥物之外,又增入了《名醫別錄》所載藥物365種,共730種。書中補充了原書“序例”部分,並創用了“諸病通用藥”的體例,便於藥物檢索。在三品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分爲玉石、草木、蟲獸、
-
陶弘景與《本草經集註》
於書中的言論,親自走到自然中去尋找藥物,並以實際的觀察來印證書中的內容。在醫學方面,他最大的貢獻就是編寫了繼《神農本草經》之後的第一部藥學專書《本草經集註》。該書在描述的內容、所載藥物的數量以及分類方法等方面,都比《本經》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本草經集註》在《本經》365種藥物的基礎上又加入了365
-
《中國醫籍考》:[卷十]本草(二)
〔雷公集註神農本草〕隋志四卷佚〔陶氏(闕名)名醫別錄〕(藝文略作陶弘景撰)隋志三卷佚〔陶氏(弘景)本草經集註〕七錄七卷佚自序曰。隱居先生在於茅山岩嶺之上。以吐納餘暇。頗遊意方技。覽本草藥性。以爲盡聖人之心。故撰而論之。舊說皆稱神農本經。餘以爲信然。昔神農氏之王天下也。畫八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種以省
-
先秦古籍中藥物考證的意義與價值
這種植物的考證:《說文》雲:苢,芣苢,一名馬寫。其實如李,令人宜子,周書所說。段玉裁注云:玉會篇曰:康民以桴苡。桴苡中者,其實如李,食之宜子。《本草經集註》車前子條有陶隱居注云:韓詩乃言芣苢是木,似李,食其實,宜子孫。此爲謬矣。《爾雅》:芣苢,馬寫。馬寫,車前。郭璞注云:今車前草,大葉長穗,好生道
-
《難經集註》:跋
難經集註五卷。明王九思等集錄吳呂廣、唐楊玄操、宋丁德用、虞庶、楊康侯註解者。按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載呂楊注一卷。丁注五卷。虞注五卷。陳振孫書錄解題。載丁注二卷。馬端臨經籍考。引晁氏作呂楊注五卷。蓋當時各家別行。至九思等始掇輯以便觀覽耳。葉盛綠竹堂書目。載難經集註一冊。不着撰人名氏。此則書名偶同。非九思
-
《本草經集註》:[果菜米穀有名無實有名無實類藥物]草木類
味苦,無毒。主氣治脈溢。一名芹花。(《千金翼》卷四)《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果菜米穀有名無實有名無實類藥物]草木類
味甘,無毒。主治渴消中。(《新修》三二四頁,《政和》五三九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果菜米穀有名無實有名無實類藥物]蟲類
主治閉。一名無舌。(《新修》三五八頁,《政和》五四五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果菜米穀有名無實有名無實類藥物]蟲類
味甘,無毒。主治痹。(《新修》三五八頁,《政和》五四五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玉石三品下品]蒼石
世中不復用。莫識其狀。(《新修》七○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三六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果菜米穀有名無實有名無實類藥物]草木類
味苦,無毒。主治痿折。(《新修》三五二頁,《政和》五四四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果菜米穀有名無實有名無實類藥物]蟲類
主治婦人寒熱。(《新修》三五八頁,《政和》五四五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果菜米穀有名無實有名無實類藥物]草木類
主緩筋,令不痛。(《新修》三四七頁,《政和》五四三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果菜米穀有名無實有名無實類藥物]草木類
味辛,無毒。主癬蟲。(《新修》三二七頁,《政和》五四○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果菜米穀有名無實有名無實類藥物]蟲類
味甘,無毒。主治痹,止血。(《新修》三五七頁,《政和》五四五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果菜米穀有名無實有名無實類藥物]草木類
生山陵。三、四月採根,曝幹。(《新修》三四四頁,《政和》五四三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玉石三品下品]大鹽
(漏蘆爲之使。)(《新修》七三頁,《大觀》卷五,《政和》一三○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張志聰醫學全書——明清名醫全書大成(精裝)
於醫籍評介的。下卷主要論述中藥。其卷首與卷末載方藥論10餘篇,卷中論述了40多種藥物的命名、性味和功用主治等。《本草崇原》是歷史上第一部註釋《神農本草經》的藥學專著。全書共分三卷,按三品分類法,運用五運六氣的理論,對300味中藥的藥性做了恰當的解釋。其註釋,基本上不離《本經》原文宗旨,其發揮之處,
-
《本草經集註》:[草木下品]蕘花
味苦、辛,寒、微寒,有毒。主治傷寒,溫瘧,下十二水,破積聚,大堅,症瘕。盪滌腸胃中留癖,飲食寒熱邪氣,利水道。治痰飲咳嗽。生咸陽川穀及河南中牟。六月採花,陰乾。中牟者,平時惟從河上來,形似芫花而極細,白色。比來隔絕,殆不可得。(敦煌卷子本《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草木下品]蔓椒
苦,溫,無毒。主治風寒溼痹,歷節疼痛,除四肢厥氣,膝痛。一名豕椒,一名豬椒,一名彘椒,一名狗椒。生雲中山川穀及丘冢間。採莖、根,煮釀酒。山野處處有,世呼爲,似椒,小不香爾,一名殺,可以蒸病出汗也。(《新修》一五九頁,《大觀》卷十四,《政和》三五八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草木下品]蚤休
味苦,微寒,有毒。主治驚癇,搖頭弄舌,熱氣在腹中,癲疾,癰瘡,陰蝕,下三蟲,去蛇毒。一名蚩休。生山陽川穀及宛朐。(《大觀》卷十一,《政和》二七九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草木中品]假蘇
味辛,溫,無毒。主治寒熱,鼠,瘰,生瘡,結聚氣破散之,下瘀血,除溼痹。一名鼠,一名姜芥。生漢中川澤。方藥亦不復用。(《新修》二七八頁,《大觀》卷二十八頁,《政和》五一三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草木中品]水萍
味辛、酸,寒,無毒。主治暴熱身癢,下水氣,勝酒,長鬚發,止消渴,下氣。以沐浴,生毛髮。久服輕身。一名水花,一名水白,一名水蘇。生雷澤池澤。三月採,曝幹。此是水中大萍爾,非今浮萍子。《藥錄》雲∶五月有花,白色,即非今溝渠所生者。楚王《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草木下品]虎杖根
微溫。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癥結。田野甚多此,狀如大馬蓼,莖斑而葉圓。極主暴瘕,酒漬根服之也。(《大觀》卷十三,《政和》三三三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草木下品]石長生
味鹹、苦,微寒,有毒。主治寒熱惡瘡,大熱,闢鬼氣不祥。下三蟲。一名丹草。生咸陽山谷。世中雖時有采者,方藥亦不復用。近道亦有,是細細草葉,花紫色爾。南中多生石巖下,葉二八○頁)《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草木中品]枝子
,無毒。主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鼻,白癩、赤癩。瘡瘍。治目熱赤痛,胸中心大小腸大熱,心中煩悶,胃中熱氣。一名木丹,一名越桃。生南陽川穀。九月採實,曝幹。(解玉支毒。)處處有,亦兩三種小異,以七道者爲良。經霜乃取之。今皆入染用,於藥甚稀。玉支即羊《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
《本草經集註》:[草木中品]薺
味甘,寒,無毒。主治解百藥毒。根莖都似人蔘,而葉小異,根味甜絕,能殺毒。以其與毒藥共處,而毒皆自然歇,不正入《本草經集註》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